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绝地大反攻,正在酝酿!
最近两年来,哪些国家活得最不开心?
当然是石油输出国!
它们中,委内瑞拉、阿塞拜疆、俄罗斯已经经历了汇率的大崩溃,至今经济仍在痛苦挣扎之中。至于沙特、阿联酋、伊朗、伊拉克、尼日利亚、马来西亚等,日子都不好过。
油价之所以出现了趋势性的大跌,原因有三:
1、美国在金融危机后经济率先复苏,结束了量化宽松,并进入加息周期,美元升值。美元和大宗商品历来坐在跷跷板的两边,美元变硬,大宗商品腿就发软,这是必然的;
2、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高能耗时代终结;
3、新能源革命取得新突破,页岩油、页岩气开采成本不断下降,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成熟。
在油价下跌的第一阶段,产油国普遍嘴硬,个个拍着胸脯说:我们的成本很低,油价下跌没有关系,不考虑减产。
产油国之所以不玩减产的游戏,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1、看透了这波下跌的根本原因,知道趋势不可扭转;2、产油国不团结,比如俄罗斯、伊朗、沙特这些主要国家分属不同阵营,都有自己的算盘,怕失去自己的市场份额;3、希望通过低油价,弄死页岩油行业,抑制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低油价玩到今天,石油输出国真的有点扛不住了,尤其是美国从制裁的铁笼中放出了伊朗这只饥饿的狮子。伊朗号称石油开采成本不到每桶2美元,它重新出山,足以让绝大多数产油国陷入绝望。
上图:最近10年国际油价走势图。
绝望的时候,变局就发生了。
先是俄罗斯拉着沙特、委内瑞拉、卡塔尔谈判,希望将石油产量冻结在1月11日的水平。然后,更多的产油国改变了立场,表示乐观其成,不仅包括伊拉克,还包括饿了好几年的伊朗。当然,伊朗不会同意“1月11日”这种说法。
种种迹象显示,石油输出国的限产谈判成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家都活不下去了。
其实石油进口国对油价的看法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此前,他们可能希望油价越低越好。但到了现在,希望油价维持在一个合理位置的国家多起来了。
为什么石油进口国也对低油价看不下去了?
原因很简单,油价太低加剧了全球通缩,让各国央行无计可施。比如日本已经搞出了负利率,欧洲也准备在3月份搞负利率,但通胀仍然在低位徘徊。通胀上不来,或者下行,就会让老百姓感觉到“钱越来越值钱”,他们就会按紧腰包不花钱,或者推迟一段时间再花钱,这样经济的车轮就逐步慢下来,经济就越发不景气。
为什么政府、企业家和有钱人都喜欢“适度通胀”,因为通胀可以刺激消费、投资,也让政府、企业的债务负担越来越轻。如果钱越来越值钱,那国债、企业债和贷款怎么还?
更何况,在石油进口国政府的算盘里是这样:油价下跌了,固然可以降低各种产品的成本,但全世界都降低了呀!进口跟以前同样多的石油,政府征收的税下降了(中国除外,我们的二级市场油价通过政府管制维持在40美元每桶)。所以,在通缩时代,低油价对石油进口国不全是红利。
如果限产协议达成,则油价可能出现一波强劲反弹,甚至有可能瞬间重上50美元。彭博最近调查了34位分析师对2016年平均油价的预测,中位数为47美元/桶。而美银美林2月18日发布的报告也认为,油价将在今年6月触及47美元。
油价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发动大反攻,还有两个重要背景:
1、美元3月加息看来可能性不大,美元近期已经走软;
2、国际社会达成2016年版广场协议的可能性增大,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定(人民币不贬值,则中国对进口原油的需求有保障)。
至少日本以及欧洲各国的政府,目前急于看到通胀率的回升。石油输出国的限产措施,可以看做是对他们政绩的暗中支持。但美国是否愿意看到国际油价止跌回升,会不会出手干预,目前仍不明朗。
当油价酝酿大反弹的时候,股市上的机遇和风险就来了。比如石油板块,航空板块,都会受到显著的影响。
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清楚:油价有反弹空间,主要是限产和货币因素造成的。但长期看,高油价时代已经过去,这是技术进步决定的,也是无法从根本上逆转的。
来源:微信公众号——天天说钱(ID:liuxb0929) 作者:刘晓博
本文为作者授权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21世纪经济报道观点,也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作者:天天说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