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融创聚焦五大投资概念 剑指四年400亿资管规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6-10-11 07:00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到2015年年底,各类资管机构资产管理总规模达到月93万亿元,而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据将近翻一番...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到2015年年底,各类资管机构资产管理总规模达到月93万亿元,而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据将近翻一番达到174万亿。这一数据,无疑将成为实现中新融创2020年资管规模达400亿的基础。

从2011年创立到资管规模超过百亿,作为国内知名的以投资上市公司股权为主的私募股权投资与资产管理公司——中新融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新融创”)仅用了五年时间,下一步剑指400亿的巨额资管规模目标,中新融创这一次给自己的时间则定格为四年。

一位接近中新融创的知情人士透露,中新融创给予自己的未来几年规划则是“到2020年公司存量资产管理规模超400亿,”

除了制定未来几年的资管规模目标,中新融创的决策层更是提出了未来将投资目光聚焦于五大概念板块之上。

事实上,从2011年成立至今仅五年多时间里,中新融创无论是其资管规模还是净利润收益都在以滚雪球般逐年增长,在2012年到2015年间,其资产规模增长了7倍,平均每年保持近100%增长,而净利润更从2012年初成立时的1000万元到2015年达成4.6亿,增长40余倍。

“2014、2015年是中新融创的业绩爆发期,在经过前期几年的经验积累和摸索之后,中新融创在二级市场股权投资上已经探索出一条自己独特的投资模式和逻辑,这也是其区别于市场上其他股权投资公司的优势所在。”上述接近于中新融创的知情人士如此解释近年来中新融创的横空出世,而在这种优势之下,由资本助力,在2020年实现资管规模和业绩大幅增长并非难事。

过去:五年经验奠定基础

2015年对于中新融创而言可谓是关键一年。

正如之前董事长桂松蕾在一次内部会议中所总结的那样:“2015年对于中新融创而言是个丰收之年,公司的业务、管理和品牌等各个层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而呈现在财报中最为直观的则是其净利润爆发式的增长。

据知情人士获得的一份中新融创内部材料显示,中新融创在2013年时,其净利润仅为3000万元,到2014年,其净利润增长200%多至近1亿,但到了2015年,其净利润更是一举达到了4.6亿。

“通过扎根于社会发展与变革,深入洞察持续发展投资机会。”对于近年来业绩的暴涨,中新融创有关人士则以此来解释其投资逻辑。

而在激烈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竞争中,中新融创之所以能一骑绝尘,也恐怕并非一句“深入洞察投资机会这般简单”。

“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结果,我们搜集了一下,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我们找到了市场新的机遇。第二,我们采用了创新业务模式,很好捕捉了这个市场机遇。”中新融创首席运营官杜建中表示。

所谓市场新机遇,便是天时、地利。

早在2011年中新融创成立之处,便把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做为自己的主攻方向,而在斯时,国内资本市场在2008年后一波熊市行情之后休养生息两年多时间后逐渐恢复元气,定增市场也同样开始呈现出投资机会。尤其是到了2012年,IPO暂停之闸落下,这就使得定增市场成为了中国当时一个主流的融资模式。

据知情人士获得的有关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资本市场的定增规模约为3500亿,但到了2015年年底,这一数据便已经近万亿之巨。

这一广阔的市场空间,显然给先知先觉应时而生的中新融创提供了施展身手的大好天地。

但显然,善于抓住机遇才能成就今时今日,创新业务模式便是中新融创在过往五年中的制胜法宝,也就是“人和”。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中,中新融创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投资及管理人士,其制定的一系列创新业务模式在同质化高企的同行业投资领域中形成的差异化投资概念,是其取得成绩的关键,这也是其最为宝贵的一部分资产。公司始终注重人才培育,着力打造知识型和创新型人才,鼓励奋斗者精神,优秀人才的培养也为公司良好发展打下了基础。”上述接近于中新融创的知情人士分析认为。

对于典型VC和PE投资模式,投资经理在市场中去对他所关注的行业进行海选,然后把资金投进去,孵化起来,做投后管理,再让其上市,或者通过并购的方式退出去,这是典型的模式。

然而,中新融创则是把这些模式归结起来,是资金到资产,然后到上市公司的模式,再联合上市公司一起去并购一些标的,这种模式总结起来就是资金、上市公司到资产的投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上市公司不仅仅是中新融创的投资对象,同时也是其合作伙伴。通过积累,其合作的上市公司也逐年增加。

现在:产融结合的转身

对于现在的中新融创而言,丰厚的投资回报已经不再是其唯一的追求。虽然在其过往五年的成绩单上,一系列华丽的成绩单都在彰显着其优异的投资业绩。

无论是其在TCL(000100.SZ)投资中,因准确判断募投项目新业务扩张的盈利前景而一举获得超过200%收益,还是其协助从事服装设计销售等传统行业的凯撒文化(002425)连续并购互联网和文化产业实现公司转型升级而获得的高额投资回报,以及其在2014年中利用资产重组投资宝德股份而获得浮盈5倍利润。

但对于现如今的中新融创而言,其更期望借助资本的力量嫁接产融结合,以资本之力助力传统产业,再由之反哺资本,从而实现资本和产业的共赢。

“实际上从目前其他资本对互联网IT行业等新兴‘泡沫’行业的趋之若鹜的趋势,再对比中新融创投资聚焦的行业就可以看出中新融创的投资理念。”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在中新融创的投资计划中,大部分行业皆为传统行业,这些行业基本上都有一共同特点,那便是利国利民的基础传统行业,也同时急需要资本与之契合完成产业升级的。

据知情人士从中新融创内部获悉,目前中新融创的产业聚焦主要聚焦于四大板块,分别为现代农业、能源环保、消费服务和智能制造。

“对于这四大板块的投资逻辑即是中新融创方面希望借由自身的资本优势,走产融结合之路。“上述知情人士坦言,而在2013年前后开始对现代农业板块进行试水,目前也已经初显成效,并将逐步继续在其他板块中推行。

自2014年以来,中新融创方面便围绕大农业产业链,在新型农资、现代种养、食品加工等细分领域,已参与了多家上市龙头企业的股权投资,其中包括园艺工程以及牧草行业龙头企业蒙草抗旱、生物发酵领域龙头的梅花生物、新型化肥行业龙头金正大、豌豆粉产业龙头双塔食品、农牧业行业龙头大北农、养猪产业龙头雏鹰农牧等等。  

目前按照中新融创投资农业完成产融布局最主要的路径分三步:首先是选择农业龙头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通过注资改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优化其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内生能力,然后利用资本支持产业发展,即围绕上市公司的并购需求,进行资产收购和布局。促进上市公司外延式增长,为推动行业并购重组起到支持作用。最后则是为上市公司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如在融资租赁、财务保理上,为上市公司进行设计规划,加强合作,实现增值服务。

而近期,中新融创更有一个新的趋势尤其值得市场关注,其过往投资的众多上市公司中,许多投资都是作为第二大股东长期投资并持有存在的,近期其也开始逐步对一些上市公司有控制型收购的安排。

中新融创的角色一直都并非一个单纯的财务投资者,其也希望是上市公司发展的参与者,增强上市公司的财务实力,推动企业内生成长和外延式并购扩张,未上市公司提供综合金融服务,通过卓越的发展策略帮助这些上市公司做大做强。

未来:五大概念的深度布局

如果说在过去的五年中,中新融创完成了从诞生到成长的蜕变,那么在今后到2020年之间,中新融创又将迎来的第二个五年规划将是助其迅速成熟成为行业翘楚的时间历程。

与之前的五年发展相似,在未来五年中,如何抓住市场新机遇,再结合自身的创新业务模式也是其发展的成败关键。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到2015年年底,各类资管机构资产管理总规模达到月93万亿元,而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据将近翻一番达到174万亿。这一数据,无疑将成为实现中新融创2020年资管规模达400亿的基础。

“公司未来除了继续将投资深耕于农业食品、能源环保、智能制造和消费服务等四大板块外,还会新增拓展另外两个行业开展战略型投资,主要包括医疗健康和电子信息。”对于未来几年的投资规划以及资管规模的新的增长点,上述知情人士坦言。

实际上,随着中新融创在医疗健康和电子信息领域的布局,其目前确定的未来五大核心投资理念也正式浮出水面。

“这五大核心投资理念将是中新融创未来几年时间中的投资指导方针。”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在今后几年中,中新融创的大部分投资都将围绕这五大核心概念展开。

这五大核心投资概念则包括健康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快乐中国(消费服务、文娱行业),美丽中国(新能源、环保行业),智慧中国(物联网、电子信息行业),效率中国(先进制造、农业食品行业)。在今后几年时间中,这五大行业主题将指引下中新融创选择目标公司并进行深度布局,在这些布局中,中新融创将同样采用作为第二大股东或者是大股东进行深度合作,通过产融结合等已经被过往经验所证实的有效途径实现产业和资本的共赢。

正如董事长桂松蕾所言:中新融创有良好的投资回报及财务基础,我们将回归到资产管理公司的本质:寻找到好到资产并管理和提升其价值,坚定在行业里的信心,持续累积2-3年的聚焦,打磨团队的投资盈利能力,公司将有机会在资本的助推器下成为行业里最优秀的机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五载光阴如梭,潜修内功,而今更笃凌云志,莫教冰鉴负初心。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