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董事长徐敬惠: 加强资产负债联动 实现协调平衡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致鸿 北京报道
2016-11-30 07:00

导读:资产负债管理改革国内没有先例,国际上也鲜有成功经验。徐敬惠认为,资产负债联动3.0升级版的关键,在于构建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资产负债管理闭环机制。

“我国寿险业尚未经历过一个真正意义的完整经济周期,缺乏在中长期低利率环境下管理资产负债的经验。在此形势和背景下,更应该加快建设资产负债闭环管理机制。”

11月29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一届21世纪亚洲保险年会上,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徐敬惠,发表了题为《加强资产负债联动、实现协调平衡发展》的演讲,作出上述判断。

在徐敬惠眼中,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共有3个版本。“目前,国内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处于由资产负债单项驱动的1.0版,向资产负债双向互动的2.0版过渡的阶段。未来,寿险业将不断提高资产负债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打造和实现资产负债联动的3.0升级版。”

其实,“资产负债联动3.0升级版的关键,在于构建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包括开发、存续和评估阶段的资产负债管理闭环机制。此外,面对复杂利率环境,寿险业应该推动‘四个平衡’,即平衡好利源结构、负债业务结构、资产配置结构,以及风险与收益。”徐敬惠如是说。

资产负债联动3.0升级版

对于资产负债模式的演进,徐敬惠表示,1.0版本是“资产负债单向驱动”。在外部环境利好的快速发展期,资产负债单向驱动的模式较为突出。主流的大型寿险公司主要采取“负债驱动资产”模式,也存在部分中小寿险公司采取“资产驱动负债”模式。

徐敬惠进一步说道,2.0版本是“资产负债双向互动”。目前,国内寿险公司对于资产负债管理的认知和能力不断提升,更加重视加强资产负债互动。不过,其资产负债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较国际先进同业仍有明显差距,在管理目标和管理手段方面缺乏成体系的资产负债联动机制,资产负债匹配仍然是说得多、做得少。

3.0版本是“资产负债两端联动”。资产负债管理的本质是通过资产负债联动,实现资产端与负债端在收益、风险、期限上的动态匹配和均衡。

徐敬惠坦言,真正实现资产负债联动和协同,国内寿险公司必须全面承担资产负债管理主体责任。在目标制订方面,在“偿二代”体系下更多的聚焦风险、利润与资本的有效联动;在组织体系方面,建立包括投资、精算、销售、财务、风控等相关部门紧密合作的体系结构;在实施推动方面,形成以产品为原点,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机制,将资产负债管理有效贯穿于业务全流程。

全周期资产负债闭环机制

资产负债管理改革国内没有先例,国际上也鲜有成功经验。徐敬惠认为,资产负债联动3.0升级版的关键,在于构建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资产负债管理闭环机制。

徐敬惠解释称,首先,可以考虑从负债端产品着手。在产品开发阶段,负债端根据多维度,细分大类产品,形成更加精细化的负债账户;资产端匹配基于产品大类的战略资产配置(SAA)规划,每一类产品都构建独立的SAA。

在产品存续阶段,根据产品上市后的实际变化,动态调整优化战术资产配置(TAA),及时反映由于负债端变化带来的资产配置变化,以期获得超额收益。

在产品评估阶段,通过将资本和利润分拆到产品大类,打通负债端和资产端的考核指标体系,对不同账户资产负债管理成效形成科学的比较衡量标准。

除此之外,徐敬惠强调,复杂利率环境对国内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也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经营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因此,应该通过做好“四个平衡”,推动、实现资产负债的协调平衡发展。

一是平衡好利润来源结构。进一步丰富利润来源,通过大力发展保障型产品扩大死差来源,通过优化成本结构和费用管控来提高费差收益,促进利润来源结构更加均衡。

二是平衡好负债业务结构。坚持“保险姓保”,丰富保障供给,大力发展长期保障型和储蓄型产品,并且进一步丰富产品形态,适度推动分红、万能和投连等利率敏感型产品销售。

三是平衡好资产配置结构。加强多元化、全球化资产配置,有利于分散投资风险,提升保险资金运用效率。低利率环境是推动寿险公司加大海外投资的重要因素,在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自由化的趋势下,还有较大扩展投资边界的空间。

四是平衡好风险与收益。一方面,坚持稳健审慎的产品定价策略,有效管控负债成本,全面考虑当前和未来市场投资环境,管理和引导好保险消费者的合理预期,不夸大分红险、万能险的演示水平。另一方面,避免激进的资产配置在遭遇黑天鹅事件时带来的巨大风险。

(编辑:马春园,邮箱:macy@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