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新育专栏丨中菲关系否极泰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梅新育
2016-07-06 07:00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梅新育)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根据菲律宾新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当选以来...

201607060613528485.jpg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梅新育)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根据菲律宾新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当选以来的一系列表态和与中方互动,这个古话看来要应验在中菲关系之上了。

正式就任菲律宾总统前夕,杜特尔特表示,不会沿用阿基诺与美国舰队共同巡逻的做法。他知道激化矛盾是自寻死路。

6月29日,次日才会就任的菲律宾新国防部长德尔芬·洛伦萨纳公开声明,极端主义组织阿布塞耶夫武装还在继续绑架、西方人质最近被斩首等事件正在损害菲律宾的声誉。对新政府而言,打击极端分子优先于解决与中国的领土争端。军方打算投资采购更多快艇和直升机以打击阿布塞耶夫组织,而不是将资金投向海事安全领域。

6月30日,杜特尔特宣誓就任菲律宾总统,在这场可能是二战以来菲律宾史上最简朴的总统就职仪式上,自称菲律宾首位“左翼总统”的杜特尔特将施政演说重点放到了打击犯罪、反贫困等问题之上。他还宣布,菲律宾外交政策不会依赖其长期条约盟友美国。

杜特尔特宣示就任之后几个小时,菲律宾新任外长佩费克托·亚赛表示,海牙仲裁庭宣布裁决之后,菲律宾希望与中国围绕南中国海的争端能够“软着陆”。

菲律宾新班子的善意姿态得到了中方的积极回应。5月30日菲律宾国会确认杜特尔特当选,习近平主席就向杜特尔特发去贺电。6月30日杜特尔特宣誓就职,习近平主席再次向杜特尔特发去贺电,且刊登在七一党庆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杜特尔特也公开说自己收到了“伟大的主席”的贺电。

最突出的是,中国可能成为杜特尔特上任后外访第一站。5月16日,杜特尔特以当选总统身份在家乡接见第一批3位外国大使,中国驻菲大使赵鉴华名列其中。赵大使当场邀请杜特尔特总统访华并出席9月在广西南宁举行的中国-东盟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7月2日,在菲律宾新政府外交部举行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新任外交部长亚赛表示杜特尔特总统可能年内访华。

菲律宾确实应该与中国全面改善关系了,这个国家的当务之急是打击犯罪、镇压极端主义和反政府武装、稳定发展经济、推进社会改革,而不是陷入无望的争端,徒然耗费自己宝贵的资源而为域外大国火中取栗。

菲律宾国内刑事犯罪形势严峻,毒品、凶杀之类严重刑事犯罪形势尤甚。2002-2013年间,菲律宾监禁人口比例为十万分之111;2008-2012年间,凶杀率为十万分之8.8。相比之下,与菲律宾隔海相望的另一个群岛大国印度尼西亚上述两项指标分别为十万分之59和十万分之0.6。(参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5人类发展报告》英文版第259页。)

正是严峻的刑事犯罪形势,才使得杜特尔特能够以铁腕打击刑事犯罪的政绩脱颖而出,并因其更加铁腕地打击刑事犯罪的政见主张而赢得菲律宾广大民众的共鸣。他的主张包括恢复执行死刑、对严重犯罪分子实施绞刑、阉割性犯罪分子,等等。

在介绍其候任内阁的5月31日记者会上,他宣称,要拿出自己的剩余竞选资金给肃毒功臣发奖金。击毙毒枭者可获奖金300万比索(约合42万元人民币)。他的竞选资金还足够买100个毒枭的命。7月1日,杜特尔特上任后视察的第一个部门就是国家警察署。他就任不满一周,菲律宾警方已经击毙30名毒贩。与此相应的是,毒枭已经将杜特尔特人头悬赏金额提高到10亿比索(约合1.5亿元人民币)。

极端主义与反政府武装更可能是心腹大患。在本·拉登手把手培植下创建的阿布塞耶夫武装,以制造爆炸案、绑架外国人质勒索巨额赎金和将人质斩首而频频占据国际媒体不少版面。对菲律宾国家安全冲击更大的是棉兰老岛穆斯林自治区的各色分离主义组织与政府军的武装冲突,在1972-1996年间,棉兰老岛自治区的分离主义组织与菲律宾政府军武装的冲突进入高峰期,死于暴力冲突者逾12万人。时任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为此于1972年颁布《军管法》,对全国实行军事管制。现在虽然度过了武装冲突高峰期,但大大小小的暴力冲突不断,2014年一年之中,暴力冲突就在菲律宾国内制造了28.89万流离失所的难民。(参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5人类发展报告》英文版第259页。)

即使在阿基诺三世政府引为自豪的经济业绩方面,菲律宾的隐患也很多。不错,在2010年6月以来的阿基诺三世执政期间,菲律宾经济增长业绩不错,2010-2015年实际GDP增长率分别为7.6%、3.7%、6.7%、7.1%、6.8%和5.8%(参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2016年4月)》英文版第172页),在亚洲主要经济体中增速属于第一方阵,仅低于中国、印度和越南,高于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老东盟国家。但是,该国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很低,去年GDP总值2919.7亿美元,人均2875美元,这个人均数字仅相当于2014年世界银行定义的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4724美元)的61%。2015年中国GDP为676707.8亿元,人均49229元,按全年平均汇率1美元兑6.2284元(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16》)折算,上述两个指标分别为108648.7亿美元、7904美元,分别是菲律宾对应指标的37倍和2.75倍。

菲律宾收入分配失衡。按菲律宾政府划定的贫困线,2004-2014年间,其贫困线下的人口比例高达25.2%;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每日1.25美元收入线衡量,2002-2012年间,其贫困线下的人口比例19.0%。(参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5人类发展报告》英文版第229页。)

而且,从近年其劳动力市场走势来看,失业率一直比较高,年轻人失业率尤其高。这意味着该国减贫负担相当沉重。2008-2013年间,菲律宾劳动人口失业率7.1%,15-24岁年轻人失业率24.8%。(参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5人类发展报告》英文版第255页。)到2014年4月,菲律宾失业率仍然保持在6.8%的水平(根据外交部网站菲律宾“国家概况”栏目),与此前10年平均水平相差无几。

进一步剖析菲律宾经济,其隐忧更令人不能忽视。刚刚去职的阿基诺三世政府预测2016年菲律宾经济增长6.8-7.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预测增长为6%,上述预测增幅在全世界属于较高水平。但菲律宾经济高度依赖于私人消费和服务业,2015年一、二、三产占GDP比重分别为9.5%、33.5%和57%,始终未能改变服务业带动、工业为辅、农业疲软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制造业增长疲软,拖累了整个工业增长。加之货物贸易连年逆差,2015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253.3亿美元,同比下降1.7%;其中出口586.48亿美元,同比下降5.6%;进口666.85亿美元,增长2%;逆差猛增143.8%至80.37亿美元。这样的结构必然导致菲律宾经济在外部经济环境变动中相对脆弱,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动容易对该国经济产生较大打击,特别是其外劳汇款和国内消费。2015年菲律宾家庭消费同比增长6.2%,占GDP比重高达69.3%,远超政府支出的10.4%、资本形成的23.5%和净出口的-3.9%,家庭消费的经济顶梁柱作用无可替代。而该国消费型经济很大程度上又是立足于外劳汇款,2015年相关外汇收入达257.7亿美元。但受中东局势和美元升值影响,2015年菲律宾外劳汇款增幅已经从前几年的7%以上下降到了4.6%,未来数年能否扭转减速尚难预料。

深受经济社会不确定性困扰的菲律宾需要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需要对华经贸助力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而中国也能够给菲律宾提供这样的空间。如上文所述,2015年菲律宾货物贸易逆差增长较快,其中对华出口锐减是重要原因之一。2015年,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自菲律宾进口下降8.6%,今年前4个月进一步下降13.1%。同时,中国对菲律宾出口继续高增长,2014年、2015年分别增长16.9%和15.0%,今年前4个月同比增幅高达27.4%。这样的结构,表明菲律宾经济离不开中国供应消费品、资本设备,却尚未如同其它东盟成员国那样充分利用中国进口需求快速膨胀的机会。如果菲律宾能够根本改善对华关系,对其经济无疑是重大佳音。(编辑 欧阳觅剑)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