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经验再次激发市场活力

南方都市报
2017-01-16 17:55

广东自贸区挂牌成立两年不到,吸引逾十万家企业抢滩,超过挂牌前历年企业总和。

广东自贸区获批成立两年有余,挂牌成立近两年。这项被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称为“广东改革头号工程”的改革,正在推动着广东省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

特别是在制度创新方面,广东自贸区在其所在的116平方公里区域内,积极发挥“先行先试”的试验田作用,在投资、贸易、航运、金融、财税、人才、知识产权、文化等重点领域均有多项大胆探索,制度创新框架基本形成,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为全国范围内的改革创新提供了不少宝贵的“广东经验”。

截至去年10月,广东自贸区新设企业达到11.4万家,超过了广东自贸区设立之前历年的企业总和;90%以上外资实现备案管理,海关平均通关效率提高50%以上,检验检疫查验率降低90%;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上项目超过600个,其中注册资本10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超过30个。

多项措施促进粤港合作

毗邻港澳,是广东自贸区的一大特点,也是与其它自贸区相比的最大优势之一。广东自贸试验区自2015年4月21日挂牌运作以来,推出了多项政策措施,深化粤港合作。例如在粤港金融合作方面,广东自贸试验区批准设立粤港合资证券、基金公司,以及容许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在专业服务方面,广东自贸试验区试行创新措施便利香港专业服务人士在前海提供服务等,为港澳业界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发展业务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目前,在多个服务业领域,均有具标志性的港澳企业于广东自贸试验区开展业务。例如金融服务方面,多家港资银行已在前海蛇口片区成立营业机构,以及开设合资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在法律服务方面,多家粤港合伙律师联营事务所分别落户前海及南沙;在医疗教育服务方面,也有港澳企业在南沙开展高端医疗和国际学校项目;在创意产业方面,多家港澳公司已在横琴片区推进发展项目。

在众多行业中,粤港合营的律师事务所是自贸区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据了解,早在自贸区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已经在南沙、前海、横琴三个片区批准设立了8家粤港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

外资项目备案即准入

去年11月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新一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复制推广上海、天津、广东、福建等4个自贸试验区的19项改革试点经验。据了解,这19项改革试点经验是自2015年4月自贸试验区扩区运行以来,上海、广东等四个省市和国家有关部委,在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大胆探索,形成的一批有实效、有条件可复制的改革创新成果。这些改革创新成果中,“广东贡献”随处可见。

作为自贸区的重要内容,广东自贸区试行的多项政策和经验均涉及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在全省和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的改革事项中,投资便利化领域占比不小。

例如,企业注册住所登记改革:申请人提交住所(经营场所)使用证明即可登记,工商登记机关不审查住所用途和使用功能;实行“一照多址”和“一址多照”,商事主体可在其住所、经营场所以外增设经营场所,多个商事主体可共用同一地址登记为住所、经营场所。

这也是广东省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内容之一。以往的操作中,住所登记承载了很多社会管理功能,往往将住所登记与住所审批捆绑,产生准入障碍,也造成部门监管职责不清。而如今,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为每家企业提供专属网页

将传统的“企业找政府”,升级为主动服务式“政府找企业”———广东自贸试验区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企业专属网页,这也是全国首个面向企业的省级电子政务定制系统。

自2015年启动企业专属网页建设工作以来,广东自贸试验区以让区内每个企业都有专属网页为目标,率先为自贸试验区内每一家企业法人都提供一个独有的专属网页。

据了解,企业专属网页可以实现税务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投资备案、投资核准、财政资金申请、证照年审年检等全部办理事项“一网揽尽”。通过企业专属网页,政府可以对企业进行信息共享和推送,将过去企业“找政府”、“求办事”,转变为政府主动为企业提供事项提醒和办理服务。另外,企业专属网页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定制服务”。截至2016年11月,广东自贸区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横琴新区三个片区已为区内19 .9万家企业开通企业专属网页,基本实现对区内所有注册企业的全覆盖。企业专属网页正式运行以来,每天开通上线的企业超过1000家。

前海蛇口片区 

前海进入“深港合作年”为改革创新积蓄新能量

从2013年1月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在全国率先破冰,到国内第一家采取混合所有制的再保险公司获批筹建,从以往想要配置港股要到河对岸开通香港资本账户到深港通正式连接深港两地资本市场,从2010年获批成立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到把2017年确定为前海“深港合作年”,从前海迎来第一家注册企业到如今注册企业达124000多家,注册资本68000多亿元,居全国自贸区第一,在过去的几年之中,前海自贸区在金融创新改革,资本开放以及深港合作方面一直不断地向前发展。

2012年7月,《关于报送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开放的有关政策(送审稿)的请示》正式获批,在批复中,国务院表示支持前海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建设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

此后,前海便成为了我国金融改革创新主战场。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前海企业赴香港发人民币债券等相关金融市场大的改革事件相继出现:

2014年5月,前海企业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正式启动,回流资金比例之高,有力支持了前海发展建设。

2015年3月,前海在全国率先启动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

2015年5月15日,前海微众银行在移动终端推出了全国首款“白名单”邀请制、全流程线上操作的纯信用小额贷款产品——— 微粒贷。

20 15年9月30日,国内首只公募R E IT s基金———鹏华前海万科R E IT s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交易。

截至2015年9月末,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累计提款金额达314 .7亿元。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有效降低了区内企业融资成本,巩固了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为陆续推广至上海自贸区、新疆霍尔果斯、苏州中新工业园、天津生态城等地,推进全国金融改革发挥了“试验田”作用。

在上述各项金融改革创新的背景下,各种创新金融业态集聚前海。全国首家民营互联网银行———前海微众银行、全国首家C E PA框架下外资消费金融公司———招联消费金融公司均已在前海正式开业。平安集团前海征信中心、腾讯征信、深圳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易安财产保险等标杆性创新金融机构均纷纷落户前海。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末,前海共注册互联网金融企业1681家、第三方支付企业68家、大数据和数据挖掘企业131家、众筹企业16家、征信企业19家,以及19个要素交易平台。

在前海金融创新紧锣密鼓地推动下,资本市场的创新再次得到突破。在沪港通开通近两年后,人们翘首以待的深港通于去年12月5日开通。此前,囿于制度问题,深交所和港交所长期不能够走到一块。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深港通的最大意义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账户开放。资本账户开放在股市层面的体现,是未来内地投资者可以通过合法渠道投资香港地区,国际资本也可以通过合法渠道投资内地股市。这意味着通过香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账户开放的路径没有变化。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前海需要香港,香港亦需要前海这个兄弟。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深港合作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金融改革创新充当着改革尖兵角色的前海,新年伊始,亦决心在“深港合作”以及“一带一路”方面加快脚步。就在几天前,前海党组扩大会议已把2017年确定为前海“深港合作年”。走到“七年之痒”的深港,或将再一次给世界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横琴自贸片区 

改革跨境营商环境 做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的“摇篮”

8年前,面积约106平方公里的横琴还是一片滩涂湿地密布的荒凉之地。如今驱车横琴岛上,道路宽阔纵横交错,沿途绿树成荫娇花缀枝,辽袤的土地上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仅去年一年,横琴就有65栋建筑实现封顶或竣工。

8年前一纸规划,将横琴这座珠江边上默默无闻的海岛小渔村变为了国家级新区。作为特区中的特区,作为粤港澳合作的“桥头堡”,自2015年4月挂牌自贸区以来,大器晚成的横琴更是踏上了改革浪潮的顶尖,摇身变为广受世界瞩目的投资热土。

据介绍,截至2016年末,横琴各类市场主体数量已有27657家,注册资本高达约14211.71亿元,已引进和在谈世界500强企业63家,国内500强投资项目98家,8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过3200亿元。

横琴更是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的“摇篮”。去年9月20日,横琴在全国首创的V -T ax远程可视自助办税系统正式上线,成为全国首个推行“直通港澳”的跨境便利化版税措施。港澳纳税人无需跨境跑动,便可100%在港澳本地办理横琴的所有涉税事项。

去年12月20日,澳门单牌车入出横琴新政正式实施,为澳门机动车入出横琴提供最大便利。

去年12月16日正式实施的《横琴新区促进澳门中小企业发展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对符合《横琴新区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的澳门投资中小企业,企业所得税减按15%征收;对通过高新企业认定的澳门企业,还能奖励100万元;并划地拨款助力粤澳合作产业园、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发展壮大……

在改革创新方面,横琴亦不甘人后。去年9月6日,广东省政府发布关于复制推广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二批改革创新经验的通知。在这39项改革经验中,有20项来源于横琴自贸区,其中有13项属于横琴独创,7项是横琴积极参与的改革创新。

如“政府智能化监管服务新模式”案例,荣获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国首个推出“商事主体电子证照卡”的基础上,推出具有单位结算卡功能的全国首个“商事主体电子证照银行卡”,大幅提升行政效率,有效降低了企业办事成本;在全国率先推出“知识产权易保护”合作模式,成立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咨询中心七弦琴国家平台代办处在横琴揭牌;全国首家内地与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落地开业,来自内地、澳门、香港三地的20多名律师为三地的商事主体提供跨境法律服务,开创了不同法系之间的“U nited(联合)时代”。

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广受海内外投资者认可。今年1月8日,横琴自贸片区在第六届中国投资者大会上获得“最具投资价值奖”,成为唯一获此奖项的自贸片区。

南沙片区 

创跨境电商监管新模式 助力千年商都华丽转身

先行先试,让南沙在跨境电商这块释放出“洪荒之力”,也让广州这座千年商都为此再现深厚功底。

2013年,广州、上海、杭州等城市获批为跨境电商城市试点。有业界人士预判,这几大城市对跨境电商战略要地的争夺,或将硝烟四起。事实确实如此,每年的“双十一”,已被看业界视为“跨境电商第一城的比赛”。

2015年4月挂牌成立的南沙自贸区,作为全国跨境电商行业的起步地区,作为承担着试验田功能的改革先锋,在这场城市竞争中,南沙不仅没落后于他人,而且给广州大大地长了脸。

2015年,南沙跨境电商批次、货值同比增长超过130倍和60倍,唯品会、京东、天猫、1号店等700多家电商相继落户。其中,京东全球购就将自营商品的大本营设在南沙。2015年11月,运通天下、广州港物流、联通支付、跨境哥等一批南沙的跨境电商企业,联合发起成立“广州南沙跨境电商行业协会”。截至目前,协会会员达到300多家,形成了由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物流平台企业、支付平台企业、跨境电商供应链企业构成的南沙自贸区跨境电商生态圈。

截至2016年12月底,南沙区口岸监管部门受理了1007家跨境电商企业备案,来自全国各地的跨境电商企业在南沙开展业务。

仅2016年1-11月,南沙口岸累计审核进境电子清单1362.68万票,总价值约26.94亿元,同比增长271.4%。也就是说,每天有超过4万票的跨境商品从南沙保税港区发往全国各地。

南沙跨境电商“跨时代”式的发展,可以说,完全得益于改革创新的主动。2015年4月,南沙自贸区挂牌成立以来,海关、检疫等相关部门牵头,会同商务、发展改革等部门,积极构建“事前备案、事中采信、事后追溯”的跨境电商管理新模式。

南沙跨境电商管理新模式,实现了业务网上申报、查询和备案,实现24小时无纸化网上办公和“零纸张、零距离、零障碍、零门槛、零费用、零时限”的“六零申报”。商品检验检疫办结率也由以往的平均2至3天缩短为16分钟,产品合格率提升24个百分点,查验率降低90%。商品风险低、企业信誉高的货物实施现场免查验,绝大多数货柜可在1分钟内办结所有手续。

对于消费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新监管模式还保障了商品“源头可溯、去向可查”。目前加入该部门跨境电商商品质量溯源体系的跨境电商企业,除了苏宁云商、华润万家外,还包括京东、唯品会等进出口的757家跨境电商企业的11.5万种跨境电商商品。

南沙创新式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模式”,于去年入选商务部8个“最佳实践案例”,这意味着,跨境电商的“南沙模式”将走向全国。

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年以来,南沙在制度创新、改革发展、特色产业、开发建设等各方面都初步取得了显著成效,地区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连续8个季度排名全市第一。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创造的27项可复制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中,涉及南沙的就多达25项!

跨境电商产业的大力发展,不过是南沙各项改革事业中的一个缩影和代表。而南沙创新的脚步,并未就此打住。像南沙跨境电商协会,就在最近一段时间先后与中科院物联网溯源系统、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及韩国中小企业协会联盟签约。希望采用大数据高科技打造国际物联网系统,形成一条“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化道路,让南沙的跨境电商协会主动参与到国际化组织交流合作中去。

(来源:南方都市报,记者:吴璇、任先博、李慧、陈博,见习记者:邹晨辉)

(编辑:叶映橙)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