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欢作为英国国宝级间谍小说作家,约翰·勒卡雷成名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但那时大概没人想到,擅长讲述冷战故事的勒...

田欢
作为英国国宝级间谍小说作家,约翰·勒卡雷成名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但那时大概没人想到,擅长讲述冷战故事的勒卡雷有如此持久的续航能力。五十年过去,国际形势、政治生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变,居然都没能在他与读者之间筑起一道鸿沟。
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勒卡雷还在继续创作——最近一部《微妙的真相》2013年出版——且与时俱进。冷战之外,他也关注全球热点问题,比如药品工业黑幕(《永恒的园丁》),又比如极端宗教恐怖主义(《头号罪犯》),再比如俄罗斯黑帮资本家。当然,这些故事里还都要加上对英国政坛腐败的揭批,新故事里隐隐流露老作家的左翼愤怒。另一方面,影视工业对老而弥坚的勒卡雷也越来越垂青。随着时间沉淀,“勒卡雷作品”这块金字招牌被打磨出“格调”与“怀旧”的包浆,成了口碑与票房的双重保障。
单是今年,勒卡雷的粉丝就有幸看到了《夜班经理》和《我们这种叛徒》分别被搬上大小银幕,导演还都是女性。BBC英剧《夜班经理》为老故事换上新场景,找到了全球妇女偶像“抖森”当主角,拍得细腻深情,成了史上最言情的勒卡雷片。
五月上映的《我们这种叛徒》则是个不折不扣的当代故事。原著小说2015年出版的中译本封面上这样定位:“约翰·勒卡雷超越冷战思维的新世纪间谍小说”。女导演苏珊娜·怀特接受采访时也说:“这是一部‘现代的’勒卡雷片”。
这个当代谍战故事有着浓浓的宿命感。伊万·麦克格雷格饰演的文科大学教师佩里与律师妻子在摩洛哥旅行,偶遇在俄罗斯黑帮组织中主管洗钱的富豪迪马。表面风光的迪马其时正遭遇高层大清洗,不得已做困兽斗。像赌博一样,他选中懵懂书生佩里托付以身家性命,试图拿手中掌握的英国高官受贿名单向英情报部门换取政治庇护资格。交易、阴谋、灾难和情谊都展开的猝不及防。加上影片的深沉色调和迷离光影,恍如大梦一场。
今天勒卡雷的高知名度总是让电影轻易聚集起一众A-list演员。上一次麦克格雷格主演类似的政治阴谋片是2010年波兰斯基的《影子写手》,改编自另一位英国畅销作家罗伯特·哈里斯的同名小说。两次的角色设定极为相似,都是被裹挟进重大阴谋、又要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伸张正义的一介书生。另一位因美剧《国土安全》大红的英国演员戴米恩·路易斯这次出演MI6高级特工,演技和外形都让人不禁感叹英国男演员后继有人,007再拍十部都不成问题。
据说灵魂人物迪马的扮演者本来导演属意的是拉尔夫·费因斯。后来费因斯退出,才换成瑞典男星斯特兰·斯卡斯加德。斯卡斯加德不仅演活了霸气又不安的黑帮大佬迪马,还顺便贡献了一个豪不扭捏的全裸镜头。更重要的是,这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沸腾血液不经意间改变了《叛徒》的整体风格,让它摆脱了传统闷骚英伦谍战片的窠臼。
回到故事本身,无论是莫斯科郊外白雪覆盖的白桦林中,还是阿尔卑斯山顶星空下,都充斥着阴谋与杀戮。就像无论过去现在,老勒卡雷永远紧握手中那支悲观主义画笔,勾勒庞大组织中个体人物的渺小和被动,而零星散碎的温情则是唯一的救赎。(编辑 李二民)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