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入春 做市凶猛成交额创纪录


2015-03-05 07:00

作为去年崛起的资本市场屌丝一族,新三板在两会召开的同时热热闹闹地为自己开了一个盛宴——做市交易金额频创历史纪录,吸足了市场眼球。

编者按

作为去年崛起的资本市场屌丝一族,新三板在两会召开的同时热热闹闹地为自己开了一个盛宴——做市交易金额频创历史纪录,吸足了市场眼球。

导读

3月4日,新三板市场发生交易的个股数据首次突破300大关,达到了304只,合计成交额达到了5.48亿元,也创出了历史新高。其中做市转让共成交4.01亿元,亦创下了历史最高成交额,且远超当日协议转让1.47亿元的成交金额。

本报记者 陈 静

实习记者 刘若兰 深圳报道

百元股出现、做市转让成交额创历史新纪录、新三板基金产品频发……2015年春节前后,新三板交易市场热点频现。

全国股转系统数据显示, 3月4日,新三板市场发生交易的个股数据首次突破300大关,达到了304只,合计成交额达到了5.48亿元,也创出了历史新高。其中做市转让共成交4.01亿元,亦创下了历史最高成交额,且远超当日协议转让1.47亿元的成交金额。

在股价方面,软件开发企业麟龙股份(420515)在2月27日收盘价达到100.48元/股,成为新三板成立以来首只股价超过百元的挂牌公司。

而政策红利待现。2015年两会提出推动新三板良性流动,3月18日新三板成份指数、新三板做市成份指数将正式上线。

“春节前后,新三板行情确实越来越火爆了,一方面投资者对政策有预期,所以投资热情比较高,另一方面,也有更多的资金进入市场。”广证恒生新三板研究团队负责人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做市凶猛

一个最为显著的变化是,2015年以来,做市转让金额在新三板成交金额中逐渐占据主流。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2014年12月31日,做市股票和协议转让交易的股票分别有122、1450只,而到了2015年3月4日,做市股票达到了170只,协议转让交易的股票攀升至1835只。

尽管做市股票相对协议转让交易的股票在数量上仍不多,但单日成交金额已经高于协议转让交易金额。做市转让成交金额占比提升明显。“春节前后协议转让交易活跃度有所降低,但做市转让活跃度提升。”银河证券新三板研报指出。

全国股转系统数据显示,2014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做市成交金额和协议转让成交金额分别为0.85亿元、0.98亿元,在总成交额中占比分别为46.45%、53.55%;2015年3月4日,做市交易金额高达4.01亿元,占总成交金额的比例上升至73.17%。

做市商对于挂牌企业的成交活跃度影响是无疑的。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2015年3月4日成交金额最高的10家企业中,除了联讯证券(830899)之外,其余9家均为做市企业。

其中,成交额排名最高的三家企业优炫软件(430208)、先临三维(830978)、行悦信息(430357)当日成交额分别为3295.17万元、2715.49万元、2123.75万元,这三家企业的做市券商数量分别有5家、6家、7家。

对于春节前后做市交易的火爆,前述接受记者采访的广证恒生新三板研究负责人指出,“首先,市场现在对于新三板政策的预期越来越强,两个指数要出来,两会也提及了推动《证券法》改革和新三板发展的一些提案。”

“其次,新三板成份指数、新三板做市成份指数出来之后,指数基金产品也将入市,竞价交易可能要推出,这对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都是有帮助的。”他说。

此外,该研究负责人还补充,目前市场上陆续有20个左右的投资新三板的基金产品推出,短期内资金参与做市的可能性很大。

“实际上,现在市场的热度都是对政策的预期,而这也正是对新三板的流动性提升的一种博弈。” 该研究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热点频现

随着新三板规模、流动性相关的数据不断被刷新,投资者的参与热情也随之高涨。

全国股转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3月4日,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已经达到2005家,其中有304只股票合计成交5.48亿元,突破了3月3日5.26亿元的纪录。

个股方面,麟龙股份近期因成为新三板首只“百元股”而名声大噪。该公司在2014年1月24日与其他256家公司同日集中挂牌,价格已从挂牌时的1元涨到了2015年3月4日收盘的104.73元/股。值得注意的是,其在2014年底收盘价为58.9元高价的情况下,2015年以来截至3月4日,该股涨幅仍达77.81%。

此外,近期基金对于新三板的投资也动作颇多。3月2日,华南一位从事新三板投资的公募基金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公司在近期发行了一款规模为4000万元的专项基金产品,“产品销售非常火爆,公司决定赶紧封了进行投资,至今收益率已经达到了30%,公司预计收益率可能会再往上走。”

“不过,在市场热度高涨的同时,投资者也应该意识到里面有一些风险。”前述广证恒生新三板研究团队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

他认为,首先,本身新三板挂牌企业就存在经营层面的风险,毕竟他们才刚刚起步,一些互联网类的企业还未盈利,公司是否能够长久生存是个问题。

“其次,一些热点公司最近水涨船高,市面上现在有基金产品发出来去投未挂牌的企业,实际上相当于PE,他们的投资成本在提高,去年机构去拿未挂牌企业的股票还能以原始股10倍以下的价格拿到,但很快就涨到20倍、30倍,现在好的公司你必须给出40-50倍的价格,而再过一两个月,可能投资成本会更高。”该研究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意味着投资风险在增加。(编辑 卜坚 庞华玮)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