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亲历爆炸现场的消防员的讲述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臣 北京报道
2015-08-14 23:19

30多个小时之后,安永平(化名)仍然清晰地记得爆炸之后发生的很多细节。8月12日22时50分,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危化品堆场起火。第一次爆炸之后,安永平被冲击波弹了出去,摔在地上的他动了动,尝试站起来,但失败了。大约20秒后,第二次爆炸发生,安永平“飞”得更远,这一次,他趴了很久,不得动弹。这阵气流把安永平推到了一片绿化带,他发...

30多个小时之后,安永平(化名)仍然清晰地记得爆炸之后发生的很多细节。

8月12日22时50分,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危化品堆场起火。

第一次爆炸之后,安永平被冲击波弹了出去,摔在地上的他动了动,尝试站起来,但失败了。大约20秒后,第二次爆炸发生,安永平“飞”得更远,这一次,他趴了很久,不得动弹。

这阵气流把安永平推到了一片绿化带,他发现周围一颗颗树被连根拔起,近处、远处,火星点点。

“求救”,安永平用尽力气翻着身上的口袋,却找不到联系救援的手机、对讲机。努力站起来之后,他只能跟着感受到的光亮走,试图逃出爆炸事故现场,但不明方向的他并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正一步步地往反方向移动。

渐渐地,安永平听到有战友在周围喊“救命”,他摸到一位,两个人相互搀扶着前进。没过多久,体力不支的俩人倚在了一个集装箱上,“别走了,等天亮,就有人救”。

安永平,23岁,湖南籍,天津滨海开发区特勤队消防员,在8·12滨海爆炸事故中,安永平和他的战友第二批到达现场救援。

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口述其出警经历时,安永平语气镇定而虚弱。天津泰达医院主治医生表示,在这次事故中,安永平脊椎骨折,身体皮肤大面积烧伤,眼睛受热受到损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前方救援指挥部了解到,截至14日15时,此次爆炸事件已造成56人死亡,其中消防人员21人。住院治疗721人,其中危重症伤员25人,重症33人。

下达后撤指示后,爆炸发生

8月12日晚上10点多,消防总队接到来自东疆港万科物业小区一名居民的报警电话,称附近区域有强烈火势。随后,安永平所在的特勤队接到上级通知出警救援。

这张紧急攸关的命令被记在一张A4纸上,时间、地点、报警人电话,负责通讯的安永平第一时间联系报警人确认信息。

当天报警者不止一人,在得知八大街总队已有两个消防队到达现场后,特勤队立即出发。

特勤队内一共10辆消防车,这一次共派出4辆:2辆水罐车、1辆泡沫车、1辆抢险车,每台水罐车可以装12吨水。

虽未料及爆炸性剧烈,但安永平意识到这次火灾势头不小,“特勤队一般只在危重灾情下出动,开发区也有其他几支消防队,一般灾情下出动3-4辆车,救援力量不够才会请求特勤队。”安永平说。

每辆车上有八个号员,外加一名司机。作为险情头牌兵,安永平所在的一号水车一般走在最前面;二号车给一号车供水、水袋;三号车负责到场找消火栓,保证前方车辆能不间断出水。

在一号车装备中,既有水枪又有水炮,水枪射程达二三十米,但装备中并没有沙子。

特勤队从事发区域东侧进入,先前已有消防部队从区域南侧抵达现场。

据安永平介绍,这天晚上第一个到场的是八大街中队,特勤队由于路程近先抵达。天津港消防队随后赶到。

据安永平及其他第二批抵达的消防官兵回忆,当时仓库还未发生大爆炸,但能听到集装箱处传来的“噼里啪啦”的声响。

在一个露天集装箱存放处,安永平看到一大团起火点,“分不清具体起火点数量”。

按照惯例,由于天津港不属于其管界,特勤队一般只负责协助其他战队灭火,中途有突发情况时,直接同中队联系救灾。

而这一次,特勤队也作为第一梯队官兵作战。

按照工作流程,身为火场文书的安永平迅速向总队汇报抵达时间,现场消防队数量,及现场是否有人员被困需要救助,“如果有,救人为第一任务,救火是第二任务”。

在确定现场无被困人员后,消防队迅速参与救火。

很快,安永平觉得情势不对,当时他还跟指挥员说,“咱得往外走了”。随后,领导下达指示,全部队人员迅速后撤。

这时,爆炸了。

每周五安排危险化学品培训

4年前,湖南长沙理工大学企业管理系毕业后,因为身体好,安永平当了兵,直接到天津滨海来做了消防员。

作为“现场书记员”,安永平在火灾现场需要与每辆消防车的战友各司其职,协同作战。

司机负责开车,指挥员负责指挥,战斗员负责抱枪灭火。在联络报警人之后,文书的第一工作是领行车路线,到了现场后,文书负责用手台给支队和总队报告情况、记录现场情况、画图等等。

据消防员介绍,滨海中心区域消防队救灾频率较高,最频繁的时候一天要出警3-4次,尤其在夏、冬季节,有时候一个消防队的车刚回来,另一个又接到任务出勤了。

而作为特勤队,安永平跟他的队友出警频率要少得多,但每逢过年、重大节日,安永平需要时刻穿着厚重的战斗服随时准备出发。

令安永平印象最深的一次出警是自己刚当消防兵的第二年,天津西青区油罐着火,需要泡沫车出动,于是特警队被指派现场作战。

出发前,安永平特别害怕,“油罐嘛,电视上看过的,很容易爆炸”。

后来的出警,安永平很少再有这样的感受,过程中老是强迫自己不多想,“害怕也没用啊,也不可能不去工作”。

消防员的生活高频率紧张,但更多的状态是单调和艰苦。

对于消防官兵来说,救人是第一大出警任务,所以体能是最重要的身体素质。从早到晚,战士们最重要的工作是运动锻炼体能。

每周五上午不出警,部队会安排展示参加危险化学品的培训,教授实战操法和理论。

参军4年,安永平算不上新兵了,虽然身经百战,8·12爆炸事故,是刚满23岁的他第一次遭遇现场爆炸。如安永平回忆,那一刻他一下子飞了起来,“太快了”,那时距离消防员抵达现场,不足半小时。

(编辑:林虹)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