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另外两名获奖科学家为爱尔兰的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的Satoshi ōmura。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点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另外两名获奖科学家为爱尔兰的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的Satoshi ōmura。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经历了190多次的失败后,屠呦呦终于从青蒿叶子中成功提取青蒿素,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
2011年9月12日,81岁的屠呦呦获得美国“拉斯克医学奖”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
疟疾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人类对付疟疾的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
随后,物理学奖最早将于当地时间10月6日上午11:45公布,化学奖最早将于于当地时间10月7日上午11:45公布,和平奖最早将于当地时间10月9日上午11:00公布,经济学奖最早将于当地时间10月12日下午13:00公布,文学奖的具体公布时间待定。
个人资料: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屠呦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感言
我十分荣幸的获得了今年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这一个在生物制药科学界里最富盛名的奖项。我真心的感谢评审团成员对我在治疗疟疾方面药物——青蒿素所做的研究的认可与支持。
在我小的时候,我偶然地看见医生用中草药给病人治病。然而,我从来都没想到我会用毕生的经历去研究这些神奇的草药,也更没想到我的研究成果能在国际科学界引发如此大的轰动与支持。我是在1955年开始研究中草药的。经过在药物研究机构的学习,尤其是由该机构举办的为期两年的中医知识训练后,我队中草药的研究欲望更为强烈,并由单纯的兴趣转变为一种研究。在传统中医学与现代制药学坚实的理论基础支持下,我的团队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中医药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我们成功地从青蒿中提炼出了青蒿素。
就像是奎宁的发现主要归功于对秘鲁人用金鸡纳树治疗疾病的经验一样,青蒿素的发现对人类来说是传统中医学送给人类的一个礼物。在研究的过程中,传统中医思想理论常常能给我的研究带来灵感,应对难题。在中国和亚洲,中医已经为维持人类健康与养生延续了几个世纪。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探索中医,我们一定能从中得到更多的为人类服务的药物。我倡导一种对中国传统医学以及其他传统医学研究的国际合作,以使之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青蒿素的发现是人类与疾病斗争史上迈出的一小步。对WHO做出的决议,即推荐用ACT疗法及青蒿素治疗疟疾,我倍受鼓舞。为此,我也要隆重感谢我的那些中国同事们,那些为青蒿素的发现及疗法总结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综合自新华网、财联社等)
(编辑 谢珍)
(作者:21Plus )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