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范围雾霾仍将持续,急需做实区域大气治理机构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尔德 北京报道
2017-01-05 07:00

导读:从2016年12月29日开始至今的重污染天气过程仍将持续。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分析,雾霾的核心内因是排放,重要外因是气象。“在本地的大气污染治理上,现有的管理工具已经够多了,我们并不缺管理工具,关键在于如何把它们利用好。”一位地方环保局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

中国再现全国大范围的持续雾霾现象。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监测显示,2017年1月4日8时,63.8%的被监测城市出现空气污染。

其中,空气严重污染城市占被监测城市总数的3.3%,空气重度污染城市占24.9%,中度污染城市占14.2%,轻度污染城市占21.4%。京津冀地区的北京、石家庄、唐山、廊坊等城市空气出现严重污染,天津、哈尔滨、南京、扬州、镇江、合肥、济南、青岛、洛阳、武汉、长沙、桂林等城市空气重度污染。

中国环科院原副院长柴发合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虽然治霾的措施在增加,力度在加大,但与公众的预期还有很大的差距。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治霾不仅是一个环境问题,本质上也是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但目前,还有不少人对治霾的紧迫性、长期性和复杂性认识不够。”柴发合指出。

重污染天气持续长达一周

从2016年12月29日开始至今的重污染天气过程,还将持续。

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2017年1月4日17时发布消息,4日夜间,北京空气质量可能达到“6级严重污染”水平,原本于4日24时到期的“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延长至7日,届时将依据空气质量实况及临近预报解除预警。

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12月31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49个城市空气质量为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16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石家庄市为污染最重城市。2017年1月1日,空气质量为重度及以上污染的城市范围有所扩大,北京、石家庄、临汾市等城市污染严重。同时,东北地区、关中地区部分城市空气质量也达到重度污染,甚至达到严重污染。

1月3日,中央气象台首次发布最高等级的大雾红色预警,北京南部、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中东部、山东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部等地有能见度低于500米的浓雾,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低于50米的特强浓雾。

1月4日早上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雾红色预警和霾橙色预警。气象部门预计,此次大范围雾和霾天气将持续至8日夜间。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介绍,1月4日上午8时,受静稳天气形势以及地面湿度大的情况影响,京津冀以及山东、河南等地均出现大范围大雾天气。

1月4日早晨,山东省气象局把大雾橙色预警升级到大雾红色预警信号。目前,鲁西北、鲁中、鲁南的大部地区和半岛局部地区已出现能见度低于50米的特强浓雾。

根据山东省环保厅的介绍,元旦以来,山东全省有16市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全省因此停产的企业达到1820家,停工工地2337个,限产企业2200家。

对于未来几天的天气走势,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琳娜指出,目前监测到偏东路径的一股冷空气,预计从4日白天到5日,这股冷空气将沿着偏东路径影响京津冀一带。

受这股冷空气影响,预计北京东北部、天津和河北南部偏东地区、山东等地,大雾和霾的情况会有所减轻。但是,北京平原地区受到这股冷空气影响较弱,4日、5日两天雾和霾仍将维持。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自8日夜间起,受冷空气影响,京津冀中南部空气质量自北向南逐步改善,预计10日空气质量好转。

雾霾形成的主因是排放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分析,雾霾的核心内因是排放,重要外因是气象。

贺克斌解释,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快速城市化、快速工业化和快速机动化这“三快”在说明我国的经济实力增强的同时,也说明污染排放量也在快速增多。

“经过多年高能耗、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的规模已经非常惊人。”柴发合解释,这是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无可回避的排放背景,这样的一个背景是包括决策者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正视的。

以雾霾最为严重的京津冀地区为例,该地区产业以火电、钢铁和建材为主,且沿太行山布局,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污染物排放强度仍处于高位。

统计数据显示,京津冀区域国土面积虽然只占全国的2%,但2014年常住人口占全国的8%,煤炭消费占全国的9.2%,单位面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4倍和5倍。

其中,这一轮雾霾严重的山东的煤炭消费惊人。2011年山东省煤炭消费量高达3.8亿吨,约占全国的1/10,每平方公里消耗煤炭2433吨,远高于广东、浙江、江苏等经济强省,全国平均水平仅397吨,但山东2017年的控煤目标仅为比2012年减少2000万吨。

山东省也是机动车保有量大省,居全国第一,其中汽车保有量居全国第二,2015年达到1553.6万辆。机动车尾气排放也是重要的城市大气污染源之一。

同时,近两年的不利气象条件也是全国大范围雾霾形成的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根据环保部的介绍,2015年发生了自1998年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气候事件,2016年厄尔尼诺切换为拉尼娜状况,延续了气候异常。进入秋冬季以来,我国北方地区温度明显偏高,冷空气活动明显偏弱。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第四季度平均多个气象要素均表现为十多年以来(2000年以来)明显偏差的情况。如地面平均气压十多年偏低,湿度明显偏高,地面风速明显偏小,与逆温状况联系紧密的大气中层温度也达到十多年来最高水平,反映大气逆温状况明显较重,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再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分析,根据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的数据,如果把每年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和极端有利的气象条件叠加在一起,最近四年每年极端气象条件对PM2.5平均浓度的贡献几乎都是11微克/立方米左右。

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赵华林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在内外因中,排放是主因。经济发展结构决定了污染排放现状,经济结构改变之前,环境质量难以得到根本性改善。

做实区域大气治理机构

“在本地的大气污染治理上,现有的管理工具已经够多了,我们并不缺管理工具,关键在于如何把它们利用好。”一位地方环保局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

根据发改委的通报,2016年下半年各地价格主管部门检查燃煤发电企业759家,对2015年度605家违法违规燃煤发电企业实施经济制裁3.28亿元。

前述地方环保局官员指出,这说明燃煤发电企业违法违规现象非常严重。这也说明我们既有的管理工具并没有发挥出最大绩效。

在区域污染的治理机制上,尽管《大气污染防治法》专章描述“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但是除了联席会议制度外,并没有其他具体的落实机制安排。

以“大气十条”为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已经建立了区域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这些联席会议由区域内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参加,通过定期领导小组会议和办公室工作会议两种主要形式。

这些会议能发挥什么作用?主要是研究协调解决区域内突出的环境问题,并组织实施环评会商、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预警应急等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同时还负责通报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研究确定阶段性工作要求、工作重点与主要任务。

“从过往环保系统及相关领域的类似联席会议的管理效果来看,一方面,作为临时性的协调议事机制,其能否科学有效决策存在疑问。”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另一方面,由于不属于常设机构和缺少利益相关方参与,即使产生决策而能否实施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这种联席会议制度的效果并不理想。

王毅建议,解决区域的大气环境问题,必须建立可操作的制度安排。具体而言,一是制定区域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如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特别法;二是探索建立区域的大气治理管理机构,并将其作为未来环保大部门体制的派出机构,统筹行使相应的管理职权。

(编辑:李博,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wangjk@21jingji.com,libo@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