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港于1860年开港,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之一,素有“岭东之门户,华南之要冲”称誉。因港而立,因港而兴,潮汕作为全国著名的侨乡,汕头港一直是潮汕地区与潮籍华侨联系的重要门户和重要纽带。近两年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汕头港被列入加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15个重点沿海港口行列、广...
汕头港于1860年开港,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之一,素有“岭东之门户,华南之要冲”称誉。因港而立,因港而兴,潮汕作为全国著名的侨乡,汕头港一直是潮汕地区与潮籍华侨联系的重要门户和重要纽带。
近两年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汕头港被列入加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15个重点沿海港口行列、广东省委省政府要求把港口建设作为汕头的“头号工程”加以推进、《粤东港口群发展规划(2016—2030)》正式印发实施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再次给汕头港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作为中国沿海25个国家级主要港口之一,汕头港是华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是广东五大枢纽港之一,也是广东省首个对台直航的港口。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至今,汕头港已与世界57个国家和地区的272个港口有货物往来。现有7个港区,500吨级以上泊位89个,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19个,通过能力4747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76万标箱。2016年全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000万吨;集装箱完成124万TEU,分别占粤东三港总量的56.5%、99%。其中,汕头港集装箱是珠三角、长三角、渤海湾等沿海经济中心之外,为数不多的超百万标箱港口。
据了解,汕头港航线网络日臻完善,已开通至地中海、中东、菲律宾、南美、西非、东南亚等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和内贸集装箱航线共计25条。近年来,相继建成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2个、7万吨级和15万吨级煤炭泊位各一个、5万吨级和10万吨级深水航道各一条。此外,交通运输部和省重点项目广澳港区防波堤工程及广澳港区二期工程两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和一个2万吨级石化码头正加紧建设,将于今年年底主体完工;广澳港区航道二期工程于今年年底同步建成;广澳港区三期工程前期工作正在积极开展,将于今年开工建设。
汕头港建港条件优越,拥有广澳湾、海门湾、烟墩湾等一批自然水深大、泥沙回淤轻微、靠近国际航线、掩护条件好的优良岸线,具备建设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15万吨级煤码头、30万吨级原油码头等大型深水码头的条件。远期规划通过能力达3亿吨,集装箱1200万标箱。
而当前,汕头港正迎来其重大发展机遇。据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钊透露,汕头市将以建设东南沿海亿吨大港为目标,加快推进港口建设发展步伐,改善和提升港口枢纽作用,努力打造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
在完善战略布局上,该市将配合临港经济区建设,完善港口配套服务措施和集疏运体系,提升港口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统筹广澳港区、保税区及临港周边区域资源,协调好广澳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临港产业规划、保税区规划等相关规划,依托港口资源研究打造临港产业的规划和政策意见。
李钊表示,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广澳港区防波堤工程、两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2万吨级石化码头、广澳港区航道二期工程明年完工。同时,抓紧开展广澳港区三期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分批启动建设。
此外,汕头市还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寻求与实力雄厚的大型综合性集团,特别是有港航资源背景的企业合作推进港口建设运营;积极引进临港产业工业项目,特别是能形成临港产业链条的大型项目;并高度重视港口运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建立友好港口,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加强与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的沟通联系,推进与相关国家港口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