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基金天后”素描 巾帼何以“炒”赢须眉?
常听人说,女性较男性更善于投资,《信报》创办人林行止先生便曾多次论述这个现象。然而,老毕若问大家,普天之下,谁的投资战绩最辉煌?答案大概离不开巴菲特、索罗斯、泰珀(David Tepper )、西蒙斯(Jim Simons)以至达里奥(Ray Dalio)。
常听人说,女性较男性更善于投资,《信报》创办人林行止先生便曾多次论述这个现象。然而,老毕若问大家,普天之下,谁的投资战绩最辉煌?答案大概离不开巴菲特、索罗斯、泰珀(David Tepper )、西蒙斯(Jim Simons)以至达里奥(Ray Dalio)。
既是“神级”,回报骄人不在话下。可是,此辈清一色男性,与投资世界巾帼胜须眉之说对不上口。话得分两头,数据显示由女性掌舵的对冲基金,表现确有压倒男性主导的对手之势。2013年(去年统计无法找到),女性坐镇的对冲基金平均回报9.8%,明显胜于追踪业界整体表现的HFRX指数6.13%的回报。那并非一时三刻的现象,证诸历史,结果大同小异。
说来凑巧,老毕上周五在彭博网站发现一篇介绍巴基斯坦“基金天后”拉曼(Maheen Rahman)的文章(题:Pakistan's Most Amazing Money Manager Gets No Respect),跟投资市场“女尊男卑”这个话题正好接得上轨。
巾帼“炒”赢须眉
对中国投资者来说,巴基斯坦既非旅游热点,熟悉当地投资环境者更加万中无一,拉曼的名头自然不够响亮。然而,正因女性(仅25%投身职场,在亚洲15个主要经济体中敬陪末座)在巴国专业领域难与男性平起平坐,成就高如拉曼,在菁英云集的基金管理业面对的挑战,仍然不足为外人道。这一点,单看文章标题已可思过半。
开放如西方,“玻璃天花”尚且牢不可破,何况巴基斯坦?拉曼在逆境中出人头地,岂容小觑?这位现年39岁的基金经理,乃巴基斯坦资产管理业22位行政总裁中唯一的女性,亦是最年轻的一位。
自2008 年主理IGI 股票基金以来,累计回报高达443%,较巴国KSE100指数同期回报(326%)高出117个百分点,于彭博跟进的34只巴基斯坦股票基金中高踞首位。好东西自然有人识,2013年,巴国同业Alfalah GHP Investment Management把IGI收归旗下,拉曼随即登上新公司CEO宝座,事业更上层楼。
过去七年,巴基斯坦股市表现全球第三,仅逊菲律宾和斯里兰卡。所谓水涨船高,在这段日子押注巴国,回报出色何奇之有?可是,以巴基斯坦股市之劲,拉曼主理的基金仍能跑赢大市多达117个百分点,“天后”想必有几分真功夫。然则,以基金业术语来说,这位巴国虎女的alpha来自哪里?拉曼的彪炳战绩,又有多少可归因于研究显示的“女性特质”?彭博文章重点不在此节,但既有这个绝佳人选,不拿她来辩证投资市场“女尊男卑”是否可信,岂非可惜?
“天后”之所以能令对手尽数称臣,全赖于三件事上决定正确:一、在2009年环球金融危机最严峻时刻只买不卖,风暴过后尽享牛市带来的厚利;二、2011年,油价从海啸低位反弹至百算以上,拉曼认为离见顶不远,当机立断尽沽手上能源股,以套现所得买入制造业股份;三、去年,拉曼目标转往息口敏感板块,重仓能受惠于借贷成本下降的公司。巴基斯坦央行去岁一再减息,利率降至十一年低位,从基金回报观之,这一注“天后”又押对了。
综合以上三点,老毕得出的印象是,拉曼的投资风格有两大特点,一为面对风浪人弃我取,跟巴菲特“别人恐慌时贪婪”一气相通;二为善于捕捉市场趋势,基金回报卓越,赢在准确掌握不同板块的出入市时机。
回报差异尽归“基因”?
今年初,巴克莱银行发表与研究机构Ledbury合力炮制的Barclays Wealth Insights 报告,围绕高资产净值人士的投资习性进行研究,当中提及女性在五方面相对男性或有优势:
一、女性买卖频率较低,有助防止回报遭佣金和其他收费蚕食;二、女性较能坚守证实行之有效的投资策略,因市况波动而犯下高买低卖等错误,以男性发生的几率较高;三、女性多选择风险较低的投资项目,为高回报而承受高风险的意愿远低于男性;四、女性自我约束能力较强,投资纪律非男性可比;五、男性较女性更多尝试捕捉出入市时机(time the market),风险和回报稳定性不若女性般有保障。
简而言之,报告结论是女性取态较男性保守,投资首重稳健兼能持之以恒。在面对市况剧烈波动时,女性较强的自制能力令她们不会轻言放弃原先定下的策略。反之,男性风险偏好较强而自我约束力较弱,因一时冲动而作出令自己后悔的决定,例子多不胜数。
巴克莱对女性投资者的描述,有多少可套用于拉曼身上,老毕无法说准。表面看来,“天后”于2009年兵荒马乱期间处变不惊,并未像许多同业般贱价清仓,某程度上跟报告中对女性投资者的形容吻合。然而,她多次主动捕捉不同板块出入市时机,其优异回报与这种能力且有莫大关系。以此而论,“天后”岂非亦处处流露出男性的投资特质?
拉曼一人的经历往绩,不足以代表所有女性投资者。男女“基因”乃一个钱币的两面,把两性股民的回报差异尽归“基因”,固足以引发不以为然的男性投资者反弹,两性之争一起,能不没了没完?
与前述投资大师齐名的对冲基金经理琼斯(Paul Tudor Jones)两年前说过一句话,开罪了无数女性行家,最后不得不为失言致歉。此君2013年扬言,在初为人母那一天,女性炒家的优势即告荡然无存。言者未必有心,听者却肯定有意;就是那么一句,“神级”投资者也得公开认错。
细心琢磨琼斯话中之意,老毕觉得这句Sorry未免冤哉枉也。姊妹们一听“生儿育女”便无名火起,认定琼斯存心侮辱女性,对他在话中承认女性于炒卖场上具有优势听而不闻。由此可见,只要触及两性这个千古以来的敏感地带,任你多“神”,亦难保不会无地自容。
巴克莱及其他机构、学者围绕男女投资风格得出的结论,从在下家中两老常在“投资策略”上各执一词,男女处理财务“章法”大异,老毕称得上有第一身感受。然而,正因认同男女风险偏好有别,我对投资世界“女尊男卑”(以回报论)可归因于两性特质这个结论,不能不打上一个问号。
兄弟帮不敌姊妹淘
高风险与低风险(安全?)资产,一般都呈此起彼落(反之亦然)的格局。假设女性投资者真的如研究所示般保守稳健,那么在市场风险胃纳偏低、避险意识高涨的年头,女性回报优于男性完全合乎常理。反过来看,在高风险资产备受追捧的日子,男性“重拾雄风”便理所当然,皆因安全资产需求减弱,没戏唱也。
2013年的情况正是这样,美股是年大涨三成,长期国债则在联储局摆开阵势退市下急挫(孳息飙升),心口挂着“勇”字的兄弟帮,这一年回报该抛离步步为营的姊妹淘了吧?事实刚好相反,文首提及的HFRX vs 女性对冲基金经理战绩清楚显示,由女性掌舵的基金轻易压倒男性主理的对手。别忘记,2013乃典型的risk-on年,股、油等风险资产势锐,债券、公用股等避险资产则处于挨打状况。既然如此,何以进取的兄弟帮依然不敌保守的姊妹淘?
换句话说,女性在任何市况下俱有跑赢男性的本事。这种“连贯性”非但无法以男女风险偏好大异解释过去,风险偏好更反过来成为分析两性投资回报差别的“致命弱点”。巾帼“炒”赢须眉,应有“基因”以外的原由,锲而不舍的学者还须努力!
本文版权所有:香港信报财经新闻(编辑 于晓娜)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