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昌文:什么是“中国智造”?路还有多远?
2016年10月14日,“2016中国智造业年会”于北京四季酒店隆重进行,围绕着“升级制造 智连未来”的年会主题,重磅嘉宾畅谈“全球价值链中的中国制造战略”、“风口上的智造:产业与资本的对接”、“寻找下一个创新智造‘独角兽’”等多个焦点话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提出并阐述了关于“中国智造”的5个问题。下面为演讲主要内容: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中国智造”?
差不多给一个定义,关于中国智造现在大家都在讲,都在谈,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有分歧,也有共识。我自己认为首先我觉得中国智造更多的站在当下来看还是代表了大家对未来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换言之,其实我们还没有达到或者说还没有整体上达到这样的目标,所以我是把它定义成中国智造是人们对未来发展目标的一种愿望和追求。一会儿我会讲我们的路还有多远。
为了更好的去理解这样一个定义,我是从宏观和微观共五个方面对中国智造做了一个描述。这个描述也是个人的理解,大家可以批评指正。
从宏观上讲,我觉得“中国智造”有五个方面,第一、我们现在说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因为大家知道制造业部门实际上长期以来更多的我们强调的是工业化的问题,但是这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所以我们特别强调信息化,所以制造首先意味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第二、意味着产业的转型升级,实事求是我们过去对这一块不是那么的强调,但是现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产业的转型升级变成一件必须做的事情。第三、意味着从价值链的中低端逐步迈向中高端。第四、意味着产品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制造跟过去相比,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会不断提高。最后一个从宏观上来讲,意味着中国制造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如果我们真正实现了中国智造,中国制造业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将会大大提升。
微观上我也总结了五个方面,第一、意味着更加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设计,一会儿会有很多企业的同志会讲他们是如何连接和饯行中国智造。第二、意味着更加智能化、数字化的生产过程。我曾经在德国看过西门子的工厂,他们在生产过程,不管是终端产品还是零配件都有很高的智能化的过程,智能化的生产环节。第三、意味着更加高效率、低成本的制造与服务的一体化,强调着整个产业链。第四、意味着更加精细化、科学化的企业管理,不仅仅是在生产环节,不仅仅是在整个产业链,而是上升到整个企业层面,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否则很难实现智能制造。最后意味着更加一体化、全球化的标准体系。一个国家是很难建立起这样的全球化的标准体系的,哪怕是这个国家的制造业领域实力强大,有很多国际的领先的制造业企业,我觉得还是要有全球化、一体化的标准体系,这是关于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关于中国智造的定义。
第二个问题,我想谈一下为什么需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
我想这个问题用不着多讲,简单的说几点看法。第一句话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伴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制造业部门已经很好的实现了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的历史使命,这是我的一个判断。也就是说我们从改革开放之前相对落后、相对不发达的工业体系,制造业体系,进入到了一个今天我们看来足够大的,甚至比较强的这样的工业体系,也就是说,括号引号里的中国制造已经很好的实现了在特别历史阶段的特定使命,但是从当前中国制造业部门面临的竞争来看,我们用了一个词叫做“前后夹击”,实际上就是前有压力,后有追兵,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甚至包括美国多年来制造业部门已经降到很低这样比重的国家,他们重新开始注重制造业,甚至强调制造业的回归提出了很多新的规划、战略和计划。比如说美国的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再加上原本多年来一直对制造业非常关注和重视的像德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都在反思金融危机的过程当中提出来要继续加强和巩固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因此对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就是说我们的天花板稍微往上走一点我们就遇到韩国,再往前走一点就会遇到日本和德国,继续往前走就是美国。我们有多重的竞争压力,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以后,由于中国制造业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和很多新兴国家比较起来,包括印度、越南、东南亚和南亚一些国家,甚至包括中东、中亚以及非洲很多国家,我们生产要素的成本上升的速度非常快,而且绝对成本要高于他们,所以这些年在中国出现的一些制造业领域的转移其实背后是经济规律的必然。这些国家快速的工业化也对我们传统制造业领域的竞争优势形成挑战,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前后夹击。面对这个情况我们做什么呢?一个是尽可能使我们的传统优势尽可能保持足够长的时间,这个很难做到。还有一个硬着头皮往上走、往前走,哪怕前面有很大的压力,这就是我理解的为什么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第三个方面是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大的背景,这是全球大趋势。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面,应该说每一个国家都在思考未来他们经济的发展战略和制造业部门的发展战略。对中国这样一个大的经济体,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大国,虽然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的人均GDP水平目前和发达经济体仍有很大的差距,中国去年的人均GDP如果按照现价美元算大概是8100美元左右,而去年美国的人均GDP是五万六千美元,也就是说我们刚刚超过他的七分之一。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来算,我们差不多相当于美国的31%左右,所以一方面看到我们的进步与发展,另外一方面看到我们的差距,未来中国赶上这些发达的经济体需要我们有正确发展战略,这个战略实际上就是要抓住每一次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巨大机遇,提升我们的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制造业部门毫无疑问是一个核心的方面。
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中国的制造业必须实现从传统的生产方式到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增强对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需求链的整合能力,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这是我谈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路还有多远?
前面我说中国智造更多的是我们对未来的一种愿望和追求,一种目标。换言之,中国智造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定义,按照度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指标体系,中国在2012年前后是整体上进入了工业化后期,这是我们研究的结论,现在在官方文件表述中国仍然处于中后期,这个实际上是我们学术研究的结论。2013年,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了46.1%,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2014年达到了48.2%,超过第二产业是5.6个百分点。去年达到了50.5%,首次超过50%,第三产业超过一半了。因为评价一个国家的工业化阶段我们有一套指标体系,不是一个单一的指标,但是服务业和制造业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是一个核心指标,所以我把它给大家点出来。
如果再考虑到其他的指标,大体上我们可以判断中国现在已经进入到了工业化的后期阶段,但是我想讲几个观点。第一、进入到工业化后期并不意味着工业化已经完成,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需要提出来的。如果大家回顾一下历史,目前世界上所有的发达经济体,包括我们OECD的34个成员国,他们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过程基本上都是工业化的过程,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国家要从贫困走向富裕并最终实现现代化基本上走的路都是工业化,没有一个国家不靠推进工业化最终实现了现代化。所以判断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发展阶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刚才我讲中国整体上已经进入到了工业化的后期,但是进入到工业化后期并不意味着工业化的问题已经完成,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后期一般还是要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这两个词要区别开来,一个是工业化后期,一个是后工业化阶段。我们大体上在2025年前后有可能会进入到后工业化的初期,也就是后工业化阶段。"十三五"期间中国的制造业部门可能还会继续面临趋势性和转折性的变化,制造业对GDP的贡献还会进一步的下降,增速总体持续放缓的局势很难改变,这是一个规律性的趋势。也就是说,当一个国家进入到工业化后期以后,工业制造业部门不可能再像工业化快速增长阶段那样对整个经济的贡献不断的提升,而且绝对贡献只有那么大。大体上国际上发达国家平均来看工业化的峰值是48%左右,在工业或者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差不多是48%左右,其实我们国家还要高于这个水平,这是第一个需要说的。
第二、中国制造业发展到今天,随着已经足够大,但是还不够强,还远不够“强”,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竞争水平有很大的提升,2012年在全球制造业产值的比重上升到19.8%,首次超过美国的19.4%,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如果按照德国工业4.0的标准来划分,我国制造业的主题还在工业2.0的阶段,部分处于3.0阶段,同时正在朝着4.0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基本判断。而欧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大部分都已经到了3.0的阶段,也就是说,我们至少还差一个阶段。
第三、我们所谓的整体上进入工业化后期,是就全国来看的,考虑到不同产业部门,特别是不同地区之间的情况应该说差异是很大,有一些地区甚至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从产业部门来看,工业和制造业部门内部的分化也是非常明显的,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产业面临严峻的产能过剩问题。所以"十三五"时期,制造业部门的内部将会继续分化,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的比重还会持续下降。
我们大概有一个研究,当人均GDP8000美元或者是1.1万美元,大概在这个时候,刚才我说的工业会出现一个拐点,什么行业率先下降呢?取决于他的资本和技术的密集度,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率先往下走,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度相对较低的部门,最后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度较高的部门,所以这些消费品工业大家能够看到下的更早一些,接下来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钢铁、石化这样的一些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开始往下走,最后是装备制造这样一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更高的产品再往下走,大体上每一个国家工业金进到后期以后调整的必然逻辑。
第四、即便是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刚才我说大概还有10年左右,也就是2025年前后我们会进入到后工业化的阶段,即便是进入到后工业化阶段,一些发达国家,比如说德国、日本等始终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而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提出的再制造业化、再工业化也是认识到制造业对一个国家经济,哪怕是一个发达的经济体重要性,所以重视制造业不再仅仅是数量和规模的扩张,而是更加重视效益和质量的提升,这是中国智造。
第四个问题:实现“中国智造”的目标我们现在的困难是什么?
我曾经写过一个小文章,当中提出几个小观点想跟大家分享,我觉得“中国智造”要实现这个目标,目前最主要的困难是我们的能力不够,不是愿望,当然也包括愿望,待会儿我在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会讲为什么我们的愿望不够,首先是能力的问题,不是愿望的问题。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过去主要是在全球技术的边界之内来不断升级的,产业升级实际上是两个方向,一个就是不断的把技术的前沿往外推移,比如说从一环路到二环、三环不断的往外推,技术边界往外走的过程就是产业升级的过程。还有一个沿着现有的技术边界之内,沿着价值链从低端往上走的过程。我们过去应该说更主要的还是第二个情况,所以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缺乏始终是我们制造业发展的大问题。因为过去我们实事求是的讲我们自主创新能力是不强的,我们很多所谓的先进技术更主要的还是引进消化吸收,包括我们自己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创新,但是大多数基于现有的技术、边界,而现在“中国智造”实际上需要我们自己往外推移技术边界,甚至去领先,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特别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上。
第二、产业共性技术的供给存在“制度空洞”的问题,我们缺乏这样的一种机制,这个机制实际上从德国的经验来看只靠市场的力量是不够的,所以他们要有企业的联盟,要有产业的联盟,要有政府和市场的互动机制。实际上最终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我们目前的一个短版。
第三、传统优势不断削弱的同时,新的优势又没有确立。这是刚才我已经提到的我们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现在遇到了国际市场需求下降,中国经济转型的客观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但是我们高技术制造业,我们新兴产业并没有能够及时补上这样的缺口,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新常态下的动力转换问题。如何让过去的动力能够继续的延续一段时间,当然我所说的延续不是说该淘汰的不淘汰,而是说继续发挥仍然和发达国家比较起来我们还有的那种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但同时培育新的增长新动能。
所以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或者是“中国智造”主要未来要依靠创新和知识资本等高级要素,这是近年来的一个新的提法叫做知识资本,超越了人力资本的范畴,所以“中国智造”一定是基于知识资本的制造业,而不是仅仅基于我们以前所说的人力资本,特别是人口数量红利的制造业。
具体来讲有三个方面。第一、适应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技术方向,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部门的改造和战略新兴的发展。第二、通过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不断融合演生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第三、努力促进制造业的生产要素的战略性转换。什么意思呢?如果我们希望要一个工业4.0时代或者“中国智造”那样一个制造业的产品质量,我们需要对生产这个产品的所有生产要素进行战略性转化,否则我们做不出那么高质量的产品。比如说钓鱼台的大师哪怕一般的原材料也能做出国宴一样的道理。我们想今天这个问题恐怕是每一个企业,包括每一个地方都需要考虑的,制造业部门生产要素战略化的转换怎么实现?一是提升无形资产和非物质要素投资在制造业当中的比重,各种专利和各种创新的结果,当然也包括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也可能包括高技能的工人等等。
第五个问题:实现“中国智造”需要我们做什么?
中国传统的制造业部门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与调整,我们需要做什么?我们能够做什么?从政府部门到企业界甚至全社会都要去思考的大问题。我提了几个方面大家也可以进一步讨论。
第一、长期坚持制造业立国、兴国强国战略,“中国智造”必须以制造业为中心构建产业新体系。这句话大家是不是觉得好象有一点空?但是我觉得至关重要。制造业立国、兴国、强国要体现在我们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大经济政策上,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浪潮中,如何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构建产业新体系的任务,需要指出的无论是"十三五"还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构建产业新体系必须坚持以制造业为中心。构建产业新体系这是去年五中全会的一个新提法,以前是没有这样提的,五中全会在去年讨论"十三五"规划的时候明确提出来的,所以我在这里特别提出构建产业新体系必须以制造业为中心。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制造业的立国、兴国、强国这样的中心地位。
我想用不着讲太多的道理,看别人很多国家后悔了,觉得制造业部门过早的消失,基于他们比较优势的变化,现在美国的制造业部门是18%,德国20%,我们中国这样大的经济体一定要有强大的智造业部门,我说的不仅仅是数量,更主要的是竞争力。所以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等重大示范工程,进一步提高“中国智造”的核心竞争力。我刚才讲的立国、兴国、强国战略已经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大家如何把这个战略更好的实施、落实,这是我们需要去思考和做好的工作。在制造业转型当中,既要好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产业发展方向的核心任务,也要做好包括我们经常工业和制造业部门经常说的一句话,不一定每一位都熟悉,叫做“四基工程”。一个是核心基础零部件,还有一个是先进基础工艺,第三是关键技术材料,第四产业基础技术。如果说把这四基工程做好,同时把智能制造也能够做好,我们实施工业制造2025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我们既要有工业4.0的理念,也要牢牢记住我们必须补上2.0、3.0这两课。
第二、推进“中国智造”,提升制造业部门的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创新。
当前制造业部门遇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综合创新能力不强,虽然近年来我国少数领域出现了一些,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但整体上中国制造业部门的技术水平还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要抓住当前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变革的机遇,全面推进制造业部门的创新。这里面的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还有服务创新等等。技术创新是核心,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立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撑体系,同时要建立市场化的配置资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集智,这都是很重要的。
我觉得其他方面的创新也是挺重要的,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这是我前天在报纸上看到的,我昨天刚刚从深圳回来,在飞机上看到一个报道,2016年1月8号首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发布会在中国美术学院正式召开,大展是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协办,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组委会承办,我看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因为这是一项跨设计、金融、媒体等各个领域的大奖,并且设定了两个主题,召开了研讨会。一个叫做设计就是国令,还有一个叫做智造的意义与特色进行研讨。我认为越来越多的这种活动非常有助于推进中国制造业部门的跨界的创新或者叫做融合的创新。
第三、着力推动传统制造业部门的“智能化”改造。
实事求是讲,中国绝大多数的制造业部门仍然是传统制造业部门,简单用一个数字来说,我觉得二八开。也就是说80%的制造业部门还是传统制造业部门,我们的主体部分是传统制造业部门,我们希望达到的“中国智造”没有把80%中国传统制造业部门考虑在里面,我想“中国智造”最多是点缀性的。因此,传统制造业部门的智能化改造我认为是“中国智造”的一个主战场,也是中国产业升级的一个主战场。这个空间很大,通过设备更新,通过技术改造,提升我们传统制造业部门的技术水平和设备的能力,再加上管理方面的进步,所以传统制造业部门,虽然不见得达到工业4.0要求那样的标准,但是最起码我们在补2.0和3.0的课,也是向“中国智造”方向的一个跨步。
我想说的是新技术革命引领下的产业革命,并不是说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完全是分开的,其实我们今天几乎没有人能够把它完全分开,所以传统领域也同样孕育着巨大的新兴产业的机会。推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同样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这是我想特别讲的部分。这里面包括几个方面,第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我今天想特别提出来,建议各位企业界的同仁进一步的研究。今年4月份在德国工业博览会上我去看了西门子的工业4.0的展台,也去看了GE工业互联网的展台,如果大家去比较他们其实有一致的,也有很不一致的地方。所以在中国制造发展过程当中,如何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工业互联网网络架构的设计,我认为是下一步必须做的事。第二、新兴生产模式,包括基于互联网大规模的个性化定制,云制造等等新兴制造模式。第三、提升网络化协同制造水平,第四、加快制造业服务化的转型。
第四、进一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加快改革和完善职业教育制度,培养全社会的品牌意识和工匠精神。
世界制造业强国的经验表明,只有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才能造就高级技能人才,德国的职业教育制度使德国制造业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基本保障。德国制造业企业发展一条重要经验,都有一次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而他的根本保障措施是职业教育的双轨制,所以“中国智造”战略相应的改革和中国的教育体制,特别是职业教育制度。此外,培养全社会的品牌意识和工匠精神也是至关重要的。中国传统制造业部门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和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下什么最重要?就是消费者的信任,我们为什么出现那么多人的海淘、网购,实际上就是消费者的信任。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实际上就是品牌。品牌就是信心,面对消费者品牌是提供优秀技术、优质产品、优良服务的信心。面对政府,品牌是承担社会责任,提升社会价值的信心。面对投资者,品牌是能够获得良好经营业绩和较好投资回报的信心,所以品牌是企业的独特竞争力。制造业企业如何提升品牌?首先必须重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从一个普通的公司成为追求卓越的公司,成为一个有文化的公司。其次必须重视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第三、不断加强管理,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最后当然也不断的强化社会责任的意识。老百姓和市场是建立一个鉴别一个产品是否好的唯一标准。
我还想提几句工匠精神,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到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的报告当中。
如此说来,中国似乎从来不缺乏工匠精神,大家以前的课本,年龄大一点的同志才会知道,我们小学、中学的课本上曾经学过庖丁解牛的故事,还有鲁班等等都曾经是我们民族的记忆。但是当下我们确实需要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重新利用媒体和宣传的平台,宣传质量文化,形成重视质量、关心质量、崇尚质量这样的氛围。我觉得今天《21世纪经济报道》举办这样的一个活动,实际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机会,这方面的宣传如果能够跟上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中国质量领域的最高奖是“中国质量奖”。中央电视台最近连续播出一个节目叫做大国工匠,我几乎每期都看,我觉得也是非常好的一个引导。
第五、“中国智造”继续产业政策的引导,更需要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前不久学术界对产业政策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我个人的看法无论从学历的推断,还是基于现实的经验,迄今为止还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国家完全不适用产业政策而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技巧,这是没有的,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要不要产业政策的问题,而是如何制定更好的产业政策的问题,更好的实施产业政策的问题。所以在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过程当中,我们自然需要多方面的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当然与一般的支持政策相比较,也许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要努力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和市场环境。
我提一点,比如说我们要让我们行业之间的报酬结构不要严重失衡,像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当我们的金融业部门,当我们的房地产业部门,他们的报酬平均收益率远远高于制造业的时候,显然对制造业部门的发展和转型升级,包括我们“中国智造”这样一个目标的实现是不利的,所以行业之间的报酬结构必须保持合理的水平,这是事关产业升级和转型成败的重要,谢谢大家。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