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下午,国家质检总局在其官网公布了“对新速腾汽车耦合杆式后轴纵臂断裂问题缺陷调查结果”,认定装配耦合杆式后轴的新速腾汽车存在纵臂断裂导致的安全隐患,构成缺陷;且加装衬板的召回措施仍不能消除风险。2012年-2014年间众多车主反映了大众速腾出现的断轴现象,2014年8月14日,质检总局启动了对一汽大众新速腾汽车耦合杆式后轴纵臂断...
9月11日下午,国家质检总局在其官网公布了“对新速腾汽车耦合杆式后轴纵臂断裂问题缺陷调查结果”,认定装配耦合杆式后轴的新速腾汽车存在纵臂断裂导致的安全隐患,构成缺陷;且加装衬板的召回措施仍不能消除风险。
2012年-2014年间众多车主反映了大众速腾出现的断轴现象,2014年8月14日,质检总局启动了对一汽大众新速腾汽车耦合杆式后轴纵臂断裂问题缺陷的调查。
截至2015年8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先后组织70余位专家和工程师,整理分析有效投诉信息4468例,短信抽样回访已实施召回车主3万余名,电话回访车主463名,现场勘查故障车辆22辆,收集分析未加装衬板故障案例457例(其中,纵臂变形案例382例、断裂案例75例),以及加装衬板后的故障案例37例(其中,纵臂变形案例34例、断裂案例3例),组织专家和生产者进行技术交流21次,开展了47项143次缺陷工程分析试验。
大量数据表明,新速腾汽车耦合杆式后轴纵臂抗变形能力较同类结构后轴相对较低,在某些使用情况(受碰撞或刮蹭)下,纵臂会发生变形(在收集的457个纵臂变形、断裂案例中,有312例是由严重碰撞导致,占68.3%;54例是由非严重碰撞或刮蹭导致,占11.8%;其余案例由于信息不全难以确认)。且随着变形量的增加,疲劳寿命明显下降。
部分车辆后轴纵臂变形后,外观上不易察觉,导致车主不会主动对车辆后轴进行检查或维修,且生产者原有维修流程难以有效发现纵臂变形的情况。
经工程试验分析和专家论证,装配耦合杆式后轴的新速腾汽车存在纵臂断裂导致的安全隐患,构成缺陷。
调查发现,加装衬板的召回措施确实提高了后轴纵臂的抗变形能力,降低了纵臂变形的可能性(通过监测发现,加装衬板后纵臂变形、断裂案例明显减少,已收集到的37例全是车辆受过不同程度碰撞的)。如果车辆后轴受碰撞造成纵臂变形,车主或非授权维修企业未能及时发现,即使在纵臂本体断裂后,加装的衬板仍可保持车辆行驶一定里程。
对此,一汽大众采取了后轴纵臂变形检测规程和专用工具,称这有助于发现后轴纵臂变形并根据变形程度进行更换,会减小纵臂断裂的可能性。一汽大众曾在召回措施中声称在纵臂本体断裂后,加装的衬板会产生“持续的警示噪音”。
对此,质检部门进行了大量实验,结论表明:加装衬板后,如果发生纵臂本体断裂,在不良路面行驶时,可辨别到“持续的警示噪音”;但在良好路面行驶时不易察觉,不能有效起到警示作用,可能致使后轴纵臂本体断裂之后未被及时发现,衬板又断裂而导致车辆失控。
国家质检总局要求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要切实履行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本着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继续提高召回完成率,持续加强对加装衬板后的车辆进行监测,并采取进一步措施,消除安全风险。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和一汽大众随即就国家质检总局的调查公告发表联合声明,称“尊重并接受国家质检总局的调查结果”,并对因召回给车主带来的不便和不安表示歉意。
大众中国和一汽大众表示将从四方面对消费者进行补偿。这四方面包括:
第一,承诺涉及车辆自加装金属衬板之日起十年内,只要车辆在没有受到过外力碰撞或冲击的情况下后悬架纵臂发生断裂,车主可以基于原购车发票价格置换一辆价值相同或者以补差价的方式置换一辆价格高于原购车价的一汽-大众大众品牌(速腾车主)或大众进口汽车(甲壳虫车主)在售车型。
第二,将通过“专属通道”主动联系尚未参加召回的车主,并呼吁其前往一汽-大众或大众进口汽车授权经销商完成金属衬板的安装工作。在广大车主的理解、信任和积极配合下,截至2015年9月10日,速腾及甲壳虫的召回完成率分别为85.2%和85.6%。
第三,将推出一项“特别关爱计划”以提升车主满意度,即向受召回影响的车主赠送3次基础常规保养服务(包括免费更换机油、免费更换机油滤清器、免费检查)。自2014年8月起,针对纵臂弯曲的专项检测已成为所有授权经销商售后服务中的常规项目,这项新的举措也是我们排查方案的延续和深化。
第四,将向具有维修资质的机构开放针对耦合杆式后悬架纵臂的检测指导文件和技术支持,以致力于扩大车辆纵臂检测的覆盖范围。(编辑:范文清)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