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业务净利润占比达58.5% 重构估值体系 揭秘平安集团的大零售野心

21世纪经济报道 朱守仁
2016-12-24 07:00

朱守仁/文

近年来中国平安各个条线的业务增长迅猛、发展势头良好,但其股价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却依然不温不火。

“面对中国平安这个集多项业务线于一身的全牌照金控集团,单一的寿险公司评估模型固然不再适用,而市场对多元化经营企业一律给予折价处理的估值方式亦已过时。”安信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赵湘怀如是称。

他进一步解释道,“一份中国平安的报表涉及多个会计报表类型,很多人并不能完全看懂平安的报表,亦不知道该用怎样的估值体系去衡量平安的真实价值,多种因素促成了平安股价长期被低估的现状。”

正是在此大背景下,掌舵人马明哲选择了“自曝家底”,派出保险业务首席执行官、个人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李源祥和首席财务执行官姚波,对平安集团现阶段的个人业务经营成果、个人业务价值、单个客户价值等作全面剖析。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前的策略日会议上,平安集团首度对其个人业务价值予以了数据披露,且李源祥在演讲中首次引入“金融产品渗透率”、“用户活跃等级”、“核心金融业务价值”、“互联网用户价值”等概念,旨在重构市场对这艘金融航母的理解与估值体系。

继2015年快速扩张收购后,平安从过去的1.0(自营模式)、2.0(开放市场),进入3.0(开放市场+开放平台),着眼于培育向全行业开放的生态平台,这是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所言的“未来10-20年,金融业全新的发展模式”。

这个以寿险起家、最早于国内施行交叉销售与综合金融、布局互联网金融的金控集团,插上了3.0变革的翅膀后,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将为投资者带来怎样的想象空间?

综合金融“稳定器”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

在经济形势下行、银行业利润承压、不良率攀升,寿险业经历长期低利率挑战的大环境下,相较于一众增速放缓的传统金融机构,平安集团的高增长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2014年中国平安净利润479亿元,同比增39.5%;2015年其净利润为542亿元,同比增长38%;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平安的净利润为565亿元,同比增长17%,是四家A股上市险企中唯一一家实现净利润正增长的保险公司。

言及综合金融,平安集团每一位员工都不会陌生,但可能很多人并未认识到其压舱石、稳定器式的作用。若将中国平安视作一节高速前行的列车,渐入深水区的综合金融则为其提供穿越经济周期、抵御外部风险的燃料和动力。

据李源祥此前公开介绍,目前中国平安为逾1.22亿金融客户和逾2.98亿互联网服务用户提供服务。其中金融客户中,高净值客户人均持有9.98个金融产品,全量客户人均持有2.16个金融产品。

一方面,就现阶段平安集团全量客户人均持有的金融产品数而言,其综合金融仍有不少深耕的空间,户均产品密度仍可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高净值客户所拥有的产品数及创造的价值远高于普通客户,平安集团的高管们正在思索,如何运用科技的手段来经营规模级的高净值客户。

值得关注的是,平安集团首度对其个人业务价值予以了数据披露:平安金融客户人均利润为195元;2016年上半年,平安个人业务净利润为238.5亿元,在同期集团净利润中的占比高达58.5%。

据李源祥介绍,金融客户在各产品线之间已高度交叉渗透,互联网用户正在大量地购买金融产品。举例说,截至2016年6月30日,金融客户中已有29%的信用卡客户、23%的互联网金融客户和18%的银行存款客户购买了平安的人寿保险。

汇丰亚太地区首席金融分析师JamesEGarner在经过两年的数据分析与评估后,对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互联网金融”双轮驱动的模式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其带来的协同效应与价值亦逐渐得以愈发明晰的呈现:

其一,客户迁徙,公司内各子公司新增客户中的43%源自于客户迁徙;

其二,用户迁徙,互联网用户转化为新增客户的人数达637万,占上半年新增客户总数的35.9%,来自于四个闭环互联网生态系统,而2014年该指标仅为10%;

其三,在推动客户迁徙同时,平安集团基于大数据分析,多维度挖掘客户潜在需求,交叉销售水平稳健提升,如平安银行逾2200多万张流通信用卡中,约40%的获客均来自其他子公司渠道。

“互金”新引擎

在传统金融板块三驾马车(保险、银行、投资)驱动的基础上,发展势头迅猛的互联网金融,渐成平安集团进一步提升估值的切入点。“未来十年,将是核心金融业务和互联网金融业务协同并进的策略。”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如是称。

有别于过往,自2015年起,分析师在评估平安集团的寿险、产险、银行、投资等业务板块后,均不忘加上“互联网金融”的选项。领先于行业的互联网业务频频“落子”,以科技驱动的客户管理方式,正成为平安价值重估的重要催化剂。

可以留意到,截至2016年6月末,平安集团互联网用户总量约2.98亿,较年初增长23.3%。2016年上半年,从互联网用户转化新增的金融新客户人数达637万,占上半年新增客户总量的35.9%。

毫无疑问,未来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服务正成为平安集团“加速获客”的主要手段,且通过该途径转化的新增客户,对传统金融产品具有较强的购买意愿和渗透率,这意味着互联网业务板块将成为平安集团业绩保持高增长的“新引擎”。

今年前6个月,壹钱包用户中逾30万人购买寿险产品,办理车险业务、银行存款理财、信用卡业务的人次均逾10万;金融一账通用户中有34万人购买车险产品,办理寿险业务、银行存款理财、信用卡业务的人次分别为22万、19万和18万。

除此之外,李源祥日前提出了“集团个人业务价值=核心金融业务价值+互联网用户价值”的计算公式。在加速线上获客、加速户均合同数提升、降低运营成本、年活跃用户规模快速提升等因素的驱动下,互联网业务板块对“集团个人业务价值”的提升可谓注入一剂强心针。

华尔街顶级投行Jefferies & Co(杰富瑞集团)亚太区分析师曾给出大胆估算,如果平安互联网金融平台是一家独立的互联网公司,基于庞大的用户基数以及在具有吸引力的行业快速增长,该平台的估值可达500亿美金。

盘点梳理平安集团旗下的互联网金融板块:陆金所控股(包括陆金所、前交所、平安普惠)整体估值达185亿美元,平安好医生估值30亿美元,两者估值已逾200亿美元;再加上发展势头正劲的平安好房、整合完成后的平安支万、由一账通领衔的平安金科等等互联网金融子公司,数百亿美元的整体估值绝非夸大其词。

若以400亿美元测算,其占中国平安逾6200亿市值已逾四成,这艘金融业中的航空母舰,谱写的故事将愈发有趣。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