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更加重视防风险和惠民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6-11-15 07:00

国家统计局11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经济运行进一步趋于平稳。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与上月持平。今...

国家统计局11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经济运行进一步趋于平稳。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与上月持平。今年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很平稳,4月以来一直维持在6.0%-6.3%的区间,反映这样的工业增速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平稳运行的态势有望继续保持。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8.3%,增速比前三季度小幅提高了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小幅提升,明显呈现出L型的走势。民间投资增速也同样是连续两个月小幅提升。今年前三个季度,GDP增长率都是6.7%。第四季度的第一个月,经济运行仍然表现平稳。因此,今年的GDP增长预期目标6.5-7%是完全能够实现的。这就意味着,稳增长的压力已经大大减轻。

10月28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证财政合理支出,加大对特困地区和困难省份支持力度。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可以看到,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表述与以前相同,但具体内容有了一些变化。我们认为,这预示着,稳增长在政策目标中的分量会有所减轻,或者说稳增长的内涵会发生变化,对政策刺激的依赖会大大降低;而惠民生和防风险的目标将得到更多重视。

政策基调的这种微调,是以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增长压力大大减轻作为基础的。而10月份的数据表明,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的走势还将持续,进一步证明政策基调微调具有合理性。下个月将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的主要任务,并为下一阶段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定下基调。10月经济运行更趋平稳将为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可以预见,10月28日政治局会议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表述将在明年的经济工作中继续得到贯彻。

积极财政政策将加大对特困地区和困难省份的支持力度,有助于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使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这是坚持协调、共享发展理念的表现,也透露出财政政策对于惠民生的目标将更加重视。这样的财政政策对短期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可能并不大,因为特困地区和困难省份本身具有一些不利条件,对它们的支出和投资难以在短期内转化为产出。但这可以使全国的发展更为协调、均衡,困难省份将来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点,所以,这是为未来培育经济增长潜力。在特困地区和困难省份的投入,很难迅速转化为收入,这就意味着,不能通过高额举债和加杠杆来实现,而应该量入为出,保证财政合理支出。

全面小康目标以及协调、共享发展理念要求的惠民生,不仅要体现为财政政策对特困地区和困难省份加大支持力度,还要体现在经济运行的其他方面,例如稳定物价与房价。这样的惠民生也有利于培育经济增长潜力,人们的购买力增强了,就能转化为可持续的消费需求。

货币政策将更加重视防风险,这能抑制房价上涨,因此也具有惠民生的功能。目前,主要的金融风险就是资产泡沫,抑制资产泡沫就是防风险的重要内容。资产泡沫在今年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房价大幅上涨,去年则是股市先涨后跌,明年还可能有新的表现形式。但不管是什么表现形式,其根源都在于加杠杆。去杠杆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但迄今为止,今年我国的总体杠杆率(总体债务余额与GDP的比例)实际是上升的,这从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增长率高于名义GDP增长率就能看出来。加杠杆大多是在稳增长的名义下进行的,出于稳增长的需要,加杠杆是被默许甚至被鼓励的。例如,居民通过加杠杆为房地产去库存。

如果稳增长是压倒性的任务,防风险和惠民生是很难得到足够重视的。因此,有必要改变稳增长的内涵。首先,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将由超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6.5%左右的增长率就是稳增长目标的实现,这可以防止稳增长措施不断加码。其次,稳增长目标的实现不是靠刺激政策,而是靠潜在增长率的支持,因此宏观经济政策要着眼于培育经济增长潜力,这可以使防风险和惠民生得到更多重视。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