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早新闻:周末,股市来了新利好!

21世纪经济报道 21Plus
2016-05-08 07:02

862405230717534905.jpg

今日头条

1、周末股市利好消息:1)针对中国证监会将暂缓中概股在国内上市的传言,证监会周五回应称,正在分析研究。受此影响,周五中概股集体下挫,其中,当当重挫6.96%、陌陌大跌6.36%、欢聚时代下跌5.65%。有分析称中概股H股回归受阻是证监会整治市场炒作,稳定现有市场的利好。

2)进入MSCI指数障碍进一步消除。周五证监会对MSCI主要关注的QFII、RQFII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回应,明确了证监会的对境外人士购买A股权益的保障和认可,此举消除了MSCI对中国尚未满足的资本管制、额度分配和权益分配等疑虑。

3)5月6日,美国公布了4月份的非农报告显示,美国4月非农新增人口创2015年9月以来的最低,表明美国经济今年年初开始放缓,受此消息影响,外界对美元六月加息进一步悲观,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暗示美联储6月加息几率仅为11%,12月为54%。

4)美元加息推迟,人民币进入4月以来一直贬值的压力进一步减小,央行从保守被动的货币政策, 开始逐步主动调节利率的贬值,进一步刺激出口。美元加息推迟,人民外汇等多方影响,A股收盘后,黑色系大宗商品尾盘全面逆转上扬,收复失地。

2、奇虎360:关注到最近两天关于公司私有化相关事项的传言,根据了解,相关传言与事实不符。

3、经济观察报:新一轮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组组建工作,步伐正在加快。据悉,一个全新的国有资本运作平台,即将正式露面,很可能将从国有资本的存量库存中汲取营养,而不是通过直接注资组建的增量模式来完成组建。

财经要闻

1、央行:截至4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32196亿美元,环比增加70亿美元,连续第二个月回升。民生证券点评称,2月份以外储降幅大幅收窄为标志,开始显露企稳迹象,结合微观结售汇、贬值预期等来看,外储基本企稳。

2、中国经营报:权威人士称,《外国投资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在商务部内部征求意见,拟年内上报全国人大。意见稿对外国投资者的定义采取“实际控制”标准,即实际控制人为外国企业或外国公民,企业就是外资企业。

3、21世纪经济报道:今年迄今,中资海外并购科技类交易已达16宗,涉及金额约80亿美元。近五年来,中资海外并购科技类标的的交易呈逐年增长趋势。从行业的分布来看,科技、化工、工业制造的交易名列前茅。

4、中经网:国内首批5家民营银行悉数正式开业已近一年时间,而业界普遍关注的第二批民营银行名单至今仍未披露。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1至4月,已有59家民营银行在工商总局核名,去年全年的核名数量为146家。

5、中新网:一个千亿级规模的航空产业园将在位于中国东北中部地区的吉林省吉林市建成。产业园集航空运营、产业发展、商业服务、生活娱乐于一体,目标是成为东北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东北亚东部区域大宗货物运营基地。

6、中证网:由中国农业大学牵头,联合北京农林科学院、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以中国农业大学涿州基地为载体,发起成立了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创新研究院,为国家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打造“中国农业硅谷”。

7、四川省:近日出台《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各地要加强对公立医院的领导,合理界定政府作为出资人的举办监督职责和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的自主运营管理权限。

8、中新网: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高林透露,目前信息数据采集方面的标准“已经在报批过程中”。该标准将为企业行为标明底线,但不具有强制性。此外,大数据安全管理能力方面的标准制定工作“马上要启动”。

9、江西省:近日下发《关于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通知》,决定从2016年5月1日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阶段性由20%降低至19%;失业保险总费率在2015年已降低1个百分点基础上阶段性降低至1%。

投资风向

1、华夏时报:养老金最快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全面开启委托投资,而入市时间可能比委托投资启动时点晚3-6个月。再加上只有一半的地区养老金有结余可以归集,实际入市资金可能比预想的6000亿元要少得多。

2、金融投资报:截至5月6日,主动和被动管理的权益类基金今年合计募得554.69亿元,占募集基金总额的20.38%。去年同期主动和被动管理的权益类基金合计募得4909.34亿元,占到募集总额的94%,差距悬殊。

3、大众证券报:据A股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显示,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0.35%、12.96%和24.84%。然而,在504家创业板公司中,有26家去年业绩亏损,同比增加14家。

4、证券时报:据不完全统计,除5家过会农商行外,至少还有15家农商行正在筹备登陆A股或H股,此外还有6家农商行正积极筹备登陆新三板,凶猛程度不亚于城商行。截至目前,全国农村商业银行数量已达1000家。

5、零壹财经:4月,全国P2P借贷行业整体交易额1381亿,环比减少2.5%; 平均年化利率10.24%,环比下降0.49个百分点;平均借款期限144天,环比持平。在监测的4465家P2P平台中,正常运营的有2393家,占比53.6%。

6、海通证券姜超:在经济的持续下行期,物价成为最重要的投资风向标。如果物价下跌,意味着利率下行,最佳选择是金融资产。如果物价上涨,意味着利率上行,对债券、股市皆不利,能涨价的实物类资产则是最佳投资选择。

社会热点

1、新华社:一项修订草案将禁止医疗机构在未经授权情况下安装与使用大型医疗设备。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表示,出台医疗设备监管条例修正草案的目的是阻止医疗机构通过使用设备非法牟利。

2、中国经营报:作为不动产统一登记主管部门的国土资源部,已经确定将要启动《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办法》的立法调研工作。据了解,“办法”将对基础信息平台全国联网之后,如何进行不动产信息查询,进行详细规定。

3、人民法院报:让人民群众对土地享有像所有权一样的永恒权利,只缴纳用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税收,才是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应有之义。当然,对于超过规定面积、套数的住宅用地,对于商业用地,可以收取重税。

4、经济之声:深圳加速供给端去杠杆化,率先试点现售商品房制度,引发了房地产行业关于“预售制”存亡的讨论;而北京通州区则进一步升级楼市限购政策,把商住房纳入限购范围,这也是全国范围的第一次。

国际要闻

1、圣路易斯联储主席:不知道什么是美联储正确的加息道路,但在6月加息节点的选项是开放的;英国6月的退欧公投可能会影响到美联储的加息。业内称,此番表态或暗示美联储年内加息次数仍不确定。

2、彭博社:复星国际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正首次着眼于在新兴市场上进行投资。郭广昌表示,由于欧美市场整体估值已经变得过高,投资机会越来越少,将“积极寻找”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市场上的投资机会。

3、央行:截至4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22716.43亿SDR,环比减少87.36亿SDR。以SDR作为外汇储备的报告货币,有助于降低主要国家汇率经常大幅波动引发的估值变动。

4、本周五,泛欧绩优300指数跌0.33%,报1302.56点,周跌3.1%。业内称,美国就业数据低于预期令美元兑欧元下跌,欧元走强进而向欧股施压,因欧元坚挺使欧洲出口商品和服务更昂贵,而进口更便宜。

(作者:21Plus 编辑:梁宇芳)

财经日历重磅上线丨掌握全球大事 预知财经要闻 速读经济数据 把握交易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