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315晚会曝光名单汇总,看看你是否有中招
2016年央视第26届315晚会上曝光了:淘宝刷好信誉只要1000元,北口义齿用废钢料制造假牙,免费WIFI瞬间盗取隐私、二手车交易平台藏骗局等。
曝光的企业名单:
互联网消费:饿了么APP、车易拍、淘宝店铺、海淘儿童用品、美丽说店铺。
食品安全:恒利源甜话费、御味缘地瓜干、天玛土鸡
五里亭温氏三黄鸡、忠俊九制话梅、广原葵花籽油
3C产品:三利嵌入式电烤箱、灿坤爱心铁板烧、伊莱特面包机、厨尔蛋糕机、奥特龙嵌入式电烤箱
【央视315曝光第一弹:“ 饿了么”惊现黑心作坊】
记者调查,在“饿了么”网站上,餐馆的照片看着干净正规光鲜亮丽,但实际却是油污横流,不堪入目…老板娘牙咬开火腿肠直接放到炒饭中,厨师尝完饭菜再扔进锅里…“饿了么”平台引导商家虚构地址、上传虚假实体照片,甚至默认无照经营的黑作坊入驻。
据央视财经报道,315晚会刚刚播出,北京食药监局已经行动,正在查处通州“饿了么”五店合一食品加工点!
饿了么官微回应央视:“高度重视今晚央视315晚会报道的问题。我们紧急成立专项组,下线所有涉事违规餐厅,并连夜部署,核查全国范围的餐厅资质。”
A股上市公司,华联股份(000882)或受牵连。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8月,饿了么获华联股份9000万美元增资。
【央视315曝光第二弹:二手车交易车易拍是这样骗你偷你】
无论是车易拍网站还是其工作人员,都一再强调,这里二手车拍卖“公开”“透明”。然而,一位内幕人士却告诉记者,所谓公开透明的背后,暗藏玄机。
比如说,同一款车的竞拍价格,卖家看到的7万元,而买家看到的是6万5,其中的那5000元差价去哪了,就不得而知了。
爆料人:“拍卖的大屏是给车主看的,上面显示的价格是做过修改的。”
真的是这样吗?记者缴纳了5000元的保证金,在车易拍网站上注册成了一名二手车买家。记者注意到,作为买家登陆后,在页面的左上角出现了“快易拍”的字样,而之前记者作为卖家在服务网点看到的页面却是叫做易置换。买家和卖家看到的是两个不同的页面。
【央视315曝光第三弹:北口义齿用废钢料制假牙 清洁用旧牙刷】
入口的假牙,都是啥做的?央视财经频道315记者深入北口义齿、瓷都忠诚等一些假牙制作工厂发现,这些厂家在铸造义齿支架时,使用的是没有任何标志,也没有医疗器械注册许可证号的碎钢。碎钢制作义齿,价格只有正规义齿价格的1/7。
专家介绍,这些碎钢要不就是回收料,要么就是工业原料。而且它们往往经过反复回收再利用,有害元素浓度越来越高,危害人体!而且,这些假牙不消毒,用员工用过的旧牙刷,刷一刷就寄给你。
值得注意的是,A股上市公司三环集团(300408)、冠昊生物(300238)、银邦股份(300337)等均有涉及义齿生产的相关业务。
【央视315曝光第四弹:有道科技恶意程序偷话费,抢票快手疯狂的小鸟都中招】
近日,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现了大量手机用户被莫名扣费的现象。经过分析,技术人员发现,这是因为手机上出现了包含了恶意扣费程序的广告弹窗。而这些广告的数据都来自于一个叫DDAPP.CN的域名,这个域名就是道有道科技公司注册的。记者在该公司发现,这里的恶意程序竟然明码标价出售,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跳进“付费广告”的圈套。
方块相同连连消游戏,完全不具备游戏功能,运行它推送的无码神器,在确认“年满18岁”之后,就被扣费39.8元。抢票快手推送的欲望影视,暗中发送确认短信,扣费15元。疯狂的小鸟游戏运行后就会直接扣费。游戏修改大师推送的扣费程序以“确认年满18岁”骗取用户点击,而且会在退出时再次扣费。
【央视315曝光第五弹:公共免费WIFI可瞬间盗取一切隐私】
在央视315晚会现场,我们进行了这样一个实验:大家加入一个免费的公共WIFI,然后惊人地发现,观众手机连上现场无线网络信号,打开消费类软件,订单和消费记录统统被提取!包括你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甚至哪天几时你看了一场什么电影...
此外,主持人谢颖颖用手机订一个美甲服务,结果在下单之后主持人陈伟鸿就掌握了谢颖颖的信息,包括预约时间,下单留的地址、电话等内容!
究竟这些信息如何泄露的呢?其实,泄露秘密的就是刚才点击的那个软件,很多应用软件的运行后台都存在安全隐患,在使用中有泄露个人信息的风险。大家不要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你要不信的话,3·15晚会现场的这个试验告诉你真相。
【央视315曝光第六弹:大众点评等平台刷出好信誉只要1000元】
没有真实货品的淘宝店也能有高信誉?记者在淘宝上开了一个卖面膜的店铺,只要支付给“刷客”千元佣金,便可在三天内立马升级为蓝钻,拥有200多条好评。即使店内没有一件真实商品,也可通过网上的“代发空包”服务,将一件件并不真实存在的包裹的签收。
【央视权威发布一:海淘儿童用品抽检1/3不合格,小泰克等上榜】
国家质检总局检验监管司司长孙文康宣布,2015年,质检总局对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口的儿童用品,包括玩具、服装、纸尿裤、餐厨具、湿巾等进行了质 量抽查,总计抽样654批,检出不合格217批,不合格率为33%。其中,进口玩具共抽查124批,检出28批产品存在小零件容易导致儿童窒息、或物理安全性能不合格,产品主要来自泰国、韩国、德国、美国等国。
涉及品牌包括:littletikes(小泰克)、wonderworld(精彩世界)等。进口儿童服装共抽查133批,检出品质不合格29批,要存在服装绳带配件不符合标准要求、容易导致儿童窒息,以及面料酸碱度不合格等问题。产品主要来自韩国、土耳其、美国等国。涉及品牌包 括:allo&lugh(阿路和如)、boysrock(少年摇滚)等。(VGA全屏字幕版式)
另外,26%的产品没有加贴中文标识及说明书,或者在销售网站上没有提供电子标识说明书。
【央视权威发布二:伊莱特、奥特龙等多家品牌不合格】
质监总局质量监督司司长梅建华表示,2016年第一次抽查涉及25种产品,其中轮滑鞋、电源适配器、防爆电气、电烤箱及烘烤器具等7种不合格率高于10%。三利嵌入式电烤箱、灿坤爱心铁板烧、伊莱特面包机、厨尔蛋糕机、奥特龙嵌入式电烤箱等多家品牌不合格!提醒消费者:电烤箱等家电购买时选择有CCC标志的正规产品。
浙江省嵊州市三利厨具有限公司生产的嵌入式电烤箱,发热、稳定性和机械危险项目不合格;福建省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制造、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爱心铁板烧,发热项目不合格;广东省伊莱特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面包机和佛山市顺德区厨尔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蛋糕机,结构项目不合格;广东省奥特龙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嵌入式电烤箱,非正常工作项目不合格。
【央视权威发布三:多批次食用油不合格 忠俊九制话梅重金属超标】
国家食药监总局本周在全国抽检了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水果及水果制品、炒货食品等6类产品918批次。检验项目合格的产品910批次,不合格产品8批次。
其中,标称郑州市恒力源食品有限公司分装的甜话梅、重庆御味缘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地瓜干等6批次样品违反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标称南宁市五里亭市场生产的温氏三黄鸡、甘肃天玛生态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土鸡等6批次样品农兽药残留不符合标准。标称安徽忠俊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九制话梅,重金属超标。标称江苏广原油脂有限公司生产的葵花籽油,品质指标不达标。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表示,对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已要求相关监管部门立即采取封存、下架等措施,严控风险、查明情况、严肃处理。
【央视权威发布四:工商总局严查“三无产品”,史上最严法规即将出台】
工商总局维权出大招,近期,国家工商总局制定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将所有实体店销售,包括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等等,以及网络销售,包括电视、电话、邮购、直销等方式,都纳入到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监管范围,实行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并且对线上线下的商品质量进行“双随机”抽查。并特别规定了经营者不得购进或者销售来源不明的“三无”商品,并相应地加大了处罚力度。
这给消费者发出一个明确的信息,不管你是从什么渠道买的商品,在质量监管上都一视同仁,标准一致,而消费者的权益也没有线上线下之分,无论在哪儿,你的合法权益都会得到保护。
【消费预警一:刷二维码促销活动需小心】
央视315晚会提示二维码扫码风险:没有人会随便送你东西,有毒二维码、刷卡机,只要一刷,银行卡、个人信息都被盗。其背后的原因就是那些二维码都是通过 二维码生成器生成,不法分子再把病毒粘贴进二维码,客户信息都被截取。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为了贪小,而中了二维码病毒的圈套。
【消费预警二:你买的人参可能一半是糖!】
红参是消费者常用的滋补品,按国家标准,含糖量不应超过20%,然而有些商家竟将其加糖熬制,增重30%!含糖量直飚50%!若糖尿病人服用很可能加重病情,伤害更大!那么该如何鉴别?①选“丑”的:红润饱满的掺了糖;②选“干”货:软糯发粘的含糖量超标。
【消费预警三:互联网协会秘书长揭秘手机软件如何泄露信息】
互动过程中发生的信息泄露有两个方面原因,一个是因为无线网络登录加密的等级较低,或者路由器本身就存在安全漏洞,很容易被黑客入侵,截获无线路由器所传输的数据。
另外一个,是因为手机上有些软件没有按工信部有关规定的要求,对信息数据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使得黑客能从所截获的数据中提取到用户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住址等个人信息。
不必过度惊慌。我们常用的金融支付类和社交即时通讯类软件,都在转账、支付、还款等关键环节对账号、密码采取了严格的安全措施,防止信息泄露。但消费者还是应该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比如设置复杂度较高的登录密码,在官网或正规的应用商店下载软件。同时,我们也呼吁软件开发商对涉及用户个人信息的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切实承担起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的责任。
(来源:据央视整理)
(作者:21Plus 编辑:张楠)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