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蓝光发展(600466.sh)旗下全资子公司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蓝光英诺)宣布,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3D生物打印血管项目中获得重大突破,全球首创3D生物血管打印机问世。一年多前,由蓝光英诺参与研发的3D生物打印血管项目入围“国家863计划”,科研时间为期三年,但蓝光英诺仅仅...
10月25日,蓝光发展(600466.sh)旗下全资子公司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蓝光英诺)宣布,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3D生物打印血管项目中获得重大突破,全球首创3D生物血管打印机问世。
一年多前,由蓝光英诺参与研发的3D生物打印血管项目入围“国家863计划”,科研时间为期三年,但蓝光英诺仅仅花费一年半的时间就提前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据了解,3D生物打印的核心技术是生物砖(Biosynsphere)。即一种新型的、精准的、具有仿生功能的干细胞培养体系。它以含种子细胞(干细胞、已分化细
胞等)、生长因子和营养成分等组成的“生物墨汁”,结合其他材料层层打印出产品,经打印后培育处理,形成有生理功能的组织结构。
蓝光英诺董事长任东川解释称,3D生物打印,截然不同于使用钛合金、生物陶瓷、高分子聚合物等原材料的工业3D打印,比如打印假牙、假肢,甚至汽车、房屋等。两者根本性的区别,在于活性。即3D生物打印是打印出含有细胞成分并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产品。
“3D生物打印血管这项发明的突破性意义在于,蓝光英诺利用干细胞为核心的3D生物打印技术体系已经完备。其中包括医疗影像云平台、生物墨汁、3D生物打印机和打印后处理系统四大核心技术体系。有了这套技术体系,使得器官再造在未来成为可能。”蓝光发展董事长杨铿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进一步解释称。
据悉,以生物砖技术为核心的3D生物打印将在基础研究(3D细胞培养,胚胎学研究、细胞疾病模型)、临床应用(细胞治疗、诱导组织再生、诱导血管再生)、产业化应用(用药预测、损伤修复、再生医学、修复、替代病变组织和器官)等领域发挥突破性作用。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