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谢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有机结合

21世纪经济报道 定军 ,吴漫 ,郑珂
2016-08-09 07:0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历大半年,到底该怎么看?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谢地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在市场调节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历大半年,到底该怎么看?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谢地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在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谢地对国企改革、经济转轨、垄断行业有深入的研究,近期也参加了中央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他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短期能完成,但中国经济如果不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很难有大的跃升,这是中国经济成长、蜕变不得不经历的阵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下简称《21世纪》)8月3日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问题专访了谢地。

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可

《21世纪》: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大半年过去,怎么看成绩?

谢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是基于这样一个判断:在经济中,供给和需求永远是一对矛盾体,而目前,中国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是说需求侧没有问题。现在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是短期不能奏效。去年提出,今年就见效,这种想法不切实际,不可能这么快,需要时间。

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非进行这样的改革不可。

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突出表现为产业结构的低端化。如果不在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上持续努力,中国有可能被锁定在世界产业链的低端而不能自拔。过去中国经济一下行,我们就进行需求侧的刺激,而每一次刺激都使得原来的低端结构不断被强化和复制。作为一个大国,被锁定于世界产业链低端是危险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眼点是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更好的发展。而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时间,需要共识,特别是需要企业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原则下进行持续性的改进,这是问题的关键。

《21世纪》:说到需求,中国人经常到国外买东西,为什么有需求,难以实现或者跑到国外了?

谢地:这个问题恰恰证明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现在不是没有需求,而是我们供给侧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很难满足这种需求。

因为我们难以满足现阶段的需求,才导致大量需求溢出,很多人到国外购物,奶粉、马桶盖、电饭锅都到国外去买,恰恰暴露出了供给侧结构性的矛盾。我们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产品、服务、质量多方面满足人民的需要,才能引领、适应、促进需求。

市场为主、政府为辅

《21世纪》:说起去产能,多年前国家确定了数个产能过剩行业,然而,多个行业产能增加不少,现在去产能能行吗?

谢地:这不是一个新问题。从政府的角度确定过剩行业名单,带有预警的性质。很多年前家电行业有规划,包括后来的汽车生产我们也有一些规划。后来相关行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当时政府所做出的规划以及带有预警性的提示,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的。

但是,随着竞争越来越来激烈,通过一段时间的淘汰、重新洗牌,市场强制力量作用的结果却使得相关行业呈现出与政府规划某种类似的状态。放眼望去,中国还剩下几家生产电冰箱的企业,市场上能很好存活的汽车生产企业还剩多少家呢?原来有120多家汽车企业,我想绝大多数汽车企业已经退出市场,即便存在,恐怕也已经是僵尸企业,事实上失去存在意义。

钢铁行业作为产能过剩的行业,是不是也会继续演绎当年曾经出现过的这段历史呢?我对此深信不疑。过剩与否,是否应该淘汰,首先是由市场力量来决定的。对于很多行业来说,需求没有出现大规模扩张之前,供给必须适应需求的变化,需求增加了供给就增加,反过来,需求在下降供给必须相应地减少。

现在不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总体的情况是需求不振,需求不振的情况下供给应该减少,必须有一种自我的调整。但供给和需求的调整需要一段时间,可能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如果有一种基于信息收集、对经济全局把控的政府预警机制,肯定是不坏的选择。预警说你不能生产那么多,现在产能过剩,你不能再进,再进就会出问题,如果基于互信,企业可能就会按照预警自动调整,并不需要一种行政强制手段。

但如果这种产能过剩达到难以容忍的程度,通过政策手段(包括一些必要的行政干预手段)去产能、去库存,包括清理僵尸企业,使得市场大体上回到它应有的供求均衡的状态,就具有了某种必要性。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