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塞尔维亚驻华大使巴切维奇:中国企业不要错失窗口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青亭
2016-06-17 07:00

自中国-中东欧政策出台以来,作为我国在中东欧地区的首个战略伙伴,塞尔维亚一直扮演着桥头堡的角色。国家主席习近...

自中国-中东欧政策出台以来,作为我国在中东欧地区的首个战略伙伴,塞尔维亚一直扮演着桥头堡的角色。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5年11月表示,希望塞方继续在“16+1合作”中发挥骨干作用。

近日,塞尔维亚驻华大使米兰·巴切维奇(Milan BAČEVI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专访时指出,塞尔维亚不仅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东南欧与西欧、欧亚大陆的陆路枢纽,而且劳动力素质高、成本低,税率在中东欧相对较低,且对投资实行税收优惠和奖励政策。

他强调,塞尔维亚有望于2020年左右加入欧盟,具有很强的投资前景。 “现阶段中国企业进入塞尔维亚市场要比塞尔维亚入欧后容易些,到时候相关的法律可能完全不同。”巴切维奇认为,中国企业不应该错过这个重要的窗口期。

中塞基建项目成为中企面向中东欧的名片

“中国企业对于参与塞尔维亚基础设施建设非常积极,中国金融机构为一系列项目提供了非常优厚的贷款,比如,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贝尔格莱德-布达佩斯高速铁路、E763高速公路和科斯托拉茨电站翻修改造等新项目。”巴切维奇说。

跨越贝尔格莱德多瑙河的泽蒙-博尔察大桥是中国在欧洲修建的第一座大桥,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桥长1482米,主跨长172米,这一跨度在同类桥梁中位列中国第二、世界第九。2015年12月,大桥及附属连接线项目全线通车。合同金额约2.6亿美元,塞方提供15%的预付款,其余部分利用中方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塞方提供主权担保,是塞首个利用我国优买贷款建设的项目。

贝尔格莱德-布达佩斯铁路现代化改造项目由中、塞、匈三国总理于2013年11月在第二届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上宣布。项目全长350公里,其中塞境内184公里,匈境内166公里,计划设计时速160-200公里,初步预计投资20亿-30亿欧元。该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完善塞、匈两国交通网络建设,更能进一步向北联通西欧发达国家,向南延伸至希腊港口入海,成为贯通中东欧地区的骨干铁路线。

“这个项目是三国合作的绝佳例证之一,也是中国-中东欧合作战略落地的第一个大型工程。它将为地中海盆地与中欧之间的基础设施改善、贸易流通便利化发挥重要作用,并为该地区未来的长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巴切维奇透露,这条铁路预计2018年底前完工。

E763高速公路是泛欧11号走廊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贝尔格莱德通往黑山巴尔港的重要通道。山东高速集团承建的线路长约50.9公里,预计2017年投入使用,是我国中东欧政策出台以来首个正式签约的高速公路项目。合同额约3.34亿美元,由塞政府提供主权担保、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优惠出口买方信贷。2015年11月,中交集团获得E763高速公路约48.56公里的路段工程。

科斯托拉茨电站翻修改造项目由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总合同于2010年7签署,分两期执行,总金额约10.6亿美元,塞业主自筹15%,其余85%拟向中国进出口银行申请优买信贷,塞政府提供主权担保。其中,一期项目金额约3.44亿美元,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3亿美元优买信贷;二期项目金额约7.16亿美元。

“基于重要的地理位置,塞尔维亚在能源、矿产、道路、高速公路和内陆水运航道等方面能够提供巨大的基建机会。” 巴切维奇表示,期待中国企业能够关注PPP和特许经营形式的项目,“这样不会增加塞尔维亚的外债负担”。

目前,巴切维奇正在积极推动莫拉瓦运河综合开发项目。该运河流进塞尔维亚、马其顿和希腊三国,于希腊萨洛尼卡港入海,全长约90公里,涉及通航深度35米,疏浚深度26米。塞方希望中国企业通过特许经营模式,仿照中国三峡模式进行建设。

钢铁合作成为新亮点

钢铁成为中塞合作的新亮点。4月18日,在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的见证下,河北钢铁集团与塞尔维亚政府正式签署协议,以4600万欧元收购了该国唯一一家钢厂斯梅代雷沃,并计划投资至少3亿欧元用于扩大生产。

斯梅代雷沃钢厂1913年成立,是塞政府全资持有的大型支柱性钢铁企业。该厂在2003年破产后以23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美国钢铁公司。2012年美国投资者撤资,塞尔维亚政府以1美元收回该钢厂所有权。此后,塞政府一直在寻找新的投资者。2013年4月,钢厂恢复生产,但产量有限。

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在签约仪式上说,通过未来五年的技术改造和市场扩展,集团计划将该钢铁厂打造为中国与中东欧国际产能合作的样板工程,成为欧洲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之一。

“斯梅代雷沃钢厂私有化是塞尔维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一步,将直接提振GDP增长,促进钢铁业整体发展。”巴切维奇说道。武契奇在4月6日对媒体表示,该项目将对塞尔维亚的GDP增长有显著影响,有望从今年的1.75%跃升至明年的3.5%-4%。

此次收购是武契奇政府的首个重大私有化交易。该厂有5000多名员工,过去两年年亏损高达1亿美元。斯梅代雷沃钢厂首席执行官Bojan Bojkovic透露,河钢集团将保留该厂全部员工,并投资一条全新的镀锌线,将产能从去年的87.5万吨在一两年后提高到176万吨、在三四年后提高到210万吨。

于勇认为,在国际钢铁企业产能过剩、微利状态时,收购塞尔维亚钢铁厂是很好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能避开欧洲对中国钢铁业“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保护措施的影响。

巴切维奇认为,该厂能够吸引到河北钢铁集团的投资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塞尔维亚的战略性地理位置直接关系到“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的实施;另外,中塞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塞尔维亚为外国投资者创造的良好的商业环境,以及该国有技术娴熟、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

从基建合作向农业和工业扩展

“从战略利益来看,塞尔维亚需要吸引更多外国直接投资,我们对与中国的合作有很高的期待。”巴切维奇指出,中塞领导人在最近的会见中都强调,两国经济合作应该进入新的时代,不仅仅集中在大型基建项目,而且要关注以市场经济为原则的中国直接投资。

巴切维奇指出,对外国投资者来说,塞尔维亚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免税出口到近8亿人口的大市场,根据塞尔维亚签订的各种自由贸易协定,这个市场包括欧盟、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耳其、东南欧、欧洲自由协定成员、白俄罗斯。

“外国投资者还可以享受各种投资刺激政策,塞尔维亚的税收制度非常适合商业发展,公司利润税是欧洲最低的之一,增值税是中东欧地区最有竞争力的之一。”巴切维奇说,“只要在当地企业中参股,外国投资者就可以免关税进口设备和机械,还可以为出口生产免关税进口原材料和半成品。”2015年11月,中国路桥与塞尔维亚就建立塞国首个工业园项目签署谅解备忘录。

中国是塞尔维亚第五大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2014年,中塞双边贸易额为5.37亿美元,中国出口4.25亿美元,进口1.13亿美元,中方顺差3.12亿美元,同比扩大23.5%。

巴切维奇表示,希望两国在农业领域加强合作,向中国出口更多农产品和食品。“在过去两年中,我们已经签署了很多重要协议,涉及对华出口冻牛羊肉的质检和卫生许可。我们正在积极努力获得向中国出口奶制品、谷物、种子以及其他农产品和食品的许可。”

他还透露,塞尔维亚南部有大片未开发利用的优质牧场和草地,已经有中国企业对在那里投资农场和食品加工厂表示出了兴趣。“我们期待这些合作可以在未来取得丰硕的成果。”(编辑 赵海建)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