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对话三:寻找下一个创新智造“独角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6-10-14 18:21

65.pic_hd.jpg  

10月14日,2016年中国智造业年会在北京举行。

曾几何时,中国企业常被形容为模仿者,“山寨”产品备受诟病。而今,“双创”理念与智能制造正越来越成为共同价值观。在合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更多高技术含量、高制造质量、高知名度的中国产品和技术正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关注。

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具备“独角兽”气质的创业公司不断涌现。尽管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资本“寒风”袭袭,但在创新智造领域,智能手机、机器人、无人机、VR产品次第登台,智能汽车暗潮涌动。

在创新智造的热潮中,如何评判行业特有的“独角兽”公司的特征?下一个“独角兽”会诞生于创新智造行业的哪个细分领域?将拥有怎样的生命力?

第三场圆桌对话的主题是《寻找下一个创新制造独角兽》将就以上话题进行探讨。

对话主持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孙会峰先生

对话嘉宾:

中海阳能源集团创始人   薛黎明 先生

东旭光电副总经理   王忠辉  先生

硬蛋科技副总裁   付可   先生

蚁视科技创始人   覃政  先生

中科创达副总裁   杨宇欣  先生

臻迪科技副总裁   韩辉  先生

对话内容:

孙会峰:我们先开始对话的环节,我们先请各位嘉宾做一分钟的自我介绍以及公司情况的介绍。

薛黎明:大家好,我来自中海阳,主要是三块业务,我们2005年成立,前期从事太阳能光伏领域,包括设计、建造、运维。2011年投资引领了太阳能光热制造,这时也出台了一个大力发展太阳能光热发展的新的政策,我们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2014年开始,我们跟国务院国资委的林园(音)杂志社发起过中国互联网的联盟,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主营业务从供给端到消费端以及互联互通我们做了一些工作。简单来讲从2014年开始,我们开始关注无线电力的传送,现在应用领域在今年逐步实现产业化的是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我们把太阳能获取的能量,以无线通电高效组合的形式用到我们的消费端,谢谢。

王忠辉:谢谢主持人,我是来自东旭光电的王忠辉东旭光电资本市场应该比较熟悉,我们以液晶光电显示材料为核心组件的公司,我负责公司整个的对外投资的一些业务,目前主要的业务方向集中在我们当前最热的一款材料聚焦在石墨烯产业方面的一些相关业务推进。在石墨烯整个业务推进上,我们现在已经形成了有内生式和外延式两个平台,内生式我们主要通过上市公司直接控股的石墨烯产业化平台,依托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致力于石墨烯应用推进。另外我们跟中国石墨烯产业联盟有一个投融资平台,这个平台主要是跟有关地方政府以及相关的一些社会资本我们来去组建一些产业基金,通过产业基金的方式来去参与到整个石墨烯产业的发展当中。因为整个石墨烯来看,大家其实也都非常清楚,这是一个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革命性的一款新材料,应该说他的特性非常完美,他是世界上最薄,也是最强韧导电导热性非常好,而且透热性非常高,而且整个应用非常的宽泛,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以及推进能够共同促进我们中国石墨烯产业的发展,谢谢大家。

孙会峰:下面我们请付总。

付可:我是来自于硬蛋科技集团的,硬蛋取自于在智能硬件方面有所发展。硬蛋是科通旗下创建的一个公司,我们更多做的一个方向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以供应链为入口的,提供一些包括市场推广、技术支持,包括一些整个智能制造相关的产业运转,硬蛋科技现在我们等于在短短三年内走到了世界,现在在硅谷、以色列、欧洲各个方面都有新的办公存在。在国内我们除了举办很多各种各样的活动之外,我们也提供线下的一些体验厅。几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机器人方面,一个方面是智能家居一些汽车类的,还有大医疗系统等等,这些都是根据不同的500强企业或者各种各样的企业来合作的。

前天如果大家关注到医学,李克强总理参观了我们的展位,李克强总理对我们的评价是创新的制造业阿里巴巴。

覃政:大家好,我是蚁视科技创始人,所谓的重度虚拟现实最沉浸式的设备,我们已经制造和生产出来,目前在全球进行发售。另外我们做移动端的VR设备,大家知道从到现在手机VR这个品类,我们把这个品类做到极致。现在也有大量的合作伙伴,包括联想、360、海信等等都在订制我们的虚拟现实的眼镜,我们即将突破100万套。还有一个品类刚刚新开发出来的,虚拟现实内容生产工具,我今天戴了一个到现场,随时随地可以拍摄虚拟现实的内容。今天我们会场的情况和我的刚刚这段介绍也变成一段虚拟现实的内容,虚拟现实的内容产生变的非常简便,以前我们要做一个虚拟现实的设备需要一套很大的装备,由专人看守才可以拍成。现在只需要一个普通的消费者买到这样的设备就能自己产生内容,就可以分享出来,所以这个产品一旦上市进入虚拟现实从PGC到UGC,PGC也会变的更加的专业。最终目的为了用户提供更加好的内容,所有的一切,谢谢。

杨宇欣:大家好,我来自中科创达,我们之前主要在智能手机,从2014年开始把我们的领域拓展到智能硬件和智能车站,我们横跨了几乎整个产业链,互联网厂商、元器件厂商等等。从2014年开始,在智能硬件方面通过多种方式,通过方案提供,包括我们自己在做战略投资,我们也在成立产业基金做相关的投资,我们今年初有两个,一个是跟高通一个合资公司,向全球提供LT的解决方案,另外我们跟在智能终端领域非常技术领先的企业成立合资的加速器,我们希望通过方案、投资、加速等等方式一起帮助国内智能硬件领域的创新以及发展。

我们去年很幸运在深圳创业版上市,现在有更多的资源跟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合作。我负责投资并购和市场业务拓展方面的工作,谢谢。

韩辉:大家好,我是来子北京臻迪的韩辉,刚刚主持人也讲到这两年比较火的或者大家都在做的,其实臻迪在无人机这个领域,尤其是工业机专业级的无人机领域已经从事了大概四五年的时间,经过四五年的积累,臻迪在无人机这个领域拥有了中国最全品类的无人机产品线,以及能够达到12小时续航能力的无人机,以及能够在国家电网等等这样的一些复杂工作环境下正常工作的旋翼机,以及能够将近100公斤挂载的机。对于这样的工业级高水平的无人机的研发、积累,今年2016年的8月份,臻迪旗下的消费品公司叫做臻迪机器人公司今年在北京鸟巢发布了我们第一款消费无人机小巨蛋,我们发布完以后超过1000家媒体对我们进行了报道,就在刚刚结束不久的京东众筹上,我们也创下了东半球的众筹记录,我们超过了1亿。在这之后我们又连续发布了两款,无人机的编队飞行,也创下了全球首家无人机之最,我们当天用无人机用了60架进行飞行。另外我们发布了黄金眼,把工业级无人机比较复杂的高端技术应用到跨领域与消费者结合的领域,同时把工业级无人级拉低到这样的水平,让无人机使用进入到一个非常简易的环节,所以从臻迪的理念来讲,我们一直致力于用技术变革未来,我们不希望我们的技术仅仅为我们的工业,为我们的一些高端的所谓的一些行业应用服务,我们更希望把我们的技术和产品带给我们普通百姓,带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去,谢谢大家。

孙会峰:谢谢各位嘉宾,刚才大家都听到了,他们是来得于应该说是我们制造业创新的一线。其实刚才我们几位嘉宾都谈到了,在像无人机、无人驾驶、VR以及人工智能这些新兴的技术和产业对于我们企业和市场创新带来的影响。在这里我分享一个数字,比如说以智能制造最为重要的或者大家非常看一个领域工业机器人,全球的每万人产业工人拥有机器人的保有量。我们来对比一下的,比如说日本,每万人所拥有的机器人是437台,而我们国家有35台,去年在我们制造业领域所销售的工业机器人6.8万台,我们国产品牌所占有的份额是32%,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最重要的三个部件,四氟系统、减速机、控制器我们整体的自主自主化率不到30%。最严重的像控制机我们自己可用的部分只占到了12%。所以一方面我们看到其实我们的企业在蓬勃发展,另外一方面其实中国还有巨大的市场有待于我们开发。所以我们说整个的产业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以及到今天的数字经济或者叫做信息经济时代,我们如何去抓住这样的一个机会?我就想请两位嘉宾来谈一下。我们既然谈智能制造,下一个阶段我们如何理解创新制造这四个字?在制造领域如何创新?第一位我们请中海阳的薛总,你是来自于最传统的领域,能源领域从太阳能发电到太阳能发电的集成到现在的新能源,到能源互联网,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模式,请谈一下你的理解。

薛总:我这个相对来说比较传统,可能是我们的本源,无论是我们的AR、VR还是无人机,人员是必不可少的,必须要有。我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履历十几年来对创新制造的一些理解以及应用,我们2010年开始关注太阳能光热发电领域,2011年我们建了一个比较齐全的生产线,主要的设备因为比较新,基本上是进口的来自几个国家,这几个国家在制造业领域,在智能制造领域比较领先。前端是来自日本的,中间这端是美国的,后端是德国的。这三个国家的设备进来以后,他们都足够智能化,基本上每段都有四到六台的工业机器人,但是怎么样把这三段连接起来?因为来自三个国家,所以我们组织我们自己的技术团队,从2013年分段三段生产,花了一年时间,通过我们自己的也加了四台工业机器人,把这三段连成一个整体,这样整条的生产线从起端到出产品端完全连成一个全自动化的整体,我不知道我人数的表达准不准确?我们生产线大概100多个人员,但是工业机器人的数量我估计大概有十几台,将近20台。整个智能化或者全流程的操作还是比较顺畅的,这样制造出来的产品的精度,可能大家对光伏领域比较理解,我们现在还在做光伏领域,我们光伏组件的效率从当初的7%、8%到今天的15%、16%,而我们现在太阳能光热发电这条生产线在整个光热发电站太阳能导部分,他的聚光率达到94%,通过整个的创新、制造以及工业机器人的使用,他的精度已经到了比较高的水准。目前在我们这个细分领域,在能源制造、太阳能光热发电行业,我们无论是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还是我们所生产出来的制造出来的产品质量以及参数,应该讲跟德国、美国,我们同产业的企业已经基本上没有差距了。

孙会峰:谢谢薛总,刚才薛总的介绍在做整个企业业务升级,更多的我们讲创新性制造有人理解可能是我们过去制造模式的改变。比如说可能是消费者C2B的方式,提供一些整个链条上的,我们叫做价值网络的重构,过去我们更多的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今天在信息无缝对接的情况如何构建新的价值网络?刚才我们薛总来自于最传统的领域,叫做能源领域,当然也是最有前景的这样一个领域。接下来一位我们想请杨总,我们中科创达的杨总,想请你谈一下。刚才杨总介绍他们主要做移动终端操作系统,而且在做这样的一个生态,我过去有一个问题,我不知道判断对不对?我觉得未来智能终端一定不是手机,手机有可能生命周期只有五年,我想请教一下杨总,这个判断对不对?你是如何临界创新制造的。

杨宇欣:主持人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手机在五年之后消失,我个人观点完全有可能,实际上大家在过去很多从商业和产品发展的过程当中都会发现一个规律,很多东西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实际上把更多的功能都塞到手机里作为一个个人信息的终端,个人控制的终端等等,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功能加入以后,大家发现在硬件上很多技术的瓶颈就会凸现。比如说手机电池不够用,屏幕是不是显示很多东西不够了?手机上面为了保证你的通话,很多的功能做了裁剪或者做了妥协,更多的功能没有办法加进来。越来越多的设备智能化,具备了更多的功能帮客户解决更多的问题,包括更多的用户上网的入口,所以我觉得应该是我们现在看到很重要的趋势,包括现在很多的创新。过去几年行业内的创新,过去互联网的创新,模式的创新,通过人口红利大量的用户可以产生新的商业模式,最近这一两年其实很多创新来自于硬件行业,来自于新的产品,包括这次双创周有很多的产品,之前从来没有想到这些产品会变智能,这是整个产业链的升级以及改造,无论从最源头的芯片开始,到操作系统,包括到后端的生产,不同的设备实现不同的功能,比如说生产工艺都会有升级的要求,所以我个人理解智能制造不仅仅是在制造环节,而且是整个产业链的升级。

孙会峰:谢谢杨总,其实他刚才谈到了一个国内的消费升级,其实我们看最近的两三年里面有很多的新技术,包括我们谈到的人工智能、VR,新的控制芯片存储技术的记录,造成了中国市场对于技术升级或者消费升级的非常巨大的一个需求,我觉得这有几个背景,一个是技术的集中爆发的一个前夜,他可能是各条线上的技术。第二、国内市场新兴消费升级催生的需求。第三、确实得益于我们国内企业的自身竞争力的提高以及对国际国内两个创新资源的熟练应用。在过去二三十年里面,我们企业经过市场化的竞争培育出了这样的能力,因此才会有今天我们所探讨的话题,下一次产业升级,制造业转型的方向。

在这种环境之下,我们也知道催生了很多非常有竞争力的企业,我想请几位嘉宾谈一下。这样有竞争力的企业,我们称之为独角兽企业或者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每个人有不同的判断,我想请几位嘉宾谈一谈自己对于独角兽企业的一些判断以及一些理解。我们有请东旭光电的王总,因为你刚才到玻璃机板到现在最热的石墨烯。

王忠辉:独角兽这样一个传说稀有生物,我们大家都知道其实应该是美国的一个投资人做了这样一个定义,他的一个定义其实我看了一下核心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他认为估值超过十亿美金的,能够具备独角兽的入门门槛。第二他把独角兽归类为创新创意的企业,这是他的两个核心特征。在我看来其实独角兽是不是一定要按照这样一个标准来去界定呢?比如说低于10亿美金,是不是能够归类为独角兽?我想数字性的东西更多的是一种概念的意味,但是其实倡导了一种方向,也就是本身企业的价值应该说非常巨大的,而且技术的突破是具有颠覆性的或者具有变革性的,我认为这里面应该包含了这样的概念。

怎样说界定他是不是真正创新性、颠覆性的企业呢?尤其是我们也都知道从整个社会来看,包括在我们石墨烯这样一个新材料业内,有很多的企业都参与其中,包括VR、AR、机器人、无人机,当前所有的包括眼球追踪、脸部识别,很多的技术,很多的人都在做,是不是所有人都在从事着一个事业,都在从事着一个方向,所有的企业都能够被认定为具有创新性、领先性的独角兽的企业呢?我看不尽然,如果这样独角兽的企业可能遍地都是。

基于这样一个理解,其实我认为当然也是结合我们自身产业的特点,我觉得独角兽第一个特征应当来讲他的技术必须具有显著的进步,带有真正的对行业可能带来的颠覆性或者是变革性。也是创新,这样的一种创新很可能是非常容易被别人所模仿或者是超越的一种创新,这样的一种创新显然很难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或者是支撑企业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产业发展这样一个基础,很难做到。所以我说在技术上的这块,这种独角兽的企业一定具有颠覆性,对于未来的产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意义的,我们不能把简单的一个小的突破,小的技术的发明创造归类为对整个产业发生影响比较大的变革的独角兽的企业。

第二、这个产业或者这个行业应当具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或者是非常大的市场承载,也就是说,我们说估值到10亿美金,他所包含的价值又是怎样的一个价值呢?所以我们可以想象这个产业必须让我们看到他的未来是非常美好的,或者说我们通常所讲的这个产业我们看不到天花板,只有这样我觉得在这两个核心的特征之下,我们反过来再判断这样一个企业是不是具有一支优秀的团队,这支团队创新能力如何?团队的稳定性如何?整个产业推进、产业化的能力又如何?等等可能综合这一系列的条件再来判定是否是这样一个独角兽的企业。

我也简单说一下,因为我来自东旭光电,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两个产业,第一我的玻璃机板(英),这一块是中国的独角兽,虽然我很大,但是我是独角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显示液晶玻璃机板全球来看只有三到四家来做,东旭在这个产业能不能认定为独角兽?我觉得答案应该是可以的,当然东旭现在通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创新创业企业的概念阶段,这是玻璃机板这样的一个产业。

再来我们说到石墨烯的产业,石墨烯的产业刚才没有给大家报告,其实我们在今年的7月8号我们发布了一款名叫烯王的电源,这一块显著的特征大幅度的缩短我们的充电时间,提升我们充电速度。无论是在消费电子还是说在我们未来的动力电池里面的应用都将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我们现在手机发展的方向大家也看到,追求如何实现快速充电,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当然其中重要之一也是在追求如何能够实现汽车的快速充电,像我们传统能源车一样,能够在几分钟之内充满电,现在可以做到意味着6分钟充满电,放空电。我们发布会发布完以后也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震惊。

在整个石墨烯产业技术的发展过程当中,其实我们也是突破了很多的技术难点或者是技术障碍,这些都是我们去探寻的问题,包括我们在整个投资项目标的遴选的过程当中,我也去认真的考究你的技术突破点究竟在哪里?难度究竟有多大?是否具有非常大的一些跨越性或者是领先性,我觉得这些是真正判断是否能够称之为独角兽企业类型的一些显著特征。谢谢大家。

孙会峰:谢谢王总,其实王总讲了他的判断依据,第一个是技术。第二、有没有市场的空间和潜力。第三、要有人员和团队。我们看到在资本市场上现在靠一个APP的应用很难拿到投资,我们也看到今年的科技大会上华为怎么坐了20年的冷板凳坐到了今年的第一,我觉得是非常棒的。接下来我们想请问一下蚁视科技的覃总,评价一下您是不是独角兽企业?如果是的话怎么样成为的,如果不是的话为什么?

覃政:中国现在也经常讲独角兽这个概念,如果按照10亿标准来看的话,我们去年被一个咨询机构被评为中国独角兽,也是按照这个标准来的。另外我觉得其实估值只是一方面,因为我们说在任何一个行业其实都会有机会产生独角兽,独角兽而且是很稀有的,在每一个行业都不是太多,所以我们在最初创业的时候我们也选了一个非常具有拓展发展的一个方向,在PC互联网的时候我们诞生了中国一批伟大的互联网公司,当时这些公司他们在当时最火热的时候,在世界独角兽行业都有非常强的地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在之后在APP领域,大量的独角兽在每一个行业,在O2O行业等等行业都产生了一些独角兽,我们当时创业的时候已经看到移动互联网再往下发展一定要有一个新的平台承载它,才能产生出新的商业价值。于是我们选择虚拟现实和可穿戴领域。在未来可能是一个全新的平台,到那个时候舞台已经变了,现在还在PKAPP的下载量,过了五年之后,大家PK的是智能眼镜以及VR、AR的出货量,以及在这块的应用下载量和使用量,在那个时间点上所有的商业形态也都会不一样,在这个行业也会产生新的独角兽。我们希望作为一家以硬件起家,并且以硬件立身的科技公司,我们首先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名副其实的独角兽,在世界范围之内持续的屹立起来,一旦这个行业立起来,大的独角兽,产生大的独角兽,越来越多的公司把这个行业撑起来,这也是我们真正希望的,也希望能够看到有这样的一个趋势。

孙会峰:谢谢覃总,他讲了几点。第一、我们是一个独角兽。第二、下一轮从技术、产品有可能转换到一个新的平台化的竞争的商业模式状态。这时候又会催生一批这样的商业模式为主导的下一轮的独角兽。其实刚才两位嘉宾谈到的问题,我觉得还有一位独角兽企业所具有的非常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对整个产业链可能他的组织方式产生颠覆性影响,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

比如说像最近非常火的斗驴(音),我们做影视行业这类的,将来还可以发展成为做一些播音或者是录音的一些整合给大家更多的想象空间。就这点来讲,我们下一位想听一下我们臻迪科技的韩总,你是怎么样理解独角兽?其实我觉得按照刚才的标准,我们企业差不多算一个独角兽,你是怎么样成为一个独角兽的这是大家更关心的。

韩辉:主持人的问题首先我回答是否定的,臻迪算不上一个独角兽企业,我可能跟大家的观点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我如果认为把一个独角兽企业的标准定义为一个10亿人民币这样的公司,我认为臻迪可能是算的,但是我们认为不是拿钱,不是拿你的估值去评估一个公司是不是成为独角兽的,我认为从我个人的判断来讲,如果说非要用独角兽作为评判一个企业的规模或者发展前景的标准,我认为如果达到独角兽这样的标准首先一点,不是说你的估值,而是说你自己的战略,你的格局和你的前景以及你跟你同行业当中的一些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你所处的这个行业是不是有足够前景,这一点我跟刚刚两位嘉宾之间的观点是一样的,前景一定是广阔的,而且这个行业当中能够诞生出绝对的独角兽。

我举一个例子,现在中国各种资源都已经被BAT拿的差不多了,我们预测今后再出来的独角兽应该是比BAT加起来的规模量还要大,为什么?因为我们中国现在的BAT没有一家是全球化的公司,根本没有全球化的格局,也没有做到,如果想真正成为一家独角兽公司首先得是一家全球化的公司,否则规模再大,我觉得也不是这个标准。第二、其实这个独角兽背后的标准不是只看一个外表,而是你所谓的核心竞争力以及能够所创造出来的价值。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你的团队,你有没有足够牛的技术人才以及有没有对未来的战略规划和布局?最后一个是跟现有的生态产业链有一个什么样的发展互动关系?如果一个好的独角兽企业他的生态环境产业链是有帮助和互动的,不是你一家在发展,产业链的帮助你,你也在帮助这个产业链,所以我们认为臻迪所要做的事情,虽然我们现在还不是我心目当中标准当中的“独角兽”,但是我们是朝着这个方向在走的,第一、全球化我们一开始就走的这样的一个战略。第二、臻迪以技术为导向的,以产品为导向的公司。第三、我的梦想这个独角兽不是10亿人民币,而是100亿美金,谢谢。

孙会峰:感谢一下韩总,100亿美金新的目标。刚才韩总谈的我特别赞同,其实我们也看到像我们的智能手机,我们很难再用一个完全的硬件设备两衡量它。其实一方面说明了产业之间的边界在淡化,产业之间在融合,当然也体现到产品形态的融合,技术之间各方面的互用互鉴,但终极体现企业在未来的长远里面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及对产业生态的影响,这两者我是特别赞同的。

其实谈到这两点,我们也知道硬蛋科技其实在这方面已经做一些尝试,我们讲供应链端的资源整合的品牌,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接下来想请付总谈一谈这样的一种我们叫做从产品竞争、技术竞争再到现在平台化的战略,会对企业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咱们可以结合硬蛋自己的实践来谈一谈。

付总:在今天上午的讨论过程当中,我们也讨论了一些这方面的考虑。智能制造有传统行业的,有新兴行业的,但是整体来说我们对未来智能制造更多的理解一个多方位的整合,不是说简单的以制造某一个东西为目的,而是说他必须是万物互联的,是互联互通的。比如说我们非常好的无人机,非常好的VR这些东西,他作为一个单一产品绝对是非常好的,但是如果能够把他们俩在某种平台上融合在一起,能够互联互通将会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或者是人工智能的体现。

基于这个问题,所以硬蛋科技更多的是从技术层面,我们更多的是帮助做硬件的生态链和做人工智能的生态链的一种融合在一起。争取能够把您的无人机除了您自己做的一些东西,跟科大讯飞绑上,同时客户有需要的跟无人机能绑上。科技更多的想把人工智能和服务类,包括智能制造这些方面来绑定。从现在的创新创业的企业来看,现在大家更多的思想是说我们未来的智造是以软件来推动的或者服务人工智能来推动的,所以硬蛋科技我们更多的是把一些过去传统的比如说供应链,你要去设计,甚至你要大规模生产,这些方面的工作来帮助你来解决。所以我们是把需求方和供给方完成对接。

我也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上个月实际上硬蛋科技联合我们自己在技术类的平台上,包括英特尔、百度,跟一些资金的合作,包括庆云创投合作发布了硬蛋去创100的概念。他的目的是什么?所有这些产业链,在我们自己生态系统上找到一百个企业,我们对他进行1亿人民币的资助,更多的资助是在产业链供应链上面的资助,供应链的一些方向,包括他的产品的成型,包括它最后甚至有一些资金缺口我们来进行支持。

总而言之,回到你刚才说的独角兽角度来说,独角兽我们认为他会在各个行业是存在的,不会是单一的行业,因为未来的行业是一个互联互通的行业,所以任何行业都可能有独角兽。独角兽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我们的平台把人工智能、服务、生态链等等给捆绑在一起,最后真正在中国能够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独角兽。

孙会峰:我觉得大家刚才结合各自的企业实践谈到了对独角兽的一些理解,因为时间有限,我请各位嘉宾用非常简短来总结一下,你认为我们在智能制造的这个领域,在哪一些细分的领域,技术创新或者模式上面有可能产生下一阶段的独角兽?有请薛总。

薛黎明:其实非常荣幸,感谢主持人和主办方。我们是一个能源企业,作为新能源,主持人问到下一个独角兽,其实很多大牌的信息类的或者互联网类的企业,包括谷歌、facebook做无人驾驶,无线的电力传输或者叫做无线充电,这个其实跟我们东旭王总有一定的关联性,石墨烯如果用在很好的动力电池上面上,电力的传送可能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手段。如果我们马路上走的都是无人驾驶的汽车,我们想象一下不可能我是有限的充电,用人工充电,一定是无人驾驶加上无人远程控制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包括韩总无人机,刚才你讲12小时的续航能力,其实我们跟相关科研院所做实验,可不可以实现100米或者1000米电力点对点的靶向传送。包括我们的虚拟设备也是一样的,如果电力传送的方式有此改变,我想这一定是我们下一个应用领域,应该是每一个行业产业都能涉足到的,所以简要回到我们主持人的问题,我认为不管作为无线电力传送一定会下一个产生独角兽企业的领域,如果再大胆一点,再展现一下更远一点,这里有一个报道,关于叫做量子力学、量子理论也好,我们国内在量子通信这一块是比较领先的,当然潘院士提到了在量子传感和量子计算,我们跟欧洲和美国比可能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量子应用领域可能下一个五年或者是十年可能代表一个量子时代,那个领域一定是有一个非常广阔的,现在很难想象的市场前景和容量。

孙会峰:非常感谢薛总,给我们非常好的想象空间,给我们很好的展望。接下来请王总谈一下你的认识。

王忠辉:我非常赞同咱们硬蛋科技这位老总所讲的,其实独角兽真的是在各个行业都会产生的,没有说限定一定是农业行业就不能产生,或者某一个行业就不会产生,其实我觉得这个观点可能是不对的。第一、应该是在任何行业都可能产生独角兽。第二、无论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还是技术的创新,具备这些特征的企业都有可能成为独角兽。第三、我本人现在主要从事石墨烯方面的一些产业推进,在石墨烯方面其实我们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包括对石墨烯本身受益程度也会相对比较多一点。石墨烯这样的材料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的重视,参与的研发热潮也非常的广大。我想这样一个全球瞩目、全球关注的来看,我认为在石墨烯这个领域应该在不远的将来,大家都会看到一些独角兽企业的诞生。

    孙会峰:谢谢王总,我们接下来再请一位,请我们中科创达的杨总谈一谈你的想法,最后我们用每人一钻话结束我们的对话。

    杨宇欣:其实从独角兽来讲,刚才听各位嘉宾分享独角兽的定义,其实我们的创业历史也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除了韩总说的100亿美金没有达到,刚才几位说的我们都经历过,所以除了不同行业的产生独角兽,其实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独角兽,我们举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没有做最终的产品,我们现在能够提供AR、VR、智能驾驶,包括机器人、无人机、智能监控等等各个领域的方案,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方案能够降低很多进入不同领域的门槛,能够在我们的帮助下产生更多的独角兽。我觉得从独角兽的角度来讲,很多2B的行业,比如说刚才硬蛋的付总也提到人工智能我觉得是最有可能最快产生独角兽的一个领域,因为刚才提到所有的设备智能化以后,我们操作发展商提供降低他的门槛,另外也需要更多智能化的技术,提供这种智能化领域我相信在全球也好,在中国也好都有机会出现新的独角兽,不单单是自己成功,更重要的一点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在他们的技术创新的前提下,能够带领出或者引领出更多的独角兽出现。

孙会峰:谢谢各位嘉宾,下面请各位嘉宾用一句话结束我们今天的对话。这次从韩总那边开始。

韩辉:围绕今天谈话的主题,我最后一句话我刚才同意杨总的看法,未来最有发展前景的一定是在人工智能以及生命科学,甚至他们两个交叉学科当中产生出比现在世界上任何一家最大的公司都要大得多的公司,他是在创造社会整体的价值。我们中国可能错过了工业革命,但是这次应该不会错过了。

孙会峰:融合型的技术变成了融合型的产业。

杨宇欣:因为今天主题就是讲独角兽,我相信未来在中国我们整个产业共同协作,特别是跨领域的协作,其实今天很典型我们这一排不同的行业,但是又在产业链不同的环节,所以我觉得未来独角兽的产生会出现像刚才韩总讲的融合型的领域会出现新的独角兽,出乎大家的想象,我希望在座的嘉宾和下面来参会的产业界的同仁我们多加合作,能够产生更多的独角兽和催生新的行业。

覃政:我觉得一个生态里面能够产生足够大的商业体量,最关键的是在于这个生态里面有没有足够丰富的内容,所以随着我们认为VR、AR内容里面有相当丰富的体量会比传统的媒体纸媒、网络媒体都更大的体量,因此带来更大的媒体平台,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AR、VR已经成为人类第六代媒体时代,所以在这个时代里面能够产生出很大体量的公司,我们这批硬件公司只是最早的一帮先行者和奠基者,可能以后会出现比现在大好几倍这样的公司,我非常期待这样的时刻。

付可:我觉得未来的独角兽的企业,不管你是哪一个行业一定要保证做到互联互通,互联互通才能够做到真正的人工智能,我是希望所有人是这样。

孙会峰:开放创新、互联互通。接下来请王总。

王忠辉:未来呼唤创新,创新引领未来,谢谢大家。

孙会峰:契合了我们今天的主题。最后一位请薛总。

薛黎明:我觉得从我们自身出发,精益求精,发扬发挥我们的工匠精神,这也是我们领导人去宣导的,在我们自身领域,无论是太阳能供给领域,还是无限电力传送的更优化配置领域,能够做强、做优,争取成长为大家都认同标准的独角兽企业,谢谢大家。

孙会峰:谢谢薛总,其实大家都看到了,在今年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里面,中国有127家企业上榜,在最早发布的时候有几家,有9家,这才经过不到十年的时间,在新一轮的大的社会经济技术变革的时代,产业的组织方式会重新进行结构,我觉得在结构的过程当中,我们期待在中国的制造业领域有一批又一批的独角兽企业的出现,当然这需要产业链上所有的参与者共同的努力,更需要产学研等各方的共同参与,非常感谢今天的对话嘉宾,我们今天的圆桌对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