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第一股炼成记

21世纪经济报道 杜弘禹 ,吴燕雨 广州、北京报道
2016-12-24 07:00

中国火爆的机器人产业,为本土机器人企业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沈阳新松,这家隶属于中国科学院、诞生至今已...

中国火爆的机器人产业,为本土机器人企业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沈阳新松,这家隶属于中国科学院、诞生至今已有16年的老牌机器人企业,近年在产业发展暖风中一跃成为国产机器人“龙头”企业,乃至全球市值第三的机器人企业。

较早起步的先发优势,以及背靠中科院的强大技术支撑,使其在资本市场上备受追捧。

新松一路开疆裂土,加速各地布局,并在海外市场表现优异。产品上,初步构筑出横跨工业、移动、洁净、特种和服务的五大类80余种机器人产品体系,成为中国最大机器人产业化基地。

某种程度上,新松代表着中国当下机器人产业的速度与高度。新松提出,未来该企业将从内涵式增长转向“内生+外延”式发展,在产业链纵向布局和并购重组的横向扩张两方面同时发力。新松方面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表示,未来将实施“4+2战略”,也就是工业、军工、消费和教育四大板块,以及创新与金融两大平台战略。

“全球机器人发展正处在转折点。”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如此判断。同时,他早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亦曾表示:“新松不会让自己停下来,要做一个弄潮儿。”

开疆辟土

机器人产业爆发的风口下,新松几乎飞起。

多位机器人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依靠中科院强大的技术支撑,以及在过去10余年里的不断探索、优化和提升,新松形成深厚的技术积淀,并在人才队伍、研发布局和销售渠道上基础扎实,这种先发优势在国产机器人企业中鲜见。

目前,新松主导业务涵盖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系列机器人产品、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工业4.0等四大方面。今年上半年,新松实现营业收入8.89亿元,同比上升9.75%,增速维持稳定,其中工业机器人业务实现收入3.62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7.53%。

某种程度上,新松代表着我国当下机器人产业的速度与高度。从全球范围看,新松当前已是全球市值排名第三的机器人企业,仅次于瑞士的ABB和日本的Fanuc。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依托上述基础和优势,面对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速所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新松明显加快其在国内市场上的推广布局,可谓一路开疆辟土。

今年11月,新松与广州启动共建广州国际机器人产业园,并宣布将在此设立新松华南总部。2015年,新松在宁波设立子公司。2014年,新松北方区域总部落户青岛。此外,新松还在杭州、北京、上海和沈阳等地均有布局,成为中国最大机器人产业化基地。

这种“开疆辟土”的做法,未来仍将作为新松的发展战略而延续。新松明确提出,面对新一轮竞争,未来将着力构建“2+N+M”模式,也就是在全国设立N个区域性公司,下面再建立不同的子公司,完善网络化市场服务格局。

广东机器人协会秘书长张旭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机器人企业将研究团队靠近市场,更有助于以市场需求导向进行研发生产,从而将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相结合。

并购布局

新松近年来在追求技术创新、加快产品研发和寻求业务拓展亦在不断寻求突破。首先,工业机器人方面,今年新松在技术上取得不小突破,如推出国内首台具备柔性多关节机械臂及主动视觉导航系统的复合机器人,以及具备快速配置、牵引示教、视觉引导、碰撞检测等功能的用户7自由度协作机器人等。

服务机器人方面,新松则推出国内首台应用于肿瘤治疗的消融医疗辅助机器人,目前已应用于临床实验阶段。目前,尽管工业机器人仍是新松收入的主力,但服务机器人成为新松新的增长点。此外,新松特种机器人的新项目也在立项当中。

曲道奎曾公开表示,当下全球机器人发展正处在洗牌的转折点上,数据、感知、云等被更多强调,而这些技术国内和海外起点接近,意味着中国机器人企业具备赶超机会。

这种对技术创新的追求,也体现在新松近年频频展开的并购和投资布局上。2015年新松就与多家企业共同出资设立沈阳新松智能驱动股份有限公司,此举旨在谋求进一步深耕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以做强该企业的机器人全产业链。

曲道奎称,新松做并购有两项原则:一是高门槛,只看行业龙头或某项技术的隐形冠军,注重标的的质量;二是产业整合,不去做财务投资。此外,新松追求“化学并购”而不是“物理并购”,这是希望并购后最终会有一个统一的战略和产业布局。

新松方面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新松要选择投资符合长远发展方向的项目,通过审慎的并购重组补齐产业链条短板。此外,新松还提出未来将实施“4+2战略”,也就是工业、军工、消费和教育四大业务板块,以及创新与金融两大平台战略。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教育板块,今年3月,新松成功收购德国百年教育机构陶特洛夫,并在沈阳成立中德新松教育集团,由此形成国内外两个教育平台的布局,专门针对机器人和未来智造的专业进行人才培养。

业内分析人士对此指出,机器人应用和研发人才是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短板,新松从这方面入手,切中痛点,这也将为新松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人才支持。(编辑:林虹)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