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鼓励产业升级 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超四千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谷枫 ,杨坪 北京报道
2016-12-26 12:03

12月23日,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的批复》中,再次提出要“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容早已多次在顶层设计的文件中被提出。12月中旬,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推出的重大工程包由11个变为了12个,新增的一个为制造业升级改造重大工程。其中,智能化改造工程为其中...

12月23日,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的批复》中,再次提出要“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而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容早已多次在顶层设计的文件中被提出。12月中旬,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推出的重大工程包由11个变为了12个,新增的一个为制造业升级改造重大工程。其中,智能化改造工程为其中重要一项。

近期发改委大力促制造业升级改造,给智能制造带来了大量的发展机会,智能硬件作为智能制造业的重要一环,将迎来可观的发展前景。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总裁丁文武提到,根据工信部信息通信院预测,今年中国智能硬件市场增速将达到21.2%,至201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00至5000亿元。

“智能硬件是个产业链概念,它从芯片、软件到传感,到中游整机制造,以及下游的应用服务,跨越软硬件,”丁文武说,其中最基础的芯片、传感器、软件、操作系统是关键环节,不能完全依赖别人,“这是我们最大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所以要发展我们的集成电路,要发展我们的芯片、我们的技术软件。”

2018年规模将超四千亿

根据Analysys易观数据统计,2014年,智能硬件行业元年开启,销量爆发式增长,2014年中国智能硬件市场规模达到2297亿元,2015年销量达到2736亿。随着国家良好政策出台,易观智库预测,2016年中国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达3315亿元,较2015年增长21.2%。2018年中国智能硬件市场规模预计将达4710亿元,未来该行业将继续维持高速增长。

近两年,政府对智能硬件产业的发展颇为重视,不仅提出宏观指导意见,还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专项行动,即为期三年的“专项行动”–《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从政策层面上对智能硬件的产业进行规划。

智能硬件及智能硬件背后的产业生态圈受到政府重视与支持的原因,艾瑞咨询认为主要有两点:第一,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智能硬件消费市场蕴含无限潜力,同时能带给国民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消费商品;第二,中国正处于第二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阶段,智能硬件的广泛应用能使传统工业体系在技术和产能上得到显著提升。

“智能硬件的概念已经从过去的智能手机拓展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智能手环、平衡车等。”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曾剑秋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智能硬件市场的发展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需求在增加。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因为技术在发展,尤其新的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发展,使这个市场充满了活力。”

有业内人士称,智能硬件的发展将为《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工业基础,其中包括技术、人才、工业体系等方面的智能化创新发展。

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行业前景加大了投资者对智能硬件行业的信心,目前智能硬件产业仍保持较高的市场热度。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第三季度以来,超过亿元人民币融资的智能硬件企业一共有13个,其三个月的融资额较为平稳。其中B轮(含B+轮)融资占总融资比重为61.5%,A轮(含A+轮)融资占总融资比重为30%。

正是基于这样的市场前景,BAT等巨头纷纷抢滩布局智能硬件市场。

行业巨头抢滩智能硬件

在国家互联网+战略、《中国制造2025》,以及“十三五”规划的引导下,国内智能硬件行业备受追捧。不仅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京东、360、乐视等互联网公司,一些传统公司如华为、联想、TCL、格力等传统制造企业纷纷抢滩智能硬件,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到智能驾驶,都希望藉此构建智能生态,实现战略转型。

腾讯利用平台优势,向所有的智能硬件开放;百度发力可穿戴设备,希望通过百度云做开放生态;阿里也不甘落后,与格力、海尔等传统制造业合作,并投资华数、文化中国等内容厂商,形成硬件、内容、平台的生态格局;360、小米通过产品粘住用户,创造流量,进而建立硬件+软件的新型服务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业巨头将目光投向智能制造的各个细分领域时,港股上市公司科通芯城看到了服务“智造”的商机,建立了一个智能制造的平台——硬蛋平台。

硬蛋平台主要通过互联网+智能制造的模式,对传统制造业起到催化转型的作用,对于创新企业则能有效帮助实现从创意到产品落地,并最终产业化,这一路径对中国智造具备极大的产业链价值。

“很多种大型的工厂其实是在谋求供给侧的改革或者是到新模式的创新,另外以前所谓的工厂是为海外代工,今天谋求的是能不能建立自有的产品和品牌。我相信无论是从政治经济到技术,包括今天整个智能硬件的技术相应成熟,只是从技术到应用还需要时间,整个智能制造业已经逐渐地延伸到了制造业。而硬蛋可以帮助智能制造业实现创新与升级。”硬蛋平台的CMO刘宏蛟表示。

根据科通芯城公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未经审核营运概要》显示,今年三季度,公司三大业务都取得强劲增长,并录得GMV合共人民币57.74亿元,按年增长54.2%,其中59.0%来自自营平台,27.3%来自第三方平台,13.7%来自供应链融资业务。其中,公司旗下供应链服务的一站式物联网创新创业平台“硬蛋”平台贡献的GMV达到人民币 17.02亿元,占总GMV的29.5%。

对于科通芯城业绩的强劲增长原因,公司认为主要得益于新客户数的显著成长以及硬蛋货币化超预期。于2016年9月30日,在线交易客户数目达到1.74万名,较2015年9月30日的8513名增加104.6%。于2016年9月30日,注册客户数目达到8.13万名,而于2015年9月30日约为4.59万名。

光大证券评价称,“硬蛋”变现超预期,截止目前1.6万个物联网项目和1610万粉丝数吸引初创企业甚至大型企业纷纷登陆。目前通过服务换股权方式和通过采购进行交易变现,变现试水效果超预期,在支撑“互联网+”创新创业大潮的背景下,硬蛋同时帮助传统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成为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源,也是未来拉动科通芯城业务增长,完善硬蛋货币化策略的核心所在。

“智能硬件行业中已经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像硬蛋这样的平台,但未来的方向,则是平台之间战略性、互补性的合作”,易观智库副总裁娄洋指出。

(编辑:朱益民)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