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军:资金“脱实向虚”是大量流入房地产和融资平台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玉敏 广州报道
2017-03-29 19:12

3月29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主办的“2017国际金融峰会”在广州召开。本次大会以“产融新生态与城市崛起”为主题,一起探讨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征程中,实体经济和金融如何更有效的结合,金融何如助推实体经济改革、创新、转型,为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贡献力量。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先生出席并以《产融结合与中国...

3月29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主办的“2017国际金融峰会”在广州召开。本次大会以“产融新生态与城市崛起”为主题,一起探讨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征程中,实体经济和金融如何更有效的结合,金融何如助推实体经济改革、创新、转型,为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先生出席并以《产融结合与中国三大经济圈》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于学军表示,中国已形成三大极为重要的商圈,即环渤海地区、长三角经济区以及珠三角经济区。为此,他还详细分析了这三大经济圈的特色及优势。

在于学军看来,“产融结合即建立产融新生态,对于一个城市和地区的发展,是一个更加深层次的课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13.8亿人口的国家来说,实体企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始终非常重要”。

针对现在市场热议的金融“脱实向虚”,以钱炒钱,即资金在金融机构之间循环、没有进入实体经济等现象。于学军表示,“这些资金如果不进入实体经济,是产生不了效益或收益,终将变成无源之水。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租赁和基金等金融机构都发行了很多产品筹集资金,看起来好像这些资金是在金融机构之间转来转去、买来买去,但是它最终的去处一定是到了实体企业。但大量流向房地产市场和政府融资平台,而难以或较少进入制造业。”

 

以下为演讲全文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有机会来广州参加这次会议。我演讲题目是《产融结合与中国三大经济圈》。本次会议上,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将发布两个报告,即《2016中国城市金融竞争力指数报告》和《融资中国——2016年IPO分析与2017年融资趋势报告》。我觉得这两个报告很好,长期持续下去,相信工作会越做越深入,形成更强的品牌影响力。

我今天主要讲四点。

第一点,经济发展是有层次的,不会是相同或同等的。国内如此,国外亦是如此。什么时候都不可能是等量齐观或并列齐驱的。发展有层次、有梯次才能形成互补,有差别才能形成比较优势。从全球来看,经济发展一定会表现出这样的特点。

第二点,中国已形成三大极为重要的商圈,或者叫三大城市群,即环渤海地区、长三角经济区以及珠三角经济区。这三大经济圈,越来越可以与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群相媲美,如东京湾、纽约等经济圈。当然现在我们的发展水平可能还有些差距,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这种差距相信将会逐渐缩小。

这三个经济圈,确实各有特色。环渤海经济圈,以重化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为主,其中尤为突出和重要的是北京的央企,数量多、规模大,在一些重要领域具有垄断性势,是中国最重要的总部经济集中地。另外,这个区域里IT等高科技领域也具有重要地位。主要是依托该区域科研院所集中、人才优势突出等有利条件,涌现出一批在IT领域有地位、最有代表性的公司,如联想、小米和百度等科技类公司。

长三角经济圈,地处长江中下游流域,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基础雄厚,也是中国传统制造业最发达和集中的地区。该地区的特点是人口密度大、人才密集、人文环境优良、市场相对集中,运输业也很发达,是历史上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富足之地。改革开放以后,这个区域仍然保留了在传统制造领域的竞争优势,并且得以进一步强化和集中。

珠三角经济圈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建立的四大特区,加上后来的海南特区,主要集中在这里。这个区域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同时也是华南或南中国的商贸中心。这里毗邻港澳,资讯相对发达,特别是以华为和腾讯为代表的IT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产业在这个区域发展迅速,在研发和制造领域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中心。我认为这点很重要。如果认识到这一点,可以说,珠三角区域的特点就是新兴产业,而非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如汽车制造、钢铁、机械加工等领域,在严厉的政策管控之下,国有企业在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完全市场化的企业在这个领域会受到国有企业垄断的巨大影响,很难做强做大。而IT则是完全新兴的技术、产业,未受到较多的行政管制影响,因而在珠三角这个最市场化的区域,能够发展壮大,进而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产业。IT产业增长潜能巨大,往往一项技术的突破就有可能形成千亿级,甚至万亿级的产业规模。例如一个新的手机产品研发出来,将可能形成一个产业,并将不断创造庞大的产业链。这是近几年在经济下行时期,珠三角地区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发展较好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这个区域中一些城市能够在全国竞争当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第三点,从金融的角度来看三个经济圈,也是各有特点,各有所长。首先,三个地区都是中国最重要的港口聚集区,也是全球最重要的货物商贸流通渠道。全球最重要的集装箱港口集中在此,如上海、深圳和香港,均是全球前四位最大的集装箱码头。环渤海经济圈则主要以散货运输突出,是全球最大的煤炭和铁矿石等港口。从金融来看,国有大型金融机构、政策以及监管部门,主要是集中在北京,这里也是中国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的主要营运和管理中心。

在长江经济区,上海被定义为中国和国际金融中心,近几年的建设步伐和集散效益明显加快,国内各类金融市场聚集于此,金融中心的功能显著提升,附加值不断增加。下一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相信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和定位,其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珠三角经济圈主要集中在三个城市,分别是广州、深圳和香港。当然,实际上这三个城市彼此还是相互分别的,区分明显。因为香港实行一国两制,处于不同的关税贸易区,货币也不同,彼此之间不可同日而语。但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互联互通不断推进,两地的融合发展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所以双边的协同效益、集群效应也越来越明显、突出。另外,金融对于经济的推动或者是互动的作用更加明显,尤其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对于珠三角经济圈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因此,虽然三个城市看起来分散,但是整体的集合效应和影响力始终存在,并且持续加强。

珠三角金融的最大特点是市场化程度高。香港是全球经济自由化最高的城市之一,连续十几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其金融市场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制度和法律法规设立,是名副其实的国际金融中心。广州和深圳除了有深交所作为重要资本市场,在中国和全球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之外,也形成了一批具有市场化优势的重要金融机构,包括大量的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和信托等。但当中最突出的是平安集团和招商银行。当然,在证券、基金等领域也有一些重要的机构,但总体来看其影响力尚有一定的差距。

最后一点,从更加广泛的角度来看,产融结合即建立产融新生态,对于一个城市和地区的发展,是一个更加深层次的课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13.8亿人口的国家来说,实体企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始终非常重要。因为这实际上涉及到中国人的饭碗问题。金融如果脱离实体经济,终究是没有出路、没有意义的。

针对现在社会上讲金融机构“脱实向虚”、“以钱炒钱”,即资金在金融机构之间循环、没有进入实体经济等现象,我认为实际情况可能并不完全是这样。因为这些资金如果不进入实体经济,是产生不了效益或收益,终将变成无源之水。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租赁和基金等金融机构都发行了很多产品筹集资金,看起来好像这些资金是在金融机构之间转来转去、买来买去,但是它最终的去处一定是到了实体企业。但大量流向房地产市场和政府融资平台,而难以或较少进入制造业。这是我的一个看法。否则,去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达到近60万亿元,其中房地产占比很大,这些钱从哪儿来?实际上资金是进入了这些领域。这里究其问题,实际上是机构多、链条长并相互嵌套,所以表面看起来好像是资金在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捣腾。另外一个问题是,货币膨胀形成了巨大的泡沫,容易模糊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最后,针对这个题目,我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控制货币信用总量。经济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出现严重的泡沫化现象。

第二,制定有利于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比如说,资金如果进入制造业,可以考虑在税收政策等给予一定的优惠。不但是国家层面可以去做,就是地方层面也可以发挥一些作用。

第三,进一步市场化。只有建立在市场化的基础上,产业发展才有生命力,才可能有大的发展。如果过度行政化,靠一些行政资源来维持发展,那是难以为继的。同时,对于金融来说,只有切实支持实体产业,才是有效的发展。当然,金融业本身也需要进一步市场化。

第四,应该研究总结各种好的经验、模式,通过复制推广,扩大其适应范围,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就讲这么多,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编辑:马春园)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