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去产能”进行时:上半年出清266户国有关停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杜弘禹 ,王谦
2016-08-02 07:00

导读:陈鸿宇还表示,广东年初公布的清理范围更多是初定目标,随着经济形势加速变化,清理对象应存在动态调整。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经济问题是周期性的,当前经济问题仍是结构性问题,必须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出清“僵尸企业”。

自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定调为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去产能”即成为诸多省份今年以来经济发展,尤其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

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近日公布消息显示,该省国有“僵尸企业”中,2333户关停企业正在加速出清,其中分类处置省属国有企业90户。

今年2月,广东在全国率先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及一系列行动计划。广东认为,“去产能”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而处置“僵尸企业”则是“去产能”的关键。

这或不无道理。多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专家分析,广东经济转型起步较早,因而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的压力较之一些钢铁或能源大省略轻一些。但是广东作为国资重镇,早年国企改革形成的一批“僵尸企业”亟待加速处置。这不仅旨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此番探索也与未来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息息相关。

事实上,广东的“僵尸企业”处置政策设计也不乏亮点,包括建立数据库以精准识别“僵尸企业”;分类处置,重点对准国有“僵尸企业”;利用基金和产权交易平台加快处置等。

这也反映在广东工业经济的提质增效。上半年,广东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长16.3%,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增长20.2%,全国分别为增长6.2%和下降8%。此外,广东规上工业的企业亏损面为20.2%,对比一季度和1-5月均呈现出收窄态势。

年内出清全部国有关停企业

对于广东来说,处置“僵尸企业”是该省经济的一次“刮骨疗伤”。

当前,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广东与诸多省份一致,正试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而“僵尸企业”却成为沉重的负担。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金山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僵尸企业”的存在本身是一种对资源的无效配置和浪费,对经济转型升级构成严重阻碍,必须加速清理。

作为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去产能”也是多数省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不过,广东的具体情况区别于传统的能源和钢铁省份。

今年2月份,广东出台的全国首份地方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将把“去产能”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并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化解产能过剩的“牛鼻子”。

中山大学企管所高级研究员、中大咨询国企改革专业委员黄斌全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广东“去产能”的重点之所以在于处置“僵尸企业”,一是因为本身并不存在煤钢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二是由于广东是国资重镇,并且也是国企改革先行地,过去的国企改革政策配套不完善、改制不规范,导致一些历史问题至今未解。

广东在 “去产能行动计划”中也提出,将把国有“僵尸企业”作为重点,精准识别、分类处置。到2016年底,全省国有关停企业全部出清,300户以上特困企业脱困;2017年底,全省国有特困企业基本脱困;到2018年底,基本实现“僵尸企业”市场出清。

广东究竟有多少“僵尸企业”?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广东国有关停企业一共2333户,占企业总户数19.75%;特困企业1052户,占企业总户数8.91%,合计共有3385户国有“僵尸企业”。其中,省属关停企业383户,特困企业385户,合计共768户。

值得注意的是,7月30日召开的广东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透露,上半年广东已出清国有关停企业266户,国有特困企业脱困26户。其中,分类处置省属国有企业90户。

这是否意味着广东“僵尸企业”处置推进艰难呢?广东省政府特聘参事、广东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陈鸿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首先,清理“僵尸企业”是一项系统性和长期性工程,目前刚起步,受到职工安置、债务处理等配套政策不完善影响,进度稍慢也在所难免,但不排除部分城市和企业还没跟上全省战略部署,落实不到位,影响进度。

陈鸿宇还表示,广东年初公布的清理范围更多是初定目标,随着经济形势加速变化,清理对象应存在动态调整。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经济问题是周期性的,当前经济问题仍是结构性问题,必须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出清“僵尸企业”。

此外,多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专家分析,上半年广东“僵尸企业”处置更多是政策设计和初探,未来随着政策配套完善和推进力度加强,出清速度将有望提升。

工业效益趋稳向好

事实上,“僵尸企业”处置是一个横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层面的经济命题。

从“过去”的角度来看,“僵尸企业”作为历史遗留问题,并对经济发展形成负担,已不得不解决;从“未来”的角度来看,这有利于让更多资源配置到新动能培育上,并且广东此番处置“僵尸企业”的探索也与未来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息息相关。

更关键的是还是当下。黄斌全说,处置“僵尸企业”不仅能消除经济转型阻力,还将有利于降低地方金融系统性风险,避免“僵尸企业”继续“吸血”,甚至形成贷款黑洞。

值得注意的是,回溯今年上半年广东的经济走势,“僵尸企业”处置,或者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亦有所体现。这主要体现在广东工业经济的提质增效上。

上半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营效益在一季度高速增长后有所回落,但仍趋稳向好,利润增长缓中趋稳,稳中有升,并且亏损企业减少,亏损面收窄。

具体而言,上半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长16.3%,增速还比1-5月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广东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增长20.2%。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对比,全国同期的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速和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增速分别为6.2%和下降8%。

此外,今年上半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中,亏损企业8346个,亏损面为20.2%,比一季度和1-5月分别收窄4.9个和1.1个百分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资源的优化和重新配置。”刘金山认为,出清“僵尸企业”对当前经济发展将产生直接和现实的作用,比如腾出土地空间和节约财政开支,这在城市发展空间日渐紧张和政府财政收入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显得尤其难能可贵。

黄斌全认为,尽管广东面临较大的“僵尸企业”处置任务,但其自身经济容量和操作空间较大,负担并不太重,并且广东也更有能力盘活和优化一部分存量。

(编辑:张星)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