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稳中求进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6-12-14 07:00

国家统计局12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经济运行继续呈现企稳向好的态势。尤其令人欣喜的是,9月底各地开始实施房...

国家统计局12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经济运行继续呈现企稳向好的态势。尤其令人欣喜的是,9月底各地开始实施房地产调控之后,实体经济表现出了非常强的韧性和潜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提升。

这突出地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受房地产调控的影响,商品房销售额在10月和11月连续两个月增速下降,进而带动房地产开发投资在11月出现减速。同期基础设施投资也是减速的。但是,11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仍然与10月持平,为8.3%,原因是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了0.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受到制造业投资回暖的推动,累计增速继续反弹,11月达到3.1%。另外,11月实体经济继续企稳向好还体现在工业增长加速上。

在房地产调控实施之后,有人就认为,没有房地产的支撑,经济将减速。但从这两个月的数据来看,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需要明确的是,房价快速上涨确实能够拉动一些投资,但它同时对实体经济具有挤出和抑制效应。

明年还会持续进行房地产调控,使其平稳健康发展,以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但我们不必担忧经济会因此减速。相反,这对振兴实体经济和改善民生是有利的。

虽然经济运行企稳向好,但仍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通胀压力和金融风险在上升。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1月CPI和PPI就显示,通胀压力不容忽视,CPI同比涨幅持续两个月维持在2%以上,PPI同比涨幅更是从去年同期5.9%的负增长迅速转变为3.3%的高增长。金融风险的问题更加突出。12月9日的政治局会议特别指出,一些领域金融风险显现。

金融风险和通胀压力上升的症结在于供给侧。因为供给侧的资金通道和要素市场没有完全理顺,所以,当融资规模较快增长时,资金很难被疏导到实体经济,而是相当一部分在金融体系内循环,然后进入房地产领域通过拉高地价、房价谋求高收益。这也导致资金、地租等要素成本居高不下,进而抬升了生活成本,对劳动力的供给形成抑制。以往是劳动力成本跟随生活成本一起上涨,目前是劳动力成本上涨有所减缓,但生活成本还在上涨,那结果就会是劳动力供给的增长会减缓。如果供给侧的资金通道和要素市场不理顺,滞胀的风险就很大,需求增长会转变为价格上涨而不是供给增长。而滞胀又可能使金融风险暴露。

因此,明年需要大力防范和缓解金融和通胀风险,而这要靠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治局会议指出,2017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与“稳”相对应的是“变”和“快”。有人希望快速改变经济结构,但这样做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反而可能走向事情的反面。例如,迅速去库存的措施可能导致加杠杆。迅速去杠杆则可能导致杠杆转移,总体的杠杆反而上升。这对于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都是不利的。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在稳定的基础上寻求改进,则是先使事态稳定下来,再逐步地去化解。这将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战略上坚持持久战,战术上打好歼灭战。坚持“持久战”而不是争取“速胜”,可以防范在解决旧问题时产生新问题,例如缓解金融和通胀风险。

稳中求进也是人民群众的诉求。在中国经济超高速增长的时期,人们努力工作,加快脚步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期盼自己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能随着经济增长而提升。但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以中高速增长,人们很难再加快自己的脚步了,如果房价以及生活成本继续快速上升,他们将难以适应。那么,在这个阶段,应该是稳字当头,在基本稳定的状态中,使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被人们更加公平地分享。

政治局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稳中求进不只是经济增长要追求的状态,而且将其上升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这反映了中央对于人民群众诉求的准确把握。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