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前后的姚家门,显然是两番景象。位于浙江湖州这个平日里几乎见不到人影的以姚姓家族聚居的小村落,因为过...
正月初三前后的姚家门,显然是两番景象。
位于浙江湖州这个平日里几乎见不到人影的以姚姓家族聚居的小村落,因为过年,突然就门庭若市,外出打工的年轻一代、照顾孙辈的中老年一代都回到了老家。
而仅两三天时间,到正月初三,大多数人又回城了,这里又重新安静了下来,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自新农村建设以来,一部分农村开始发展起来,甚至发展得非常好,比如民宿产业发达的浙江湖州德清莫干山村,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但也有很多农村,即使交通改善了不少,但由于缺乏产业支撑,“空心村”的现象却越来越严重,年轻一代都在外工作,只留下年老者“独守”,哪怕在村镇经济发达的浙江北部一些农村,也是如此。
我自2001年离开老家进城求学以来,也已离开近16年,同龄的小伙伴们如今都散落在上海、杭州或者湖州市区等地,没有一个还留在村子里。
城镇化是大势所趋,而在这股大潮流中,过去的村落该如何前行,或许是很多人的困惑。
即将消失的传统
姚家门,这是一个坐落在太湖南边远处的小村落,29户人家沿河而建,因为都是姚姓家族,就得了这样一个简单的名称。
这个历史悠久的自然村,最兴盛的时期,也就是十几二十年前,有100多人。然而随着城镇化的进程,越来越多年轻一代进城学习、工作,一家家搬离村子,如今平日里只剩下几十个老人。
印象最深刻的是,这里有一个“照灯笼”的传统,至今还保留着。除夕夜吃过年夜饭后,每户人家的未成年小孩,每人拎着一盏由外婆送的灯笼、背着小包包,聚集在一处空地上,排好队,然后由领头的孩子带领着,从南到北每户人家走一遍。
在这个过程中,小孩子们都一路亮着灯笼,走进一户人家就哼起童谣绕着餐桌走一圈,童谣的大致意思是恭贺新的一年里这户人家财源滚滚,然后主人家便会给每个小孩子分几颗糖果。
记忆中,我曾经照过十三年,做过“领头人”五六年,最热闹的时期至少有二三十个小孩排着长队(甚至有些婴儿由父母抱着)、亮着灯笼一路欢声笑语,而2017年的除夕夜,我只看到了四个小孩。
不是因为出生的小孩少了,而是因为大多数都在城里长大,一方面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糖果早不是当年的稀罕玩意,另一方面这些小孩并不熟悉村子,更不熟悉其它小伙伴,对这种传统只觉得“丢脸”,父母同样也觉得不好意思,便不再有人愿意参与。
村里的长辈,每每这时候都会感叹,再过两年,这个传统怕是要丢了。
曾经人丁兴旺的村子,因为年轻人的外出,许多古老的文化都已经消失。
回不去的故乡
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的文华,离开村子已经14年了,故乡在他心中就是一个永远都回不去的念想。
对他来说,村里的池塘、小溪、柴草间、晒谷场等都满载着回忆。
位于土地肥沃的杭嘉湖平原,距离浙江省会杭州一个半小时车程,距离上海两小时车程,这里过去一直是桑蚕养殖地、生丝产地和丝绸加工地,不愁吃穿。
除了这些,村里还有部分人自己搞起了养殖业,或是到行政村里的砖瓦厂、五金厂里工作,但这些工作多数又脏又累,基础工人月收入在2000-3000元左右,很多都交不了五险一金,年轻人不愿意做。
如今在城里做着白领的文华,提到回老家,他说得最多的是,“回来做什么呢?”初中一毕业就到城里读高中的他,随后到杭州读大学,顺理成章就留在了城里。
如今,他已经结婚生子,也把父母接去了城里一起照顾小孩,他们家的两层楼房常年空着,只有过年那几天才会全家回来打扫下,吃个年夜饭,“再过两年,可能过年也不回来了。”
从南到北,穿过这个小村子,就会发现,有近半数人家的大木门因为常年无人居住,有些腐烂,甚至坍塌。
我家隔壁的隔壁,二十年前就已经到杭州做生意,如今楼上楼下的木门全部坍塌,屋子已经变成别人家的柴草间。邻居家的女儿也已在杭州定居。
对应的教育、医疗资源也日渐减少,唯一的一所乡村完小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撤点并校,两层楼校舍也被私人买走成为居民住所了,仅有的“赤脚医生”也年纪大了,村里人生病都直接往大城市跑。
留守老人的纠结
回家几天,听了不少关于谁家老人又故去了的事情。
如今在这个村子里年龄最大的,大约是和我们家仅隔了三户人家的93岁老太太。老太太家里子孙很多,有五个子女、七个孙辈、一群曾孙,但如今陪着她的,只有一对儿女和他的老伴,其他人都在城里。
老太太还算是幸运的,因为物质条件好,还有子女在身边照顾。但村子里有不少七八十岁的老人,子女都在外打工,只有一个人在家“独居”,小病小痛只有街坊邻居帮忙照看下。
他们也曾被子女接到城里去住过,但没几天就因为不习惯、更孤独而回了老家,“落叶归根,我死也要死在这里。”问起来他们几乎都会这么说。
希望子女留在自己身边,又希望子女能在大城市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便是他们一辈子的纠结。而这个村子,便是他们一辈子的圈子。
因为常年务农做体力活,这些老人身上都有各种病痛,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经常看到他们独自驼着背,或瘸着腿,来来去去自己照顾自己。
走到田间,更是会发现,大半的田地如今都只见荒草丛生。
除了过年,村子里只有红白喜事的时候,远在外地的老老少少才会回来,才又难得“热闹”一下。
炊烟袅袅、鸡鸣狗吠,夏日里青蛙叫、知了叫,简简单单的快乐与忧愁,那都是记忆中的故乡,回不去的故乡。
(编辑:何苗。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yaojl@21jingji.com;hemiao@21jingji.com)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