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京东消费金融业务高级总监许凌透露,除京东白条外,京东金融场景已布局校园白条、旅游白条、租房白条、首付白条、农村金融、京东金采、京东钢镚等八类金融产品。而这一行动被称为是京东金融的“白条+”战略,即将消费金融业务拓展到商城平台之外的大学、农村、旅游、企业采购、租房、售房等领域。许凌并未透露京东白条具体的交易规模...
6月29日,京东消费金融业务高级总监许凌透露,除京东白条外,京东金融场景已布局校园白条、旅游白条、租房白条、首付白条、农村金融、京东金采、京东钢镚等八类金融产品。
而这一行动被称为是京东金融的“白条+”战略,即将消费金融业务拓展到商城平台之外的大学、农村、旅游、企业采购、租房、售房等领域。
许凌并未透露京东白条具体的交易规模和不良的数据,但他表示,京东白条交易额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00%,消费金融用户同比增加700%,月均订单提升52%,月均消费金额增长97%,其中60%的订单来自移动交易。在618期间白条订单占到8%,其中的80%进行分期,白条用户平均客单价是其他用户的两倍。
2015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放开市场准入,审批权下放,鼓励复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国内外银行业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并将原在16个城市开展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至全国范围。
至于京东是否也会申请消费金融公司的牌照,许凌表示,“我们不断地尝试获得金融的准入,只要有助于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都会根据业务的需求去考量和推进这样战略布局”。
在许凌看来,做好消费金融,核心竞争力不在于渠道和流量,而是风险。风险控制的关键在于具备公信力的征信。在这方面,京东借助12年来所积累的用户消费数据、独特的自建物流数据,以及退货、购物评价信息等数据,进行风险评级,建立了自己的信用体系。
据其介绍,京东生态大数据不仅包含京东商城数据、京东金融数据,还有途牛、易车、饿了么、金蝶等投资合作伙伴的相关数据。
此外,京东金融还通过投资美国大数据分析和征信领域的公司,与之成立JD-ZestFinance Gaia合资公司,投资具有策略优势的数据加工整合机构聚信力等方式,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为开拓征信服务领域,打造同业最低坏账率奠定夯实基础。
据许凌介绍,在京东的信用模型中,会加入大量离散的、社交化的、轨迹化的行为数据。他表示,“无数看似不相关的变量,可能在传统建模当中,这种变量预测太低了,觉得这种变量没有太强的预测能力,但是这个模型里,一千个变量加在一起又变得特别强,变成新的逻辑关联关系,通过一堆的变量预测未来的违约概率”。
许凌还透露,京东将于下周上线名为“白热度”的信用产品,其“白热度”的最高度数为100,最低为0 。这个产品主要是京东对用户的信用进行评估,并产生一个信用等级评估。未来围绕京东信用评估体系,不同的用户能在京东享用的权益、体验会不一样。(编辑:赵萍)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