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务实态度推动亚太经济一体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刘波
2017-03-16 07:00

3月1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应太平洋联盟轮值主席国智利邀请,中国政府拉美事务特别代表殷恒民大使将率...

3月1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应太平洋联盟轮值主席国智利邀请,中国政府拉美事务特别代表殷恒民大使将率团出席在智利举行的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高级别对话会。华春莹特别强调,这次会议并不是一些媒体所说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会议。她同时表示,在TPP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没有变化。

在此前一段时间里,国内舆论对TPP非常关注,将其视为亚太地区经贸关系的核心议题。但这影响了人们看到完整的图景,事实上,TPP是美国更关注的议题,而亚太自贸区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远比TPP更为宏大的课题,由美国奥巴马政府主导的TPP,只是这一宏大课题中的一个选项、一种可能。现在特朗普政府放弃了TPP,恰好能使我们冷静一下,更加理性、客观、辩证地看待TPP。

在一些人看来,TPP对中国曾意味着某种关键性的抉择,必须在是否加入之间尽快做决定,这其实是高估了TPP的作用。其实第三种选择,即继续考察和观望,是一直存在的。中国没有必要过快地做决定,因为TPP本身并不是一个成熟的构想。

TPP曾被一些人描述为一个试图将中国阻挡在门外的俱乐部,并试图唤起中国的危机感。然而,中国政府对TPP的态度一直很开放,并不把TPP视为一种威胁。这说明政府的认识是更加清醒的。的确,奥巴马政府力主推动TPP建设,有在整体的“亚太再平衡”构想中、从经济层面上制衡中国的愿望,美国的确想抢占主导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先机,获得战略制高点。然而TPP的推进本身有其难度,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高规格的开放程度容易导致TPP与各国国内的利益集团产生矛盾。单就美国而言,美国国内的反TPP力量就迫使特朗普和希拉里都在选举中放弃了TPP。因此特朗普政府最终退出TPP,主要是美国国内力量变化导致的结果,虽然对中国在客观上有利,给了中国更大的空间来争取亚太经济一体化的主导权,但这一点不能夸大,未来的博弈仍然很复杂,任务仍然很艰巨。

与在相当程度上政治化、被作为地缘政治竞争工具的TPP相比,中国力主推进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采取了更加务实和包容的路径,更容易获得各国的支持,更适合成为亚太自贸区建设的基础。而且RCEP的构想更加成熟,由于不强求各国在环保、劳工、知识产权等问题上开放,更容易获得各国国内的认同,而不易遭到利益集团的阻挠。正是由于RCEP的成功可能性更高,所以中国一直强调,应力争尽快结束RCEP谈判。同时,RCEP包括东盟十国和中、日、韩、澳、新、印六国,范围更广,对亚太经济一体化的代表作用也更强。

RCEP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中国还是日本(以及澳大利亚)发挥主导权的问题。在TPP搁浅后,曾经力主美国推动TPP的日本等国试图让RCEP变得更像TPP,加入更多涉及服务业和投资的内容,而不只是简单的商品自由贸易协定,从而可以让目前出现保护主义倾向的美国特朗普政府产生更大的介入RCEP的意图,避免中国单纯因为自身的经济体量就成为RCEP的主导国。而且,日本和澳大利亚的这种考虑并不是孤立的,东盟国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类似意图。这就需要中国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缓解地区邻国的疑虑,同心同德地投入RCEP建设,尽早完成谈判。

全球范围看,欧盟的一体化曾被视为典范。但亚太地区各国的政治制度、国内社会环境彼此相差太大,与欧洲各国相比,地理和心理上的距离都更加遥远。各国利益不一、心理不一,因此不宜急于求成,首要的任务是形成更强烈的共同体意识,形成集体行动的意愿和动力。目前,中国有机会成为自由贸易的捍卫者,参与地区与国际规则的制定、议程的设置。中国应当善用这一机遇,通过积极主动的行动来促使各国形成经济和心理上的共同体,稳扎稳打,一步步地推动亚太一体化梦想的实现。这一务实路径不仅更适合中国国情,而且更容易获得邻国的接受和认同。(编辑 欧阳觅剑)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