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中泰两国在广州签署“克拉运河”合作备忘录,初步预估该项目需耗时10年,投资总额280亿美元。不过随后,据我国外交部网站消息,针对有报道称“中泰双方企业就泰国克拉地峡运河项目签署合作备忘录”,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从未听闻中国政府参与此项目。
据媒体报道,近日中泰两国在广州签署“克拉运河”合作备忘录,初步预估该项目需耗时10年,投资总额280亿美元。不过随后,据我国外交部网站消息,针对有报道称“中泰双方企业就泰国克拉地峡运河项目签署合作备忘录”,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从未听闻中国政府参与此项目。
去年底,中国商人王靖执掌的香港注册企业尼加拉瓜运河开发投资公司获得尼加拉瓜政府授权,开挖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运河,这条长达278公里的运河投资规模高达500亿美元。尽管有人质疑王靖能否完成这项任务,但工程已经开工。
尼加拉瓜运河与克拉运河一样,是两个国家的百年梦想,但从未有能力实施。由于美国扼守巴拿马运河以及马六甲海峡,因此,国内一些人从战略上认为,要保障中国贸易运输的安全,防止战时被切断能源供给,就必须摆脱这种被人掐住咽喉的窘状。这种想法为国内一些人炒作这两个工程提供了基础。
中国确实在推进亚洲地区的互联互通,甚至在全球参与一些战略性运输线路的规划与建设,比如中巴经济走廊将把中国西部与位于波斯湾的瓜达尔港连接起来,正在南美访问的李克强总理也在推动“两洋铁路”,即将连接巴西的大西洋海滨城市和秘鲁在太平洋上的港口的一条路线。
但是,对于巴基斯坦而言,不管该国如何动荡,与中国战略关系是稳定的,这将确保中巴走廊的长期安全性;而两洋铁路则有利于整个南美大陆,这将获得广泛的支持,也能促进该地区与中国的贸易,中方只是参与建设并提供融资,本质上是政府框架内的商业行为,这些线路首先有利于当地,其所有权也归属当地。
所谓的这两个“运河”项目都位于小国,它们没有财力承担如此浩大的工程,除非以出让经营权的方式换取投资。但这对投资方而言具有风险,首先,这些国家政情并不稳定,一些因素容易使得项目出现曲折甚至停工。其次,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生态以及利益分配等问题,从而产生极强的干预;其三,如果别国以政府名义介入,很容易被当地人认为是一项有利于对方国家战略的工程,从而成为其内政博弈的焦点,如果运营权出让给别国,也不合适。并且,所谓“马六甲困境”也不是通过开凿克拉运河就能避开,而是建设强大的海军。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一些商人不会参与这些项目,毕竟这些运河相关的国家也有强烈愿望,而那些商人有充足的廉价资金。(编辑 祝乃娟)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