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基金除了内扩还要外拓

21世纪经济报道 赵娜 北京报道
2015-11-11 07:00

导读在中信资本管理的50亿美元基金规模中,有42亿美元是从境外募集,只有很少的比例(约8亿美元)是从境内募集的人...

导读

在中信资本管理的50亿美元基金规模中,有42亿美元是从境外募集,只有很少的比例(约8亿美元)是从境内募集的人民币。而此次新三板挂牌主体也只是中信资本很小的部分,这也解释了外界的疑问,为什么其投资组合里不见了阿里巴巴。

中国新三板市场将迎来又一重量级PE机构挂牌。11月9日,中信资本在股转系统披露《中信资本股权投资(天津)股份有限公司公开转让说明书》,挂牌新三板的进程正式浮出水面。而就在两年前,中信资本掌门人张懿宸曾表示:新三板的推出“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张懿宸的态度为何发生如此转变?挂牌新三板对于包括中信资本在内的PE机构来说意味着什么?

“挂牌新三板是为了拓宽我们的人民币募资渠道,扩大国内投资人的基础。从公司的发展来讲,我们到目前为止面对的主要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资金流向。要把整体的资产管理业务做大,光靠这个是不行的,要面向国内投资人提供更多的服务,既帮他们管钱投资到国内,也帮他们进行境外的资产配置。”张懿宸在就挂牌事宜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说。

中信资本曾于2009年协助新浪管理层成为第一大股东;2012年投资阿里巴巴助其从雅虎回购股份;2013年向顺丰速运投资,并与其达成多项合作意向;2013年投资分众传媒,协助其从纳斯达克退市并拆除红筹结构,目前正全力推进A股上市工作;此外,中信资本还投资了多家海外优质企业,包括日本的鸣海制陶、美国的林肯工业等,通过助其在中国开拓市场获得回报丰厚。

据了解,中信资本挂牌新三板的公司主体是中信资本人民币基金的管理公司——中信资本股权投资(天津)股份有限公司,挂牌公司将下设三家全资子公司分别开展母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和一带一路基金业务;中信资本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张懿宸出任挂牌公司的董事长,中信资本执行总裁钱国荣将出任挂牌公司的总经理。

扩大人民币募资渠道

中信资本以管理美元基金为主,管理资金规模约为50亿美元,其中,管理的人民币基金规模约合6亿美金。中信资本的人民币基金出资人涵盖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建投、金石投资、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内优质机构投资人。

“中国LP市场的机构化程度还不能满足国内PE基金的需求。事实上你问很多大牌PE基金国内外募资哪边容易,会发现海外市场的融资难度比国内低很多。”张懿宸介绍,对于中国市场的很多顶级PE机构而言,“优秀的投资业绩+对中国市场的了解”让其美元基金的募集并无过多挑战,但这些PE机构的人民币基金募集显然没有美元基金募集那么顺畅。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Capital-ON-Call的机制决定着将机构投资者作为基金的主要出资人将更利于基金的后续管理工作,但现阶段中国的机构投资人市场,尚无足够成熟的体系来支持股权投资基金的募集。欧美PE市场LP(基金出资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主要包括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金融投资机构、捐赠基金以及高净值家庭;中国的机构投资人市场中,退休基金只有全国社保基金一家,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更倾向于设立投资机构直接参与股权投资,捐赠基金市场尚在孕育期,高净值家庭机构化的趋势才刚刚出现。

据了解,挂牌公司计划将母基金平台募集的资本投入到中信资本旗下基金、境内人民币创业投资基金和境外中小型股权投资基金中。除此之外,挂牌公司还将继续负责中信集团与哈萨克斯坦主权财富基金合作成立的6亿美元新一期一带一路基金的管理工作。

“中信资本的品牌和资源能够帮助很多小的风投基金,把企业生态圈进一步扩大。做并购基金最重要的是找到好的标的公司,建立起这个企业生态圈可以从项目源上为PE投资业务提供很大帮助。”对于母基金平台拟投资境内人民币创投基金原因,张懿宸介绍说。

带中国资本“出海”

数据显示,美国共同基金中FOF的规模占比约为10%;全球基金市场中母基金占比约为18%。中国母基金业务则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投资配置逐步多元化和专业化,未来母基金业务将具有广阔的空间。

根据挂牌公司母基金平台的投资计划,其母基金除投资中信资本的人民币基金和境内人民币创业投资基金外,在境外的资产配置将包括中信资本旗下非人民币基金和境外的小型股权投资基金。这意味着,母基金的投资者和挂牌的公司股东将有望借助该平台参与境外市场的更多投资机会,在人民币贬值的环境下帮助股东实现一定程度的对冲。

中信资本的股权投资部门已经在日本、美国进行了大量投资,其中,在日本投资了11家企业,在美国投资了16家公司。“投资的业绩都非常好,日本两期基金的IRR都在30%以上;投资欧美地区的国际基金共投资了16个项目,已经退出6个,平均IRR在43%的水平。”张懿宸透露。

中信资本在境外主要投向与中国市场有一定关联的项目,中国的消费市场、人力成本结构成为中信资本的良好凭借;同时,缓解被投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运营困境、提高企业在华市场占有率也是重要路径。

以中信资本对日本企业鸣海制陶的投资为例。2006年9月,骨瓷制品和餐具品牌鸣海制陶在中信资本的资金支持下,完成了从原母公司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独立的管理层收购;中信资本将其产品引进中国市场,不仅进入了五星级酒店的市场,还帮助鸣海制陶在中国展开了零售店的运营。

2014年12月,中信资本宣布与日本石塚玻璃株式会社达成协议,以投资成本约2.6倍向其出售中信资本旗下基金所持有的日本鸣海制陶株式会社的全部股份。本次退出也为中信资本在日本的第四宗退出交易。

“我们的母基金平台会投资一些海外的中小型PE基金。中信资本在海外有非常多的合作伙伴,他们在国内没有太多的知名度,但我们在项目合作中常常能够发现他们,知道他们非常优秀。我们也会投资于这种机会。”张懿宸介绍。

除通过母基金平台为中国投资人进行海外资产配置,中信资本还将通过一带一路基金与挂牌公司的股东分享一带一路领域的投资收益。

中信资本控股、中信集团和哈萨克斯坦主权基金此前共同设立了中信卡森纳基金,该基金共分三期,最初的计划规模分别为2亿美元、5亿美元和10亿美元,总规模合计17亿美元。其中,一期基金已经成功募集,并完成了若干项目投资;二期基金的规模已确认为6亿美元。

把握调整期投资机会

“2010年的时候,我们就非常清醒地认到,在中国不能再投资传统的制造行业了,并开始将服务业作为主要的投资领域。”张懿宸介绍,中信资本从2010年开始在服务行业进行广泛的探索和布局。

在中信资本股权投资基金的十几个项目中,几乎全部来自服务行业,如阿里巴巴、顺丰、亚信、东方剑桥幼儿园、信达等;仅有的几个和制造有关的投资项目也均为消费品,如桂发祥十八街麻花、金可儿床垫等。

“通过新三板我们可以获得长期甚至永续的资金,这让我们可以用不同于基金投资模式的方式进行长线布局。”张懿宸介绍,一些有长期发展潜力的行业尚没有足够多的优质项目出现,与其以较少的金额参与体量过小的标的,不如搭团队建平台、通过收购和整合的方式参与到这些行业中。

中信资本成立行业投资平台的底气在于此前运营中对企业投后管理的深入参与。“我们属于参与比较多的,整体来讲属于深度参与。如,中信资本的股权投资基金是国内最早注重做控股型收购的;我们的房地产基金不仅有投资管队,还有运营团队、资产管理团队、工程团队。”张懿宸介绍说。

2012年,中信资本和聚宝龙通过增资方式入股环球租赁(后更名为“环球医疗”),分别获得后者41%和8%的股权。投资后,中信资本先拿出3%的所持股权进行管理层激励;后在企业有意将租赁业务拓展到多个不同领域时,通过多位专家的论证说服企业深扎医疗领域,通过医疗设备租赁与医院建立深入联系,继而引入医疗技术、为医院提供更多支持。

如今,环球医疗其主营业务是为医院客户提供医疗金融、医院投资-建设-运营、医疗技术及医疗信息化等一系列综合医疗服务解决方案。以2014年收入计,环球医疗已是中国最大型的综合医疗服务供应商;2015年7月,环球医疗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从国外PE市场的历史来看,经济低潮期进行的投资往往能够为投资机构带来更为可观的回报。一方面,经济调整期也是企业进行优胜劣汰发生的时期,市场可以为投资人做出一轮筛选;另一方面,经济低潮期的企业估值会迅速调整,在资产去杠杆影响下甚至出现价格超调,这恰恰是极佳的投资节点。

“在整个调整过程中,消费领域、服务业出现了很多新的投资机会。资产还在不断下调,调到一定节点的时候更好的机会就会出现了。”张懿宸说。(编辑 林坤)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