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创新启示(案例篇之二)
在HSED Dresden GmbH(以下简称HSED)的客户名单里,有一家特殊机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HSED为后者生产一种红外线望远镜,用来观测星空。
连载(上期4月27日20版)
本报记者 林坤、潘沩 德累斯顿、莱比锡、柏林报道
4.HSED的谨慎扩张
在HSED Dresden GmbH(以下简称HSED)的客户名单里,有一家特殊机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HSED为后者生产一种红外线望远镜,用来观测星空。
如果说NASA的项目只是HSED的一项“荣誉工程”,因为“订单金额不大,挣钱也不多”。那么,数十家全球知名半导体公司客户则是其实在的利润源。其中,最大的一家是中国铁路。
这家始建于1960年(前身为东德卡尔蔡司耶拿研发中心)的光学检测、Review、检测设备提供商,早期产品有显微镜(自动)、自动故障检测设备,从2004年开始,公司又涉足光学晶圆检查领域。
很难想象,这家只有65名员工的企业,服务、销售等却覆盖了世界25个国家(地区),每年销售产品5000多台。其模式是,产品、系统的研发放在总部德累斯顿和分公司,而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进行组装、维修和售后服务。
据了解,公司于2013年在新加坡成立了分公司拓展亚洲业务,并将大昌华嘉发展成为其中国伙伴。“合作伙伴主要是向我们的客户提供技术支持,进行组装、产品养护、售后服务、人员培训等。”公司战略部主任Klinger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客户需要知道如何使用、运作机器。”
在Klinger看来,“让65个人去操控成千上万的机械,还要去服务客户。公司变成全球性公司很困难。尽管现在公司成长很好,但快速扩张成为一个全球性公司并不容易,还很危险。”他补充说,“公司成长速度超过30%都是非常困难的,必须要格外小心谨慎。”
Klinger认为,“尤其是工程类的公司,总是希望把细节做到极致。我们更关注细节,而不是市场,也不完全是以市场为导向。我们坚持产品的功能、效果,产品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我们很诚实,不是去隐瞒一些信息。”他坦陈,“如果你想和客户保持长期合作,除了诚信没有其他捷径。如果你只在乎在市场上能获得多少利润,也许几年后你就会被逐出市场。”
公司正将中国视为重要的市场之一。正在上海出差的公司CEO曾经说过,“在中国市场发展,要加强和客户的直接联系,我们需要多参加博览会,这是与我们成功不可分开的一部分。”但中国客户的要求对他们来说确实很有挑战。“在通常情况下,HSED要设置安装好一套系统需要两周时间。但在中国,两周可能完成七个。”
Klinger认为,中国客户和美国客户有所差异。“美国客户会详细询问每一个产品的细节,他们想知道所有事情,但中国客户只关心自己想要的功能,你只需要告诉他怎么做这个就行,不在乎其他方面。中国客户需要我们安装调试好设备就去直接工作了,他们需要的就是功能,他们就只了解这个。”
Klinger也表达了担忧:“山寨在中国确实是个问题,这并不容易解决,因为复制本身对原创并不尊重。如果有一天,我在电视上看到同样的产品、同样的公司标志,我们也被抄袭了,那确实很恐怖。”
5.干细胞存储“红与绿”
因为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能力,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前景被寄予厚望。然而外界环境的变化,会使干细胞慢慢老化,再生过程就会变得缓慢。而应对干细胞老化,最好的办法就是,尽早地将其储存起来。
Vita34就从中发现了商机。“婴儿最好是从刚出生时,就将干细胞存储起来。”Vita34 PR负责人Jorg Weise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婴儿脐带血里较容易获得干细胞。并且这类干细胞比较健康、没有受到细菌污染,也没有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目前,Vita34已拿到多项卫生许可,存储了12万个婴儿脐带血的干细胞(其中2000个捐献),而这些干细胞已经有用武之地:在临床医学中用了28次(9次应用在大脑死亡,7次应用在糖尿病或血糖疾病,12次应用在血癌或其他血液疾病中)。
Jorg Weise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个价值链包括到收集、储存、应用。“存储的干细胞要送到医院,价值链要闭合。而我们希望价值链每部分都能够得到控制,以保证质量。” 公司的市场不仅是德语国家(地区),也包括欧洲和其他国家地区。
据了解,公司与德国1000多家妇产医院建立联系,婴儿出生后,不超过24小时,通过专门的运输设施,将脐带血运到莱比锡,并在莱比锡公司进行处理(检查是否有疾病,是否污染,数量是否足够),然后进入特殊容器低温储藏,确保干细胞解冻后,不至于细胞死亡。
Jorg Weise说,存储在公司的干细胞是每个家庭的“财产”。储存价格每年都会有浮动,现在是48.2欧元/年。而公司也为这些“财产”在保险公司投了责任保险。
除了干细胞存储,公司还在与研究部门合作进行血液制品的研究。“血液中有很多可以研发的未知价值。公司也在重点研究可再生医疗:将来不是直接使用脐带血,而是通过实验室,将脐带血进行克隆。”Jorg Weise补充说。
如果说人类干细胞存储是公司的红色业务,那么存储植物的干细胞则是公司的绿色业务。2012年,收购而来的Bio Planta主要负责这一业务的开展。Bio Planta成立于1992年,通过植物种植、选种,不需要很多空间和时间,植物就能繁殖,用来解决环保问题。
与其他同类公司相比,Bio Planta的优势在于,他们拥有自己的研发部门。“公司和周围很多相关科研部门有紧密合作,也有非常大的实验室和温室。公司成立20多年来,做了许多创新的项目,项目遍及五大洲、11个国家。
实验室里可以检查植物的适用能力,对有害物质的吸收能力。在实验室繁殖植物,然后移植到外面,进行适用空气、温度的过程,再用到需要的地方。Bio Planta PR负责人Anja Hebner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前植物繁殖都是通过手工,比较麻烦也比较慢,现在快捷多了。而使用这种方法每年繁殖1000万株。公司希望能发展成生物工厂。”
据她介绍,公司业务涉及对盐碱地进行修复,对矿区因采矿产生酸雨的处理,矿区和垃圾堆放场等的再利用,对工业废水、生物废水、生活污水等的处理等。
据了解,Bio Planta在中国已有三个项目。一是在某屠宰场安装污水处理设备,一是在湖北鄂州的污水处理设备项目,这一项目也用于培训。两者有共同的合作伙伴——湖北环保研究院。而另外一个正在进行的项目是对养鱼场的过程管理,希望能够在其他地方复制。
6.出境游“精品购物指南”
半年多前,在柏林的一次创业沙龙上,曾有大型购物中心采购工作经历的德国人弗莱德,与一位中国导游和另一位中国台湾“码农”不期而遇。而基于各自的专长与资源积累,他们共同创建了一家出境游的目的地中文导购平台一道乐(Edaole),三人分别负责商务拓展、市场推广和技术。而这家公司创立后没多久,就获得了中国泰山天使创业基金几十万美元的投资。
弗莱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道乐针对中国有消费能力的群体,他们到欧洲旅行,往往会购买一些一线大品牌商品。“中国出境游游客,逐渐从参团转向更加自由的自助游。他们在语言没有优势,一道乐会告诉他们到哪购物,哪有好餐厅,有哪些好的旅游景点。”弗莱德说。
公司市场负责人小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一中文版的欧洲旅游“精品购物指南”,解决的问题就是中国游客和境外商户“这样一对干柴烈火,无法剧烈燃烧”的问题。
“因为中国游客有一些文化和语言障碍,对于获得高端消费点、消费折扣等存在很大局限性。”她说,“而境外商户非常希望有一些优质的中国游客到他们店里去购物,而由于在中国的市场营销以及社交网络方面的障碍,他们不知道在中国当地如何进行营销,以获得更多中国消费者。同时,他们也有一些待客之道方面的顾虑,不知道如何接待中国游客。”
“一道乐希望做一个桥梁,沟通了境外的商户以及中国的消费者。我们希望,自己做的是产品,但更是情怀。”小美说,“通过一道乐平台,境外商户可以深入中国进行市场营销。我们的营销是针对整个产业链的,而中国游客出境游时,就会想到我们的产品。”
在技术方面,公司已经验证这个idea的运行完全可行;在市场方面,公司也有测算。根据中国旅游局的统计数据,到2020年中国游客将在境外花费3860亿美元,而这3860亿美元之中,购物、娱乐和餐饮将占61%(约2350亿美元),而这正是一道乐产品所覆盖的领域。
当然,一道乐的商业模式并不局限于这2350亿美元销售额的佣金,还有其他增值服务。比如:平台还会向业内开放推广,为商户提供增值服务。“我们已经陆续收到一些商户的合作意向,他们希望把网站翻成中文,以便更好地推广他们的产品。”小美说。
公司网站显示,已经与德国100多个商户(不光是品牌专卖店,也有一些大型的购物中心)和1000多个品牌签约(不光是传统奢侈品品牌,也有年轻人喜欢的潮牌)。而就在我们探访的前一天,公司的市场经理又成功地谈下了老佛爷购物中心一家奢侈的珠宝行。
去年10月,公司平台内测结果很成功:产生了第一笔交易收入,公司今年已经获得一些增值性收入。目前,公司已在苹果商店、安卓上推出了自己的APP,并且建设了网站和手机站。现在,公司正与欧洲各大品牌谈判签约,并没有投放市场,APP下载数量并不多。
当然,出境游并不局限于欧洲,公司也有意进行一个全球的推广计划。或许,相比之一,公司更亟需回答的问题是:如果中国的在线旅游巨头比如携程、去哪儿等进入这一领域,抑或欧洲的商场转变观念、在营销方面增加更多投入,他们该怎么办?(编辑 林坤)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