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张旭阳等高管集体亮相,百度怎么做金融?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晓 北京报道
2016-09-01 22:44

百度金融服务事业群组总经理朱光携资管大佬张旭阳、消费金融负责人黄爽等金融高管集体亮相,讲述百度怎么做金融。

百度怎样做金融?

在BATJ等互联网巨头阵营中,百度在金融上起步最晚。在阿里、腾讯、京东等相继在消费信贷、供应链金融、支付、理财乃至银行、征信等领域快速跑马圈地之后,2015年12月百度才整合相关金融业务成立百度金融服务事业群组(FSG),打出百度金融品牌。

但在半年多的时间里,百度金融频频落棋。曾在五天内,挖来前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旭阳、前陆金所执委黄爽加盟,还成立资产流转平台百度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计划与中信银行联合成立百信银行、与太平洋产线成立互联网车险公司等。外界在好奇,百度金融到底在布一局怎样的棋?

9月1日,在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高级副总裁、百度金融服务事业群组总经理朱光与张旭阳、黄爽以及前美国运通高级副总裁王劲、百度金融研发负责人沈抖等高管集体亮相,向外界讲述百度金融怎么做。

 张旭阳钟情智能投顾,消费金融输出征信

离开光大银行到百度入职已有2个月。张旭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技术是未来金融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百度的技术优势是吸引他离开传统金融机构的主要原因,两个月间已经触发了他许多新灵感。

“原来理财产品都是银行设定期限,但通过计算和数据处理,未来不管是38天还是56天,还是139天,都能根据用户需要去定义产品期限。”

在一些技术的具体应用上,张旭阳表示,通过行业地域、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层面的分析,甚至会比评级机构更领先一步预测信用债发行主体的信用风险。例如,通过地图热力图的数据,可以看出一个商圈的客流量变化情况,能更好判断商业地产的投资价值。这些能力输出,可以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定制服务。

WechatIMG6.jpeg

张旭阳表示,流量、技术数据和金融能力重叠的部分是百度金融希望布局的精髓,智能投顾则连接了C端用户和B端机构,并且利用百度的流量和技术,把原来机构对高净值人士的服务方法提供给更多投资者,未来这将是自己最倾注精力的方向。

消费金融被资本看好,但百度副总裁、主管消费金融业务的黄爽表示,消费金融市场面临信用下沉、风控线上化、获客成本增加、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四大挑战。

通过人工智能、用户画像以及大数据处理等技术,结合百度上亿用户的地图、手机百度等应用数据,以及接入的外部电信运营商、政府部门、网贷行业等数据,可以填补现有征信人群的空白,也能对业界数据进行补充。此外,大数据处理也可以降低机构精准获客成本,且覆盖更广。在7月与机构合作中,每天通过手机百度为某培训机构导入2万潜在学员,转化人数有数千人。

448a5b7c82f6193244b013.jpg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首批8家个人征信试点机构之外,百度也在申请个人征信牌照。

不过,有市场声音认为,百度的账号体系主要在文娱层面,实名账户不多,且存在向金融账户转化的难题。对此张旭阳表示,百度也在完善自身的金融账户体系。二季度末,百度钱包激活账户达8000万,同比增长131%。

流量不是核心竞争力,技术和数据才是

“布局晚是我们的短板,但百度不怕,它的技术和数据优势足以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张旭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以百度的体量做金融,永远不晚。”

作为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搜索引擎服务商,提到百度最先想到的就是其流量优势。观察百度当前针对个人用户的消费贷款和企业用户的联盟贷等产品,主要是基于自身流量优势开展的金融业务。

朱光介绍,百度金融在流量与场景金融服务结合方面已有较多进展。以职业教育为例,中国很多职业教育机构超过60%的生源通过百度获得。在过去的流量服务加上金融服务,为学生提供教育贷款,就使许多原来上不起学的学生可以完成教育。二季度末数据显示,百度消费信贷合作教育培训机构超过600家,覆盖全国95%以上的地区,市场份额占比领先。WechatIMG4.jpeg

类似的场景还有医疗美容、旅游和装修等。此外,百度自身有上百万家广告客户和数十万家联盟伙伴,还有百度糯米和外卖的商户等,这些都可以成为百度金融的优质资产方。

不过朱光认为,这并不是百度金融的核心竞争力,百度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是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上。

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曾展示百度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声纹识别、人脸识别和用户画像方面的应用。在朱光看来,这四项技能最好的应用场景都在金融。

朱光勾勒了未来三到五年百度金融将发力的领域,具体包括大数据风控、可以应用到远程开户的身份识别、智能投顾、量化投资和金融云五大方面。

他表示,百度金融在通过当下自身的一些场景在印证自身风控模型、反欺诈能力和大数据画像能力,但单靠自身还不够,也要与很多合作机构一起,深入在金融云服务、大数据分析能力以及智能获客等方面的应用。  

(作者:王晓 编辑:李伊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