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巴列斯塔:风景总在险绝处

21世纪经济报道 许望 上海报道
2016-11-26 07:00

在广阔的大陆和浩瀚的海洋面前,人类是如此的渺小。但古往今来,人类对于未知的探索从未停止过,伟大的探险家们用...

在广阔的大陆和浩瀚的海洋面前,人类是如此的渺小。但古往今来,人类对于未知的探索从未停止过,伟大的探险家们用无畏和决心一次又一次拓宽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来自法国的生物学家兼海洋摄影师劳伦·巴列斯塔(Laurent Ballesta)也是探险家中的一员,他曾经潜入水下120米,寻找7000万年前“灭绝”的海洋“活化石”,也曾经直达南极浮冰底部,在极寒之地记录深海生态的自然原貌。

作为宝珀“心系海洋”公益事业的领军人物,11月11日,劳伦·巴列斯塔出席了宝珀五十噚系列深潜器“心系海洋”2016全新限量版发布会及“心系海洋”公益事业成果展,并讲述了他的探险故事。

长年的水下探险经历让劳伦·巴列斯塔锻炼出一副健壮的身骨,他蓝色的眼睛让人联想起深邃的大海。当他平静地讲起那些惊心动魄的瞬间时,更让人生出一股敬意。

劳伦·巴列斯塔:风景总在险绝处2.jpg

在宝珀的资助下,劳伦·巴列斯塔迄今已完成了“腔棘鱼探险研究”项目的三次远征:他潜入水面下120米,近距离观察了现实中的海洋“活化石”腔棘鱼,并对其开展科学探索;他见证了迄今为止人类观察到最大规模灰礁鲨群(约400-700只)夜间围猎石斑鱼的盛况;他还完成了人类首次由专业潜水员组成团队直达南极浮冰底部的科考项目。

海洋探险不是娱乐项目,科学家的理性思考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回忆起第一次看见腔棘鱼的场景时,劳伦·巴列斯塔说:“我没有欢呼尖叫,只是冷静地做该做的工作:调试灯光、照相、记录科学数据。因为我知道这只是开始,不是结束。”

劳伦·巴列斯塔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使命不是到海底拍几张照片,而是用最新的发现推动海洋生物学的研究。宝珀全球副总裁艾伦·德拉穆拉(Alain Delamuraz)对此深感认同:“宝珀在过去两年中资助了十大远征探测项目,使全球海洋保护区总面积扩大了一倍。我们不是简单地做赞助商,而是希望这些项目能够真正推动科研进步,为海洋事业做出贡献。”

在严谨的科学思考之外,劳伦·巴列斯塔还有着属于艺术家的感性灵魂。他用镜头呈现了一个异常美妙又神秘的世界:微笑的海豹、跳水的企鹅、交配的石斑鱼群。这些珍贵影像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零下40℃的严寒,100m/s的大风,在钢板脆弱如玻璃、热水落地前成冰的南极,劳伦·巴列斯塔潜入水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和死神抢时间。

尽管每一次深潜都意味着对身体的巨大考验,但精神上的愉悦战胜了一切。在发布会现场,劳伦·巴列斯塔回望照片中南极的风雪,深情地说道:“如果有一天我又回到了这里,说明我已经爱上了它。”

《21世纪》: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对海洋生物和水下探险产生兴趣?

劳伦·巴列斯塔:当我还是一个孩子,可能8岁左右,就开始对水下探险感到好奇。这好奇源自Jacques-Yves Cousteau的电视节目。他是法国最出名的海洋探险家,是这个领域的先锋人物。每周,我都会在电视上看他的探险节目。而且那个时候我家离海也很近,所以我会想象自己就是他,每天都至少下水三次,假装自己在带着一个探险队去海底探险。现在我也还是在这样做,不同的是,这件事已经成为了我的工作。

《21世纪》:为什么选择腔棘鱼作为你的探险项目主题?

劳伦·巴列斯塔:不只是我,全世界的海洋生物学家都在研究腔棘鱼。腔棘鱼可以说是海洋生物学领域最出名的鱼。这种巨型海洋生物,身长2米,一度被认为已于7000万年前灭绝。但1938年,腔棘鱼被证实仍有存活,它的发现被视作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动物学发现之一。

腔棘鱼堪称“活化石”,拥有结构原始的肺部,鱼鳍可以当脚使用,具有水陆两栖动物的形体特点,被视为介于脊椎鱼类与最早的陆栖四肢脊椎动物之间的“过渡动物”。

“腔棘鱼探险研究”项目的第一次远征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近距离观察腔棘鱼。这次意义深远的科学探索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3.7亿年前陆地脊椎动物的进化过程,了解腔棘鱼具体的生态系统,增加人类对海洋生命向陆地生命变迁过程的认知,同时获得一些如何保护这种动物的启示。

《21世纪》:为了成功实现海洋探索和极地远征,你在身体素质和学术准备上做了哪些努力?

劳伦·巴列斯塔:我每天都会锻炼,跑步、健身、游泳,平常也会保持一定的潜水频率,时刻做好准备。因为一旦探险开始,就意味着每天都要长时间地待在深海,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让自己保持好的状态,就很容易陷入危险。

我尽量每年做一次探险。通常探险只有一到两个月,其他时间都是在做准备,包括研究相关的资料,学习之前的研究成果,甚至改进设备。我和我的团队能做到很多之前的人没能做到的事,就是因为我们在不断探索自己还能做到哪一步,并且不断改进。

《21世纪》:探险中你最享受的是什么?

劳伦·巴列斯塔:我很喜欢的一点是,在探险中我总能发现新奇有趣的事物。比如在第二次远征中,我的目标是观测太平洋清水石斑鱼繁殖的情况。事实上,海底有一大群石斑鱼在快速地游动,看上去一片混乱。后来我就想可以用慢动作拍下它们交配的场景,在团队工作人员的慢镜头下,我们才清晰地捕捉到了石斑鱼繁殖时的壮观景象,甚至惊喜地看到了灰礁鲨群围猎石斑鱼的场景。

在南极的时候,地表非常荒芜,可是进入到水下,却是另一个世界。那里有许多我们从未见过也没有命名的海底生物,当我看到那么丰富多彩的水底世界时,感到震惊又欣喜。

作为一个生物学家,最令我开心的不是我做了别人暂时还没有做到的事,而是我所做的事为别人打开了一扇门,帮助大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21世纪》:你不只是科学家,同时也是海洋摄影师,在那样严苛的环境下,你为什么还可以分心进行艺术创作?

劳伦·巴列斯塔:是的,我在这两个角色之间摇摆。大部分时间我在进行严谨的科学研究,但同时我也会突然地被眼前的景象感动,于是用相机记录下来。当我拍照的时候,不只是为了记录科学资料,我也会思考构图和光线,希望把那一刻我所看到的美妙场景还原到镜头里。对我而言,一次成功的探险,必须既有科学成果,又有艺术结晶。所以每当投入一场探险,我都希望留下一些有意义的艺术创作。(编辑 董明洁 许望)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