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电影市场持续快速发展,源于西方发达电影市场的成熟模式开始被陆续引入中国,完片担保(Completion Guarantee,亦称Completion Bond)便是其中一个。“美国、欧洲等发达市场电影投融资的一大主体是银行借贷,而目前中国的电影投资则绝大多数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完片担保制度能降低投资者介入电影项目的风险,可以利用全球版权预售和...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持续快速发展,源于西方发达电影市场的成熟模式开始被陆续引入中国,完片担保(Completion Guarantee,亦称Completion Bond)便是其中一个。
“美国、欧洲等发达市场电影投融资的一大主体是银行借贷,而目前中国的电影投资则绝大多数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完片担保制度能降低投资者介入电影项目的风险,可以利用全球版权预售和发行收入抵押借贷把银行这个资本大玩家带入电影项目中。”近日,Bliss Media总裁、制片人韩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如上表示。
她向记者强调,在国外发达电影市场,但凡通过债权融资或享受政府税收补贴的电影项目,无论出资比例多小,都需要完片担保的参与,“哪怕只有一两百万债权融资”。
很快将成为世界第一的中国电影市场,其完片担保制度的落地还前路漫漫。韩薇认为,一方面是中国电影工业化标准和相应的法律法规执行力尚未完善,国产电影国际销路不够多元,另一方面则是保险业在影视项目完片担保方面人才的缺失。
“完片担保公司是相对保守的,因为他们只收取整部电影预算中很小比例的服务费,可一旦出影片制作出现问题,要赔的金额则是服务费的几十倍。”韩薇预计,由于不可控因素众多,目前来华的完片担保公司短期内难以让完片担保项目真正落地,“可能需要先从培育中国的投资者做起,帮助制片人将电影工业的标准化流程搭建起来。”
四大要点掌控风险
《21世纪》:完片担保在什么阶段参与到电影项目中来?他们通常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确保影片按时并在预算内完成?
韩薇:通常在为一个电影项目提供担保前,完片担保人需要对电影脚本、预算、时间安排、筹资计划等进行全面的审查,通常还会跟主创团队见面以了解更多情况。
完片担保公司会让制片人根据他们的表格提供相关的资料,光一本预算可能就需要细致到200多页A4纸。之后完片担保方会和制片人一起制定非常详细的计划。《The Moon and the Sun》是魔幻特效影片,其评估还需要包括非常细分的特效预算,拍摄期间,制片方需要每两三周提供现金流表,现金流表需要与制作时间表匹配,每隔一两周还需提交成本报告。
审查完毕即可签订担保合同,之后完片担保方基本上会将片场交给主创,并在拍摄过程中通过定期提交的进度报告和费用报表来监督拍摄进程。美国的电影工业化程度很高,总制片人往往不需要去现场,现场有跟组的执行制片人配合导演和主创的拍摄工作,只有在项目出现状况时,总制片人和完片担保方会一起去片场了解情况,及时救火。
后期制作同样由后期运营总监定期发出最新进展报告以及费用报表以供完片担保方监督。在影片完整的按制作时间表并且未超预算的情况下交付给发行方的时候,完片担保方的义务就结束了。
《21世纪》:完片担保人在决定是否要承保一个电影项目时,需要关心的要素众多。关于剧本方面会有哪些?
韩薇:我们此次的合作方,EFB(European Film Bond)担保公司亚太地区总经理Roger总结过,通常他们会着重看剧本里四个要点:有没有小孩的戏,如果有,需要给孩子上保险,并且保证其工作时的学习;有没有水池戏,如果有,需要有蛙人在场做保安,这意味着有额外的费用;有没有动物戏,如果有,则意味着需要预留额外的时间,并配备安保工作;有没有异地拍摄,如果有,这意味着需要重新建组,并且需要预估额外的工作时间和沟通成本。
如果以上因素多,他们就会要求预算里有更充足的不可预计的费用。制片人则需要说服完片担保公司,在预算内以他们的能力能够保证完成影片制作,完片担保公司通过详细的项目评估才会给影片上保,之后,银行等投资人看到完片担保,一般都会同意放贷。工业化流程都是一环扣一环的。
《The Moon and the Sun》的制片难度大,除了异地拍摄,水下戏以外,还有后期的特效,因此,在这样的预算内能得到完片担保公司的认可,很大程度上是他们对制片人的经验和掌控力比较信任的结果。
债权融资+预售化解资金缺口
《21世纪》:中国电影发展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很少听说有电影项目使用完片担保产品?
韩薇:在美国,任何电影的制作,只要有银行的贷款参与,或是政府支持的资金,通常都需要出具完片担保函,债权方才会贷款。银行除了需要电影的预购合同抵押以外,还要看是否有保险公司的完片担保合同,才会考虑正式贷款给电影项目。这一模式,在国外除了那些财大气粗的电影制作公司外,其他公司制作电影时一般都得使用。
中国的电影项目之所以很少见到使用完片担保,主要是因为国内的电影投资几乎都是全部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进行。最主要还是因为电影行业的工业化水平达不到,法律法规的执行力还不够完善,电影产品除了票房,其余销路还不够多元化,还有就是完片担保行业缺乏专业的人才。这毕竟是一个风险很高的领域,需要既懂电影,又懂金融的专业人士来做,二者缺一不可。
《21世纪》:《The Moon and the Sun》的投资额多大?如何融资?
韩薇:这部片子的投资额是4000多万美元。我们拿着政府补贴合同和银行抵押做成应收账款,最后通过应收账款抵押贷款的方式从银行把利息很低的钱借出来作为制作费。由于法国和澳洲的政府大力支持电影行业,因此承诺在全片出来以后会根据我们在这两国拍摄的消费总额以及我们雇佣当地电影人才的比例给我们一笔政府补贴。
然后,我们就拿着政府补贴合同和银行抵押做成应收账款,最后通过应收账款抵押贷款的方式从银行把利息很低的钱借出来作为制作款。
几个步骤下来,4000多万美元的总预算就解决了三分之一左右。当然,这需要制片人在美国有非常优良的信用体系和制片信誉,银行才能通过对应收账款的抵押贷给制片公司贷款。
同时,我们还采用预售的方式进一步降低风险。发行商看完剧本,了解制片人,导演、演员过去的作品并进行评估后,会有一部分向我们预先购买某区域发行权利,先交付部分发行权预购款,电影拍完后付全款。这些预售合同就可以作为应收账款,制片人就可以拿着发行预售合同到银行进行抵押贷款。
通过预售,影片还未上映时,真正的风险资金就剩下七八百万美元。但因为中国和美国两个最大的电影市场我们不选择预售,所以成本的回收非常轻松,接下来基本就看影片是否票房大卖了。
(编辑:赵萍)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