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有一股泥土的味道。喻湘涟一个人坐在靠窗的位子下面,用一团黑色的泥巴,仔细捏一个小泥人儿。这种时候,她不喜欢被打扰。
[一]
屋子里有一股泥土的味道。
喻湘涟一个人坐在靠窗的位子下面,用一团黑色的泥巴,仔细捏一个小泥人儿。这种时候,她不喜欢被打扰。
但我们来打扰了,她有点生气。她还是搬出很多椅子,“来,坐!”。我们看她年过七旬,想帮她搬椅,被她生气地制止了。
一旦坐下,她看我们确实是前来虚心求教惠山泥人的,很快高兴起来。“来,喝茶!”
这几天无锡放晴,阳光洒进这个位于无锡市民族工商业档案馆三楼的工作室里。门口挂一块“惠山泥人喻湘涟工作室”的牌子。它的隔壁是无锡精微绣、留青竹刻的两名国家级传承人的工作室。泥人、刺绣、竹刻,这三项都是无锡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外人从外面看,并不知道这里头竟然云集了这么多的大师。
惠山泥人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但真正兴起应是在明清。无锡惠山脚下的泥土是惠山泥人的唯一材料。苏东坡途经无锡时,大概是鞋子曾被这种泥土粘住了,曾留下诗句:“惠泉山下土如糯”。
喻老师从一大块黑泥中抓取出一小块,放在手里搓成条,然后故意把一端压弯,立在桌子上。那泥土就一直这么立着,下弯的部分没有继续下榻,整块泥土也没有下坠。就是这种泥土造就了惠山泥人,它泥质细腻柔软,可塑性、站立性都很强,而且干而不裂,弯而不断,被称为“磁泥”。
捏好的造型放一段时间阴干,就可以上色了。据《清稗类钞》记载,乾隆皇帝南驾无锡惠山,命老艺人王春林制作泥孩童数盘,用锦片金叶装饰,皇帝很满意,回京存放在颐和园佛香阁。慈禧太后五十寿庆时,无锡地方官员特意到惠山定购一套“八仙上寿”进贡朝贺。
捏泥土这个事,看别人做一两次还觉得挺有意思,但换作自己不断捏泥土就会觉得很枯燥乏味了,年轻人爱干的不多。虽然希望这门手艺有年轻人来接班,从对人家负责的角度,喻老师也不大建议年轻人入这个行,因为好不容易吃苦练出一门手艺,但最终的收入也不高。所以这也是这门手艺面临的传承困境。
[二]
喻老师更喜欢给孩子们捏泥人。她说,给孩子们捏的时候,他们会特别惊讶也特别高兴,一个人、动物,经过她的手,三下两下就捏出来,和变魔术一样令人称奇。
给孩子的玩具,是惠山泥人的一个重要类别,习惯叫做“粗货”。意思是说,工艺相对而言是比较粗糙的。但其实“粗货”并不真粗,也蕴含着艺人精湛的手艺。
过去,在春季,江苏地区有不少地方要举行迎神赛会活动。庙会上,艺人们用盘子托着泥玩具在人群中叫卖。这时的泥玩具大都是用模具生产的。它以质朴的彩塑语言、活泼的表现手法、优美的艺术造型和丰富多彩的题材,生动地反映了无锡地区的民俗民风和老百姓对生活的美好追求。
喻老师是惠山泥人的国家级的传承人,现已74岁,但手指依然灵巧。抓一点点泥土出来,她瞬间就把泥土搓圆,偶尔用木板拍几下,偶尔用小木棍压几下、掐几下,一只小手就出来的。看着一个可爱的形状这样快速的诞生,真是让人觉得异常生动。
不过大人们对这种乐趣体会得没有孩子们那么深。大人们来要和她探讨泥土的成分,探讨这当中的文化价值,仿佛没有这些附加的东西,这些泥塑就只是泥土而已。小孩子们简单,他们喜欢这个游戏的过程。
在惠山泥人所有的儿童玩具中,最常见的是蚕猫。蚕猫的历史久远,诞生年代今已无法考证了。而在清代《广蚕桑说辑补》“杂说”中就有记载,“蚕最为鼠所喜食,饲蚕者不可无猫。无猫之家,每以泥塑假猫外加粉饰,置蚕室中吓鼠,此可暂持,久则不灵。”
而彼时江南之地,多为桑蚕之家,鼠患严重,偷吃蚕宝宝,对养蚕威胁很大。养蚕户就买了蚕猫来镇鼠。久了,农村形成了习俗,只要养蚕户,家里有猫没猫都会买一个惠山泥人的蚕猫放在养蚕室。蚕猫作为假猫,功能是用来镇鼠、吓鼠,其作用有点类似在田地里以稻草人来吓唬鸟类。喻老师的外祖父蒋金奎捏泥技艺高超,并以捏蚕猫十分传神而闻名,被尊为惠山泥人的“猫王”。
这些有趣的“粗货”,背后是过去江南地区的传统桑蚕和农耕生活。还有“泥春牛”,在春节里畅销,因为春耕就要来了。牛身上绘着青黄两色,共同寓意庄稼的良好成长和收成。俗话说,“摸摸春牛头,一年到头不用愁,摸摸春牛角,生活过得好。”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到今天,江南地区的城市和乡村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农耕生活早已远去。时过境迁,“蚕猫”和“泥春牛”的身影也越来越罕见。但是另一个“粗货”却流传至今,并且被发扬光大,它就是“大阿福”。
大阿福源于无锡一带的民间“沙孩儿”的传说。从外形看,她是一个大胖娃娃,可爱又憨厚,抱着一只绿色的宠物。在惠山泥人中,习惯见到把大阿福做成一对男孩和女孩。大阿福现在基本是无锡惠山泥人的代言形象了。
[三]
相比捏动物或其它不动的物品,捏人是最难的。动物可以稍微变形走样,依然能觉得极为相似。但捏人不同,要把捏人捏得“像”,是很困难的。
我们每天都看人,看家庭成员或者其他人,对人的形象再熟悉不过了。但越熟悉的东西越不好捏。因为捏得不好,很容易就看出来。要捏得好,当然得靠练了。
在惠山泥人里,捏人主要是“捏戏文”,就是用泥塑的方式表现地方戏剧,这种戏文角色题材的泥人叫做“细货”。在细货中,惠山泥人最常见的是昆曲、越剧、锡剧等。
其中锡剧是无锡、常州一带的地方剧,它也反过来和昆曲之间有相互间的影响。过去,观看锡剧是无锡人的重要消遣方式,人们对戏里的人物角色耳熟能详。捏戏文在无锡是具有非常广的社会基础的。
在喻老师的工作室里,可以看到很多来自《珍珠塔》、《白蛇传》等等著名戏剧角色的泥塑。
喻老师说,过去有一些捏戏文的老师傅,和戏班子关系很要好,在戏班子台上演习的时候,他就在台下观摩捏造型。最后用泥人定格住戏里的某个动作瞬间。然后再把做好的泥人拿给戏班子的师傅看,听取人家的修改意见。喻老师的师傅蒋子贤的惠山泥人作品《贵妃醉酒》非常有名。据说,当年他听说梅兰芳要到上海演出,就赶紧去观摩。
把形捏好很关键,上色同样重要。捏好的泥人,放干了就进行彩绘上色。彩绘能给泥人带来新生,一个黑乎乎的造型,因此变得多姿多彩了。彩绘讲究:“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因此看惠山泥人,色彩很鲜艳夺目。如果必要,再装饰些帽子、胡子、穗子。这就成了。
喻老师说,“什么是色彩,色就是黑白,彩是多彩的颜色”。而惠山泥人的过程,恰是在黑白的基础上诞生多彩的过程。
惠山泥人的色彩搭配可用口诀概括:红配绿,一块玉;红配紫,一堆屎。一般色彩搭配是大绿配粉红,大红配粉绿、大红配粉紫,极少使用大红大绿进行搭配。上彩讲究的不仅仅是色彩搭配,还有绘画,包括衣服纹饰的绘画,脸部表情的绘画都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喻老师教授学员时,都要学员练习书法,掌握基本的书法运笔方式。
惠山泥人里的戏文泥人分两种,一种是把戏曲人物按照一定比例的缩小,造型繁复、栩栩如生。另一种则是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以神传情,塑造出形简意赅、生动活泼的感觉。喻老师说,这其实更不容易了,因为要做减法还得让人觉得神似,造型夸张但又不歪曲,考验的是艺人再创造的能力。
[四]
喻湘涟老师从八岁开始,就随外祖父“猫王”蒋金奎学做泥人,十五岁中学毕业后,就无锡惠山泥人著名手捏戏文名家蒋子贤为师。蒋子贤是蒋金奎的堂兄。
19岁开始,喻老师进入到惠山泥人厂工作。惠山泥人厂当时是无锡市专门进行泥人制作的国有工厂。在这期间里,惠山泥人厂几经拆分或调整,也曾一度在“文革”期间生产几乎陷入停顿,靠着向国家贷款度日。但不管怎么样,泥人厂汇集了惠山泥人最为有名的大师,也让当时喻老师这样的后辈有机会向前辈求教,并迅速成长了起来。
喻老师的职位也几经调整改变,但工作却一直和捏泥人联系在一起。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她对于泥土的粘性、湿度,搓揉和捏形时的力度、巧劲比其他人都更为熟知。这种熟知,通过语言是说不清楚的,而是一种生长在手里的记忆,一种经过长期地训练、无数地重复,从而变得心手合一、自然而然的技艺。
1993年,喻老师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特邀研究员。2006年,惠山泥人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喻老师也在不久之后入选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谈到喻老师,还得再说到另一名惠山泥人大师王南仙,她比喻老师年纪稍小,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喻老师和王南仙老师曾一起花费8年时间共同制作了300多套件泥塑作品,总结整理出3000道工序及详细的捏泥、彩绘技法。
事实上,这两位老师长期合作搭档,喻老师主要负责塑像,王南仙老师专司上彩,两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成为惠山泥人发展史上的佳话。2003年,惠山泥人展在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开幕,引起巨大的轰动。喻湘涟对这个展的评价是,“年纪大的看了怀旧,年纪轻的没见过有新鲜感。”后来,惠山泥人展又在中华世纪坛又举办了一个月,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民间泥人艺术大展。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