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A股白武士?


2015-07-09 07:00

中央十级火力救市,但板斧出尽成效不彰,上证综指依然持续下跌。数近日头号热门话题,非A股救市不彰莫属。今读“英...

中央十级火力救市,但板斧出尽成效不彰,上证综指依然持续下跌。数近日头号热门话题,非A股救市不彰莫属。

今读“英眼狙击”栏主黄国英君对中外救市效果天差地异的分析,文内提到港府1998年入市打大鳄。作者用了六个字来形容整件事:好运多过好球。Bingo,完全同意!

香港政府那次大获全胜,“救市三侠”曾荫权、任志刚、许仕仁走大运。政府后来更把救市买入的蓝筹股以ETF形式“还富于民”,成为今天的盈富基金(02800.HK)。

时势造英雄

回想那段“陈年往事”,老毕清楚记得两件事,一为金融风暴接二连三;二为时势造英雄,危与机往往只差一线。

港府入市的背景是亚洲金融风暴,其时区内货币兵败如山倒,誓死捍卫联汇制度的香港,顿成炒家决心攻陷的最后一个城堡。表面上,大鳄炒的是港纸与美元脱钩,但金管局动作十分有效,炒联汇解体难以得逞,大鳄于是声东击西,明赌脱钩实空港股,操作上涉及期指等衍生工具。港府眼见恒指一泻如注,散户胆战心惊,决定以外汇基金入市,誓要“买起”港股击退大鳄。

政府以“雷霆救兵”的姿态进场,若要给行动起个代号,最贴切莫如“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然而,大鳄岂是善男信女,索罗斯凭一人之力击败英国央行,跟官府恶斗都没怕过,时间一久,港府未必能操必胜。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双方拳来脚往之际,外围突然传出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LTCM)倒闭的消息,死因乃另一场金融风暴——俄罗斯债务危机。LTCM持有大量俄债,该国一声没钱还,LTCM焉能不死?

老毕所以记得那么清楚,皆因当时的我持了不少香港上市俄国股债专家励晶太平洋的股票。莫斯科宣布违约当晚,卢布一夜贬值五成,励晶管理的许多基金,连交易都交易不了。

救市背后

事发不久,联储局主席格林斯潘召集多家华尔街大行开紧急会议,逼其联手救LTCM,免得事件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情况跟今天中央叫国家队一面买货一面不准卖空,倒有几分相似。

格老怕众华尔街大帝办事不力,索性推出减息这招,1998年9至11月,分三次把联邦基金利率合共调低75基点。如此一来,LTCM救不救得回来已无关宏旨,重要的是,从欧美到亚洲,股市无不迎头大涨。

美国经济当时欣欣向荣,减息的唯一原因是救市(准确说是防止LTCM爆煲拖累整个市场)。联储局救的是美股,但减息效应刺激全球,恒指自然受惠,与大鳄交火的港府,形势大转,越打越顺。

面对这班如有神助的“少林足球”,大鳄自知毫无胜算,加上本身亦有不少俄债头寸,顾得香港顾不了俄罗斯,遂当机立断鸣金收兵,看上去便如港府斗垮大鳄。这么看起来,港府是不是好运多过好球?

以当时情况而论,LTCM倒闭本应对港股效用更加负面,政府要赢更加不易,若非联储局两个月减三次息,胜利未必属于香港。所以我说,真正的“救市三侠”不是曾荫权、任志刚和许仕仁,而是格林斯潘、鲁宾和萨默斯。

金融危机没完没了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上世纪九十年代,金融危机没完没了,1994年是墨西哥,1997年是亚洲诸国,1998年是俄罗斯,1999年是巴西,2001年(正确说已是本世纪)则有阿根廷……基本上,世界每隔一两年便发生一次严重且有可能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

老毕相信,这些国家都曾倾尽全力救市,但单打独斗注定徒劳无功,能令她们起死回生的,到头来仍是山姆大叔。从这点着眼,国家队未必做得成A股“白武士”,大家反而要观察欧美两大央行对希腊局势的反应。

(本文版权所有:香港信报财经新闻)(编辑 于晓娜)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