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就业形势稳定为改革提供了充足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6-10-26 07:00

根据人社部10月25日新闻发布会披露的信息,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67万人,提前完成了全年1000万人的目标任务。三季...

根据人社部10月25日新闻发布会披露的信息,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67万人,提前完成了全年1000万人的目标任务。三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4%,低于4.5%的年度调控目标。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2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25万人,完成全年120万人的目标任务。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尤其是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阶段,能够提前3个月完成全年就业目标,并且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为4.04%,不能不说就业形势非常好,不仅数据好于预期,而且每个人从身边的实际情况也没有发现任何经济不景气带来的就业压力。这表明,中国经济虽然存在一些压力,但基础仍然扎实牢靠。这与市场长期以来的过度悲观截然相反。

由于目前正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的同时进行国企改革,与1990年代后期的局面类似,而当年的国企改革曾导致大规模的工人下岗。因此,市场自然参照当年改革的后果揣测,随着改革的推进,就业可能受到严重冲击,从而威胁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事实上,中国政府对此也有深刻的忧虑,因此在推进改革时候要求均衡和协调,以不引起失衡为前提,保持经济稳定与社会安定。

就业数据证明,这些担忧可能是多余的。与1990年代相比,中国经济的规模与韧性大幅增加,当时的情况是,规模过小的第三产业以及国民消费能力都无法吸收过多的就业,也就是说,服务业缺乏规模和弹性。与此同时,在第二产业中,国有企业占有的比重较大,民营经济还不足以吸收过多的国企下岗工人。也就是说,当时的经济结构与规模决定了市场无法消化国企工人下岗。而现在,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足可以吸收第二产业的下岗工人,比如网络约车、快递物流等,越来越多的服务需求与新的业态出现,可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但是,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的投资在GDP数据上很难显现,因此,一方面GDP增长面临压力,另一方面就业市场非常理想。

针对这种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的经济弹性与韧性,中国政府应该减少改革恐惧症,并且适当降低增长目标,因为就业形势的稳定意味着改革回旋的余地更大,忍受更低GDP增速的能力更强。抓住改革的时机十分重要,目前外部环境还较为稳定,而国内就业、物价以及增速等数据比较健康,这是一个好的推进改革的时间之窗,或许改革会带来一些阵痛,但是如果能落实去杠杆、去产能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国企改革,而且对就业冲击不大的情况下,改革的代价就比较小,一旦丧失这个机会窗口而陷入危机倒逼状态,可能会在取舍上进退两难。

繁荣的服务业带来更多就业岗位,主要是因为中国人消费能力比较强,从投资、消费、净出口三大需求的贡献率来看,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7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3个百分点。而消费的增长有赖于国民收入不断增长以及购买能力的提高。改革应该是增加更多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与购买力,从而实现内生性的健康增长。但是,目前过高的资产泡沫实际上降低了购买力,并让收入增长的局面承受压力。这会影响到储蓄与消费,从而会让中国经济结构变得脆弱,服务业丧失活力与基础,从而让经济转型丧失安全阀。

因此,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角度看,光有充足的就业不行,还需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通过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生产效率,从而顺应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首先,劳动部门应该制定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劳动力培训计划,为经济转型提供适应性的人才储备,这样也可以降低潜在的低端劳动力失业的可能。其次,趁目前中国消费动能充足,就业弹性较强,应该降低增长目标,着力推进改革,消除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其三,在致力于提高国民收入的同时,降低房价,增强人们的购买力,鼓励消费,更多的消费会拉动第一人口大国进入一个良性的市场循环。显然,我们的改革依然需要加油,资产泡沫也需要消除,目前还有太多需要改革和调整的地方,改革事业任重道远。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