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创始人:在中国已补贴十多亿美元,这里就是战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1Plus
2016-01-16 16:19

在中国优步完成了B轮融资之后,UBER创始人、CEO特拉维斯·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接受了采访。对UBER而言,中国是最好的市场,也是最坏的市场。卡拉尼克认为,中国消费者对UBER的热情是最高的,UBER在中国用一年的时间就将市场份额从1%提高到了35%;同时,中国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在UBER其他市场已经盈利的情况下,中国优步还继续与竞...

在中国优步完成了B轮融资之后,UBER创始人、CEO特拉维斯·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接受了采访。

对UBER而言,中国是最好的市场,也是最坏的市场。卡拉尼克认为,中国消费者对UBER的热情是最高的,UBER在中国用一年的时间就将市场份额从1%提高到了35%;同时,中国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在UBER其他市场已经盈利的情况下,中国优步还继续与竞争对手打“补贴战”。尽管按照“本土化”策略,中国优步需要一位中国人当CEO.但是目前特拉维斯·卡拉尼克仍然放不开UBER中国CEO的位置,“因为这里就是战场。”

中国用户对UBER热情很高

特拉维斯·卡拉尼克透露,中国消费者对UBER的热情很高,UBER在中国扩张得非常迅速。2015年年初,UBER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只有1%左右,而滴滴占据了99%的份额;目前UBER的份额已经增长到了35%.

卡拉尼克向南都记者分析指出,要在中国取得成功不光要有好的产品以及很好地服务于城市,更重要的是本地化。而本土化中的一环是,UBER进入中国市场时,单独设立了一个法人实体“中国优步”来进行市场开拓。

还有一环是,“要让中国人当中国优步的CEO.”但是,卡拉尼克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我对中国CEO的位置有点放不开,因为这里就是战场。我把标准设得非常高,要找到不光是启发我,还要启发我团队的人。但是在找到这个人之前,目前由我担当CEO的角色。”

UBER在中国已补贴十多亿美元

在UBER“本土化”的策略当中,“遵循中国的游戏规则”也是特拉维斯·卡拉尼克所强调的。其中就包括“补贴”这一竞争手段。他表示,中国和中国的企业家是补贴方面最好的创新者和创造者,“如果想在中国市场竞争,必须了解到补贴战是你竞争的一部分。”他透露,目前UBER在中国已经补贴了十多亿美元。

在最新完成的融资中,中国投资者为其贡献了不少可以用来维持“补贴战”的资金。卡拉尼克透露,去年(2015年)三、四季度,中国优步完成了B轮融资。其中,来自中国投资人的资金接近20亿美元,大部分投资给了中国优步,也有一部分投资给了UBER全球。UBER向南都提供的名单显示,参与投资的机构包括中国人寿、中国太平、百度、海航集团、广汽集团、中信证券、民生银行、宽带资本、万科集团等。B轮融资之后,中国优步的估值超过了80亿美元。

卡拉尼克还透露,UBER在全球其他的市场已经获利了,这些丰厚的利润完全可以超过融资得来的钱,而这些钱是可以导入投资于中国市场。“因为在中国竞争非常强,所以有这些市场的获利可以把钱导入到中国来进行投资,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不能一直补贴下去”

不过,卡拉尼克也表示,当优步的订单规模越来越大,补贴就很难持续。“我们不能一直补贴下去,最终需要盈利。”

对于补贴降低或者取消可能带来的用户流失问题,卡拉尼克直言:“我们也在担心啊!如果必须要补贴,我们要高度关注每一块钱物有所值的补贴,让补贴更有效率。”

卡拉尼克表示:“我们现在是老二,并不是老大的地位,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希望体验做得比竞争对手更好。”他指出,中国市场与UBER在全球其他的市场有很多不同,包括中国的应用系统、中国人用APP或者用手机的沟通方式、中国的支付体系等都不同,所以UBER在中国需做更多的微调,以便让流程更通畅。

问答

UBER进中国大家都觉得我疯了

中国有很多打车软件,而且UBER是个外国公司,外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很难成功,为什么你还选择进入中国市场?

特拉维斯·卡拉尼克:我知道在中国的互联网蓝图中有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中国公司,没有很多外国公司。我到中国来,大家都觉得我疯了,也许我的确是疯了。我想把不可能的东西变成可能的东西。没有人在中国做成功,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做创新的事情。这种探险能够启发我、吸引我到中国来尝试为中国的城市和人民服务。

为什么中国市场还不能实现盈利?

特拉维斯·卡拉尼克:因为中国市场竞争太激烈。我们已经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实现了盈利,盈利模式是乘客支付的车费中的20%给UBER.

对于微信“封杀”优步这件事,你怎么看?这对优步影响大吗?

特拉维斯·卡拉尼克:其实我自己很喜欢用微信。以前很多时候,我们是用微信作为司机支持和客户支持的,而且自己也会在微信上搞很多有意思的活动。但是过去6到9个月,我们在中国一直不靠微信实现增长。我们也很希望微信重新欢迎我们回来,因为这是非常好的工具和平台,用户和司机都非常喜欢。

UBER在全球很多国家也遭到了利益集团反对的声音,在一些国家包括中国还处于政策不太明朗的灰色地带。你如何看待这些挑战?打车软件未来在全球的命运会是怎么样的?

特拉维斯·卡拉尼克:UBER在全球60多个国家都有业务,我作为一个工程师出身的人,很难想象自己居然变成交通法的专家,也许我对这方面的了解超过全世界任何一个人。每到一个城市,会跟市长说我们会带来几万份就业,减少交通堵塞、污染、酒后驾驶的行为。市长听到之后非常开心,这对我们来说是好的。我发现在中国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中央政府,对滴滴和UBER的态度是一致的,所以是一视同仁的。我觉得这是好事,我们也非常感激中国政府对我们的态度。如果这个趋势在未来继续下去的话,UBER带来的进步或滴滴带来的进步都会是可以促进城市的进步。

UBER分布在全球300多个城市,每天都面临很多问题,你是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处理这些问题的?

特拉维斯·卡拉尼克:我的管理风格是,不会像有些企业家那样通过例会传递指令,而是解决下属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把最难的问题拿下来,其他人来解决其他的问题,这就是整个公司运作的基础。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谢珍)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