2015年2月1日,美国硅谷知名投资和孵化机构500 startups创始人Dave McClure(简称Dave)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刚下飞机,便匆匆赶往位于机场附近的朗豪酒店。接下来,他的行程安排是,接受一次简短的媒体采访,然后参加一个云集众多中国本土企业的高峰论坛,并发表演讲。如果一切顺利,他将从这批中国企业家中募集到可观的资金。
导读
2015年2月1日,美国硅谷知名投资和孵化机构500 startups创始人Dave McClure(简称Dave)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刚下飞机,便匆匆赶往位于机场附近的朗豪酒店。接下来,他的行程安排是,接受一次简短的媒体采访,然后参加一个云集众多中国本土企业的高峰论坛,并发表演讲。如果一切顺利,他将从这批中国企业家中募集到可观的资金。
实习记者 王梦美 北京报道
就在不久前,500 startups刚刚获得盛景嘉成母基金一笔数额“不菲”的投资,这也是其在中国资本市场引入的第一笔机构投资(之前曾获小规模个人投资)。而在更早,来自中国大陆的募集资金金额只有200万美元,在已募集约1亿美元的总体基金规模中只占2%。
这是Dave无数次中国之行中,再普通不过的一次。“我们希望在中国找到一批具有创业经验的合作伙伴,跟这批企业合作,在中国进行投资,并希望把一些有前景的中国企业带到美国市场上市。盛景母基金能够聚集一批中国本土企业家。”Dave说。
虽然其目前并没有在国内设立一个更大分支机构的打算,但其肯定会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并且每个季度都在论证、判断合适的时机。尽管对他来说,中国有些复杂,但他们显然不愿意错过中国创新、创业企业的发展过程,而这也是500 startups全球布局的重要一环。
投资策略
《21世纪》:500 startups组建了50人的团队,其中15人专门负责投资业务。目前,公司基金,募投管退状况如何?
Dave:我们共募集了三只基金:第一只基金规模是2900万美元,已经投资265家企业,第二只基金规模是4400万美元,已经投资325家企业,第三只基金还在募集中,预期规模将达7500万-1亿美元。第三只基金已经圈定400家被投企业,希望投资企业能达到500家。另外,还有两只分别瞄准拉美和东南亚的地区性基金,这两只基金将投资100家企业。
我们基金的投资人来源比较丰富:有来自硅谷在著名企业工作的个人,比如Facebook、Linkedin、Google等;有美国及美国之外的一些企业投资人;有其他高净值个人,还有一些富有家族的家族办公室,此外,还有少数几个政府机构投资人。
在投资方面,从地域来说,50%的钱会投到美国硅谷,25%的钱会投到硅谷以外的其它美国企业,剩下的25%将投资在美国以外的国家。我们投资的行业非常广泛,注重跟消费者商务有关的行业,包括软件服务、移动平台、云计算等行业,我们都比较青睐。
通常,我们希望被投企业能够比较快地赚到钱,并且他们启动时不要求过多资金,这样的公司前景比较好。跟软件有关的项目,通常1年多时间,可能就会有100万美元以上的收入,1-2年时间,他们就能够实现盈亏平衡,甚至还有比较快的增长。
《21世纪》:过去五年,500 startups共投资约1000家企业。其中,哪些案例比较成功?
Dave:我们预计,这1000家被投企业中有150-300家能够给我们带来投资回报。其中,有5%-10%的被投企业会有比较可观的回报(10-20倍)。过去五年中,我们的被投企业中有40家被收购,其中有3家被收购的企业,规模比较大。
比如MakerBot做3D打印,被以4亿美元收购;Wildfire在2009年获得Facebook基金的投资,2013年(我们对其投资两年后),成功地被谷歌以3.5亿美元收购;Viki是一家把视频语言翻译成外语、字幕等的平台企业,在2012年被日本的一家电商公司以2亿美元收购。此外,Credit Karma是一家信用评分、教育企业,我们投资时估值是6000万美元,现在估值已达到10亿美元(截至发稿时,他们投资的Sunrise刚被微软以1亿美元收购)。
《21世纪》:500 startups的国际化战略,需要匹配更多的资源和能力,对团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投资项目中,女性创业者占到了25%-30%,这又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Dave:我们公司团队就非常国际化,有美籍华人、韩裔美国人、印度裔美国人等。团队成员中有三分之一都不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整个团队能够说20种语言,来自12个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巴西、墨西哥、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台湾、英国、法国巴黎,还有一些中东国家,具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的能力。在全球范围投资,必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大优势。不管是中国、美国、非洲创业者,他们都一样,只要有机会就一定能成功。
公司团队有百分之五十的团队成员是女性,所以相应的被投企业有三分之一是女性创业者,这比美国硅谷其它的风投所占比例都要更高。我们觉得,女性创业者很聪明,但往往被人忽视。我们认为,投资于女性创业者,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价值。在我们投资的有可能成功退出的被投企业中,大概有200家是女性CEO。他们通常工作更努力,他们跟典型的美国硅谷创业者不同,所以才更有可能给我们的投资带来更大的回报和价值。
《21世纪》:对500 startups的投资团队的激励机制是什么样的?
Dave:激励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赚钱,如果被投企业有盈利,这些投资人当然是能够分得一杯羮;二是,让投资人觉得非常兴奋的是,在500 startups通常一个投资人每年要做约20笔投资决策,他们可以享受快速决策的成就感,这跟别的公司不同。
孵化优势
《21世纪》:目前500已经孵化了多少家企业?500 startups对进入孵化器的企业,甄选标准是什么?对入选企业,我们会提供哪些增值服务?
Dave:截至目前,美国项目共孵化了350家企业,在墨西哥城的另外一个办公室孵化了75家企业,这些企业主要瞄准西班牙语国家市场。目前我们正在召集第12批孵化企业,每批大概孵化30家企业。
在决定是否投资时,我们首先会看企业能否拿出来一种功能性的产品,产品到底能不能用?早期客户的使用状况和体验如何?我们也会看企业的营业收入,如果企业是交易型平台,每月要有5000-50000美元的收入,我们才会决定去投资。如果这个被投项目是以获取用户为基础,我们希望他已经获得了几十万到上百万用户,才会决定对他进行投资。
很难预测,哪些项目更有可能会获得成功。通常来说,比如能够比较高效、快速地开发和提供新产品,产品有一定特性,能够比较快地推向市场,而且这样的企业通常比较了解、关注和满足客户需求,而且有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和持续不断的获取新客户能力。
我们对孵化企业提供的增值服务是多方面的,包括客户获取,网络营销,帮助这些企业制定跟业绩评估有关的指标,帮助他们学会评估业绩。我们还会把这些企业介绍给硅谷其它的导师、投资人,在设计、用户体验等方面对这些企业给予指导。我们会定期举办Dome Day,让初创企业有机会上台宣讲,展示自己,在最短时间内打动投资人。
《21世纪》:在公司的社区里,共有约2000名投资人和导师,他们遍布世界各地。怎样凝聚导师和投资人资源?将来这些孵化企业融资时,这些导师投资是否有优先权?
Dave:我曾在PayPal、Facebook孵化器做过管理工作,公司另外一个合伙人以前在Google、You tube工作过七年时间。我们在社区开发宣传、营销方面和与开发者打交道等方面,经验丰富。我们的导师也有很多都是在美国硅谷最著名的企业如PayPal、Google、Twitter、Linkedin、You tube等工作,他们成为了我们的导师成员,也有的成为投资者。
我们为什么能够召集吸引到这么多导师级的人物加盟来帮助被投企业?一是,因为我们所挑选的企业确实很优秀、很有前景;二是,在硅谷,有一种帮助下一代创业者崛起的优秀传统。帮助别人创业的方式很多,可以直接提供资金帮助,也可以提供一些咨询和建议,也可以介绍人脉。
导师投资对孵化企业投资没有优先权。导师给被投企业提供帮助,都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确实有的导师可能后来成为被投企业的天使投资人,有的导师仅仅给被投企业提供咨询和建议,也有少数导师后来加盟被投企业的案例。
《21世纪》:与其他同类孵化器如Y Combinator相比,我们的优势如何体现?
Dave:必须承认,YC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企业。YC于2005年成立,比我们早五年。我们的不同在于:一是,YC跟被投企业不是在同一个地点办公,他们跟被投企业,定期见面,但我们通常跟被投企业在同一个地方办公,每天都能够见面,能够给他提供比较多的指导;二是,我们给被投企业注重提供像客户获取、营销、战略制订等方面的指导,公司有企业成长方面的专家,每周都会给被投企业提供成长策略这方面的指导;三是,我们的被投企业更国际化,通常三分之一的被投企业是来自美国以外,而且是来自世界上30-40个国家,我们所投的项目有更多的女性创业者,女性创业者占到了25%-30%,他们所投的女性创业者只有11%-12%。
有的公司既来到500 startups,也去了YC的加速器,对我们两家的文化都比较熟悉。YC更像是一种黑客文化,更注重企业快速成长,而我们更是比较务实的文化,我们会帮助被投的企业做好业务、市场,获取更多客户。我们已经投的企业中有75家也接受了YC的投资,也就证明我们两家还有共同DNA,我们两家所投的企业还是有共同之处的。
《21世纪》:目前,孵化器与直投是公司两大业务板块,您认为两者有何不同?
Dave:孵化器能够召集一批不同情况,不同背景的企业,成为一个社区、网络,进入孵化器的企业之间有很多互动,企业与孵化器、企业之间有很多互动。孵化器更像是学校班级里的同学,成员之间联系非常密切。而如果是500 startups直接提供种子资金给一个企业,被投企业创始人,不会跟我们同吃同住,不会跟我们天天见面,他们仍然属于公司所打造的网络的一部分,虽然联系也会很多,但被投企业的结构和环境,我们没有更多的掌控权利,他们有自己的独立性,这种感觉和氛围不同,所以互动的情况,关系的本质不同。
500 startups是否要直投一家企业,要评估这个企业的商业基本面情况,评估他的效益和能力的情况,评估他的成长性有多高、多快。但是我们运营一个孵化器,就更加注重孵化器要给他设计和打造氛围,要成为一个社区,我们要安排恰当的演讲者,来给他们授课,要提供相应的导师,更有点像管理好一家大学的感觉。(编辑 林坤)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