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瑞银家族办公室亚太区主管: 家族办公室“西风东渐” 资产规模至少需2亿美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朱丽娜
2016-06-01 07:00

随着中国家族企业进入接班高峰期,家族办公室已成当下中国顶级富豪们的热点话题。

随着中国家族企业进入接班高峰期,家族办公室已成当下中国顶级富豪们的热点话题。

“以大中华区而言,香港的家族办公室发展最成熟,从人员架构以及家族第二三代成员参与其中,堪比欧美等成熟市场。这类家族办公室聘请了专业的首席执行官以及首席风控官,管理整个家族办公室的运营、投资交易、风险管理、合规等事宜,以及处理家族成员以及管理团队之间的关系和职责分工。”瑞银财富管理环球家族办公室亚太区主管麦铎伦(Enrico Mattoli)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

相比之下,台湾的家族办公室大都作为现有家族企业的一部分,而内地的第一代企业家们正在考虑是否需要设立家族办公室,“即使那些已经拥有家族办公室雏形的,大都利用现有企业的1-2位亲信的员工来帮忙进行家族财富管理,同时聘请一些外部的专业人士,比如对资本市场投资或者本身公司业务相关的。”他指出。

同时,他透露,除了传统的财富增值保值以外,家族办公室在家族传承中亦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些家族企业的第二代开始加入或者参与运营家族办公室。

2-3亿美元资产门槛

瑞银财富管理环球家族办公室副主席Philip Higson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作为一个专业化的家族办公室,需要具备及时进行决策的功能,在人员设置上,一般包括财务、法律、税务、基金经理,甚至某些类别资产的专业人士。

“目前从全球范围家族办公室的平均运营成本来看,大约占到资产管理规模的1%,以家族资产规模在1亿美元以下的家族办公室而言,成本约100万美元,而聘请首席执行官的年薪已达到40万美元,其他家族办公室专业人士的薪资亦都在数十万美元左右。因此如果达到一个专业化家族办公室的团队配置,家族资产的规模至少在2-3亿美元以上。”他坦言。

麦铎伦则表示,家族办公室作为家族财富管理的最高形态,设立一个架构完整的单一家族办公室(Single FO),家族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至少为5亿美元。对于那些资产规模在1.5-5亿美元的家族,更建议加入一些联合家族办公室,从而节省成本。

事实上,家族办公室的运作堪比对冲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通过成立独立的机构、聘用投资经理、自行管理家族资产组合,帮助家族更好地完成财富管理目标、实现家族治理和传承。

同时,根据瑞银全球家族办公室2015年报告显示,家族办公室的运营成本逐年提高,由2014年的占资产管理规模的92个基点升至去年的99个基点,其中亚太区家族办公室的运营成本全球居首,达到115个基点。运营成本中约42%涉及投资活动,其余则为行政开支、法律及税务、家族专业服务,占比分别为24%、19%、15%。

该报告访问了全球37个国家的224个家族办公室的负责人及行政人员。受访的家族办公室代表了超过2000亿美元的私人财富。在亚太区,共有35个家族办公室参与此次研究,平均管理资产规模高达4.31亿美元。

私募、地产及对冲基金投资受追捧

对于大中华地区的家族办公室而言,日益下滑的投资回报以及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让他们十分烦恼。为了对冲市场剧烈波动对投资组合的影响,另类投资已经受到顶尖富豪们的热捧。

麦铎伦表示,目前家族办公室的资产组合中股票、债券的占比分别为26%、14%,其余49%均投资于另类资产。在另类资产中,私募股票的占比高达22%、房地产直接投资以及对冲基金则分别占13%、9%。

“随着亚洲以及中国经济的放缓已成为市场的共识,在长期低利率、低增长的环境之下,内地投资者已开始调低他们的投资回报预期,并且更加积极地进行资产多元化配置以及海外投资。比如,很多家族办公室对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以及海外并购交易十分有兴趣。”他表示。

截至去年,亚太区家族办公室在对冲基金的平均配置比例约5%,相比之下,欧洲、北美地区的家族办公室的配置比例则分别为8%、12%,新兴市场的家族办公室更加激进,相关配置比例达14%。

同时,私募股权投资是亚太区家族办公室投资获得出色回报的另一“法宝”。该报告显示,亚太家族办公室的私募股权持股量高达28%,超过全球22%的平均水平。

此外,麦铎伦指出:“这些家族办公室仍然偏爱投资房地产,欧洲目前的房地产投资回报大约为6%-9%,相比上海、香港过去几年双位数的增长相距甚远,但随着内地股市、楼市进入调整期,很多内地投资者更加注重资产的保值。”(编辑 辛灵)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