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标签:消费!消费!

21世纪经济报道 韩瑞芸 印尼雅加达报道
2015-05-28 22:26

印尼的路上,长时间步行非常少见。丰田、尼桑等日本轿车占据了绝大多数主干道,堵车时,摩托车穿梭其中,身手灵活,大多是擦得锃亮的雅马哈。数据显示,从2001年开始,印尼的摩托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100万辆,目前年销量超过810万,仍在不断增加。也曾有IMF统计显示,印尼每5人就有1辆摩托车。而据当地人介绍,十岁会骑摩托的小朋友并不在少数。不...

印尼的路上,长时间步行非常少见。丰田、尼桑等日本轿车占据了绝大多数主干道,堵车时,摩托车穿梭其中,身手灵活,大多是擦得锃亮的雅马哈。

数据显示,从2001年开始,印尼的摩托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100万辆,目前年销量超过810万,仍在不断增加。也曾有IMF统计显示,印尼每5人就有1辆摩托车。而据当地人介绍,十岁会骑摩托的小朋友并不在少数。

不仅仅是摩托车。

印尼人相信自己的“人口红利”能量巨大。作为全球不多见的、以内需拉动经济的国家,印尼2.5亿人口将近60%是30岁以下年轻人,他们的“敢于消费”令人咋舌。

数据为证。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印尼外来投资低迷,出口增长乏善可陈,国内消费成为经济反弹的关键。2001-2003年,私人消费支出占到印尼GDP的70%左右。虽然2004年开始,该比重降至60-70%,2008年后更是进一步下降。但截至2014年末,印尼国内消费占GDP的比重十余年来均不低于50%。而这些年来,印尼的GDP年均增长都在5-6%。

近2/3的GDP由本国消费者实现,经济对外依存度低。内需,这正是近年来印尼备受各国关注的重要原因。

当然,对于如何促进内需,印尼前总统苏西洛和现任总统佐科的思路大同小异,工资收入、价格补贴、低息贷款、税收优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着。

金融危机的“遗产”

第四代华人Annie Chen如今与小儿子定居巴厘岛。她的丈夫在泰国普吉岛与台湾人合伙做生鱼片生意,大儿子在北京首都经贸大学读研究生。虽然每年还会回到苏门答腊老家,但她坦言已经不适应老家的生活。

“我在巴厘岛穿个T恤随便扎个头发就能出门,但在苏门答腊穿成这样会被人瞧不起,”她拉扯着身上的衣服跟记者讲,“每天在衣服上要花费很长时间,每天要做头发、打扮,我已经很不习惯了,但当地人就这么生活。”

就拿服装来说,Batik是印尼一种传统布料的统称,多采用蜡染印花。由于用料、工艺水平、设计等不同,Batik的价格也拉开较大差距。旅游纪念品商店卖的Batik披肩可能只要50元人民币甚至更低,也有好一些质地的能卖到25-30美元。最高档的丝质Batik每米售价可能高达1000多元人民币。

按照Annie的说法:“别看有些人平时穿得一般般,每到节假日或特别的日子,传统服装都是怎么贵重怎么来,全身‘过万’(人民币)轻轻松松。”

除了传统服装,近几年,以优衣库、H&M为代表的全球时尚品牌服装店在印尼迅速扩张,陆续进驻大型购物中心(Mall),奢侈品门店也在不断开业中。

婚礼也是印尼人很大的一项支出。

在印尼参加婚礼必须“拖家带口”。据说宾客越多,主人越开心。而且宾客并不需要给予重礼,丰俭由人。有印尼人称,办一次婚礼可能需要准备上千位宾客的吃食,花费着实不低。即使在家中宴请,整场花费也至少需要一两万美元,更遑论五星级酒店的“世纪婚礼”规格。

尽管会花钱、敢花钱,但事实情况是,印尼目前人均年收入在3000美元左右,每月挣两三百美元的人比比皆是。而受到中低收入人口青睐的进口雅马哈摩托,每辆售价近万元人民币,相当于半年的人均收入。

而让印尼成为每5人就拥有1辆摩托车的使用大国,不可能仅仅靠攀比,消费贷款的推动首当其冲。

通常,印尼的公司美元贷款年利率在6%左右,而个人用于购置摩托车的印尼卢比消费贷款年利率低至3%。有意思的是,印尼卢比兑美元汇率并不稳定,贬值居多。这种情况下,若印尼卢比继续贬值,低息贷款甚至有可能变成一种实质的“挣钱”。

对于花钱这件事,不可忽视的是,亚洲金融危机对印尼人深层次的心理影响。记者采访的印尼当地人、华裔、在印尼工作的中国人,都会将某些生活习惯归结于那次危机。试想,如今30岁的消费群体,在18年前刚刚有财务意识时,就陷入一捆纸钞买面包的生活,那么对他们来讲,“纸钞”也许仅仅只是“纸”钞而已。拿在手里存到银行都会贬值,不如转化为摩托车这样“拉风”、“有面儿”的实物,且贷款利息低廉几近无偿。

燃油补贴对于摩托车销量的影响曾经非常直接,但在2014年,尽管印尼国内普通汽油和柴油减少了价格补贴,但对摩托车的销售影响有限。印尼摩托车协会主席辛都威纳塔曾经公开解释原因称,随着最低工资的上调以及个人收入的增加,民众购买力获得了补偿和平衡,摩托车销售依然强劲增长。2014年1-10月,该国摩托车销量达到676万辆,同比增长3.5%,当年全年销售810万辆。

强劲拉动消费的“中产”效应

在雅加达,很多人持有两三部手机,黑莓方便发讯息;三星或iPhone多为公务之用;一些低端本地品牌则是话费低廉。

事实上,固定电话和固定宽带在印尼十分稀缺,讯息便捷就成为黑莓打开市场的钥匙。IDC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黑莓在印尼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3%,但2013年的销售则一泄千里,当年市场占有率仅13%。

黑莓曾经的市场份额如今已被三星、诺基亚、本地品牌分食,中国手机也看到了机遇。后来居上者为打开市场亦是耗费心机。比如华为在2008年便推出穆斯林特色手机,加装祷告时间提醒,内置伊斯兰歌曲。该款手机推出一个月销售就突破30万大关。

化妆品欧莱雅也是典型一例。印尼地处赤道附近,气候湿润,当地人偏好油炸食品,肤色较暗沉、肤质较粗,而且容易出油长痘,因此欧美地区干燥气候适用的油性化妆品,不能直接拿来印尼卖。于是,欧莱雅研发了适合印尼女性的产品,并采用小包装策略,更符合中低消费者的购买力。

即使是小商小贩,比如贩卖雅加达女人们偏爱的草药时,也有细致的产品种类划分,未婚、已婚、老年妇女各有不同对应产品。每天花费不足1美元,在本地人中销路甚广。

印尼人非常清楚自身的“人口红利”,据预测,2020-2030年,印尼15岁以下儿童人数将从6100万降至5420万,15岁-64岁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将达顶峰,即1.9亿。

与此同时,中产阶级也在迅速形成。目前印尼人均收入近4500美元,中产阶层占总人口比重出现显著提升,包括受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银行家、律师、会计师、企业经理。

根据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吴祟伯提供的数据,2011年印尼年收入逾1万美元的家庭比率已达8.7%。这些处于上升态势的中产阶层对高质量的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耐用消费品、汽车、娱乐等的需求推动了国内消费市场的发展。近10年,购买车辆的银行贷款增长20%以上,电器销售增长17%。印尼房地产价格过去6年上涨3倍,各类商场数量增加了34%,主要消费群体就是中产阶级以上人士。

据麦肯锡公司预测,倘若印尼维持当前经济增势,中产及以上阶层(年收入超过3600美元)将在2030年翻倍至1.35亿人。

正是不断壮大的中产阶层带来强劲的国内消费,使印尼在全球经济中表现抢眼。“如果你周围的人,两三年就换一辆新车,你不换就会显得很奇怪。”第四代华人Annie Chen如此对记者说。

不过,中产阶级队伍壮大的同时,贫富差距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印尼还有庞大的贫困阶层,近半人口日均生活费在两美元以下,约有3000万人口每日收入不足1美元。而雅加达的企业高管月薪轻松便可达到2.5亿印尼卢比(约2万美元),该省最低工资却仅为250万印尼卢比(约200美元)。2013年,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增至0.41,这一数字在2010年为0.32。

(编辑:胡欣欣,如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hanry@21jingji.com,huxx@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