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8月18日,历经两年筹备的289艺术PARK终于登台亮相。位于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的南方报业老印刷厂,在升...

【编者按】8月18日,历经两年筹备的289艺术PARK终于登台亮相。位于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的南方报业老印刷厂,在升级改造之后摇身变为色彩斑斓的文化艺术产业社区。这既是南方报业作为一家报馆的转型大作,也是岭南文化催生的作品。历史悠久的商业文明,使得广州市民乐意在生活中细细品味“亲民”的艺术,这成为南方报业经营文化艺术产业的天然土壤;而南方报业对文化艺术的加码,又让广州的“亲民”艺术更加壮大。我们乐见这种和谐的共生。 (戴春晨)
针尖笔触在洁白的陶瓷上游走,所经之处化作柔美的线条,继而又构成繁复精美的图案,有时是花鸟虫鱼,有时是湖光山色。
“广彩瓷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何丽芬端坐中间,她的四周围满了人,而人们的注意力几乎全部集中在她手中神奇的画笔上。
8月18日,“289艺术PARK”开张。这一天,“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也在此开馆,并举行首次非遗艺术展示。现场除广彩之外,还有广州灰塑、广绣、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和广州珐琅制作技艺等。不少在旁的年轻人开始喝彩。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要征服他们的钱包,先得征服他们的美感。
这是一座报馆的雄心壮志:让人们在享受美感的同时进行艺术品的消费。
289艺术PARK,位于南方报业总部“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原先是报社的印刷厂,南方报业在2014年决定将此地改造为营运文化艺术产业的社区。历经近两年建设,这个集合人文艺术的生态社群正式揭开面纱。南方报业对此寄予厚望,对其定位是广州城市的艺术新地标。
“所谓艺术地标,就是大家一想到欣赏话剧、看文艺片、DIY艺术品,就想到来289艺术PARK。”8月17日,广东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广东南方二八九艺术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广东南方二八九创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庄慎之表示,289艺术PARK致力于打造成为综合的艺术业态,成为创新的人文艺术生态园区、广州城市文化新地标。
文创+艺术:转型新思路
传统媒体的日子不好过了。时间回拨到几年前,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这只“黑天鹅”出现,289大院内嗅觉灵敏的媒体管理者早已感觉到一丝不安。“那时已经决定传统媒体往互联网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庄慎之回忆说,彼时他是南方都市报的掌舵者之一。
而在业界和学界,彼时已经有研究在分析传统媒体的环境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如何走向裂变。在互联网浪潮来临时,被视为纸媒时代弄潮儿的南方报业,如何站上新时代的浪尖潮头?
一个机会终于来临,这是南方报业“触网”多个机会的其中一个。(在其后南方报社做了不少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探索,如探索报网融合的“南方网”和移动端新闻资讯应用“南方+”)2014年,南方报业新的印务基地启用。位于“广州大道中289号”的老印刷大楼闲置下来。随着印刷工人和印刷设备的撤离搬迁,旧厂房如同一座被橡皮擦擦干净的白纸,勾画未来有无限可能。广州大道是一线城市的城市主干道,每日车水马龙,与“289号”隔路对望的即是广州全新的CBD天河北,旧的印刷厂可谓是“黄金地段”。
这幅未来的图景怎么规划?289大院的人做了一番谋划。有的人说,将老厂房推倒,重建,盖一栋豪华的酒店,与旁边的外商大酒店对峙,报馆改行当“酒保”;有的人说,报馆可以当“房东”,把老厂房改造成办公楼,坐拥黄金地段不怕租不出去。这些方案很快被放弃,其原因在于这些方案做起来有限制,赚的都是辛苦钱,与报业集团固有的资源无法对接,也难以说是真正的转型。
最后令人接受的方案终于被选出:做一个文化艺术园区,报馆不仅要对外招商出租,还要把园区运营起来。让原来做文化艺术报道的人,学着去做文化艺术产业的运营。如此一来,报业传媒集团的媒体内容专业生产、传播和营销优势,以及沉淀的文化艺术资源优势,将有机会得到激活。
“多年来,南方报业通过对艺术文化领域的报道,建立起行业话语权和人脉资源,通过广告经营、活动营销等方式耕耘市场所拥有的客户资源,都为南方报业进入艺术文化领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庄慎之说。
在给新项目取名字时,南方报业的决策者们决定拿门牌号“289”做文章。在纸媒时代,南方报业总部所在的“289号大院”被视为新闻高地,这个大院孵化的《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均曾名震全国。他们的想法是,赋予“289”艺术消费地标的涵义。于是,“289艺术”的名字自然形成,但对于“289艺术”的后缀,大家一时争执不下——“叫‘289艺术园区’,还是啥?”
“我们原来的设计思路想打造成289艺术mall(购物中心),后来觉得商业气息太浓,容易让人觉得这是一个新的概念,没有历史沉淀感。”庄慎之提到,“289艺术”在建立之初经历了从mall到PARK的转变,名字的变化更意味着业态上的改变。“艺术PARK更有公众亲和力,我们希望打造成广州市民文化艺术一站式消费体验。”
PARK者,公园也,人人皆可去,人人皆可享受的福利。这种大众的定位,恰好与南方报业作为大众的报馆一致。因而,289艺术PARK提出核心价值观“艺术就是生活”,意思是说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艺术是生活的宗旨,是一种生活方式。艺术是为满足生活的需要,为生活而艺术,即不为脱离生活脱离用户的高高在上的纯艺术产业。
被纳入未来图景的289艺术PARK,总面积5万平方米,第一期由4栋建筑大楼和2个小庭院组成,占地面积为3万平方米。
向文化艺术产业运营进军,恰好也被市场看好。普华永道近日发布的《2016-2020年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展望》报告显示,今年全球娱乐及媒体市场规模可达1.79万亿美元,从市场绝对值来看,美国、中国、日本仍旧是全球前三大娱乐媒体市场。2015年,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在寻求转型新动力的关键时刻,文化产业正以稳健的步伐迈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中国文化艺术消费从小众走向大众,民众需要艺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以文化创意为核心推动力;中国城市扩容提质,城市文化形象提升和公共空间建设也需要艺术。社会层面如火如荼的创客运动,已经到来的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时代,需要一个新型的城市创意能量场。
在庄慎之看来,以289艺术PARK为代表的“文创+艺术”众创空间正逢其时。
文化新地标:特色在“亲民”
广州大道这条城市主干线,对广州的文化艺术来说意义非比寻常。广州大剧院、广东省博物馆、广州美术馆、广州图书馆等地标性文化建筑,都沿着这条主干道分布。在决定做“艺术”之后,位居广州大道中的老印刷厂的定位显得自然而然:做广州城市文化的新地标,让“广州大道”成为名副其实的“广州艺术大道”。但在一堆文化地标之间,“新来的”289艺术PARK如何后来居上呢?也就是说,相比之前的文化地标,289艺术PARK的特色在哪里?
特色在“亲民”,这与广州这座城市的平民文化相一致。庄慎之说,广州大剧院的观众群其实是广州收入较高的一群人,而289艺术PARK要做的是,谁都能感受艺术、消费得起的艺术生活地标。简而言之,289艺术PARK可谓是广州市民尤其是年轻市民“吃喝玩乐”的艺术综合体。
饮食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入驻289艺术PARK的重点行业。但289艺术PARK对餐饮的要求并不是来之即入,而是要求入驻的餐饮项目有文化艺术内涵。在该社区的文化消费体验区里,富有浓厚“文艺范”的餐厅则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跨界社交体验。
以音乐酒馆胡桃里为例,店里随处可见环保的设计概念,“让一切可见自然”是胡桃里的最大特色,把旧物改造成文艺物件,绿植绵延,是文青、吃货眼中的“绿野仙踪”、小森林。在胡桃里,人们既可以享受轻松的下午茶咖啡、麻辣鲜香的晚餐,更可以期待21:00以后的酒吧时段,有纯粹民谣,清新小歌,用音乐叫醒耳朵。
另外一家标志性的体验式咖啡厅,“漫长时光里咖啡”的负责人认为,现代都市人最为奢侈的莫过于“时间”和“空间”。因此,时光里咖啡希望给现代都市人提供一个面对面交流和释放的空间,让他们能暂时忘却时间流逝的紧迫,静享一刻安逸,从而打造都市人生活里最好的时空共合体。
“从新鲜制作的咖啡及餐品,到每季度进行主题更换的软装陈列,再到各类主题的手作体验活动,我们希望客人在这间咖啡馆里,所经历的时光,都将被珍惜和铭记。”这家咖啡厅的负责人说。
庄慎之说,因为这种亲民风格,289艺术PARK有望在别的城市复制。目前这种复制已经有案例,289艺术PARK已经进入广州旁边的东莞水乡。
289艺术PARK从2015年3月开始启动招商,短短3个月内就完成招商任务。目前有79家企业入驻,加上其中联合办公、孵化器内的企业,共超过200家。进驻产业聚集区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有成熟的盈利模式,均属于A轮或以上的加速阶段,有2家广东省重点文化项目(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2家上市公司(嘉事堂、中企动力),另外还有4家企业正筹备上市。
视角转向全国。近几年,国内发展相对健康成熟的一些艺术区,在经历市场的大起大落之后,逐渐发展成为以文化艺术园区为定位,集民营美术馆、艺术机构、画廊等文化机构,文化公司、设计公司等“泛文化机构”,以及餐饮、娱乐等经营性单位为一体的创意产业园区。从这些园区的运作经验看,支撑产业运转的不是艺术产业,真正给艺术区带来盈利支撑的是“泛文化机构”,即跟文化艺术、创意有关联,但盈利模式比较成型的公司和企业。
不过具体如何谋划289艺术PARK的未来图景,庄慎之和他的团队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文创+艺术”行业是一个正在兴起的行业,如何建立适应产业发展、市场竞争、业务拓展、团队激励的混合所有制现代企业,寻求有效的发展盈利模式,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特别是文化国企的机制体制创新突破存在瓶颈,因而他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庄慎之表示,物业的改造不是最困难的地方,最难之处在于观念和体制的改造。在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运营团队能否短期内快速形成289艺术园区项目的盈利模式,也成为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