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庆良、张雷、李会民、何昭顺: 打造苏丹棉花产业链的人们

21世纪经济报道 赵忆宁 加达里夫拉哈德灌区报道
2017-04-28 07:00

“巴比科尔告诉我们他家这几年种植‘中国1号’的纯收益,2013年是8万SDG(苏丹镑),2014年12万SDG,2015年11万SDG。当我们...

“巴比科尔告诉我们他家这几年种植‘中国1号’的纯收益,2013年是8万SDG(苏丹镑),2014年12万SDG,2015年11万SDG。当我们去他家访问的时候,他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皮卡车,他说这台车就是用卖棉花的钱购置的,买的时候花了8.4万SDG。不仅如此,他还盖了新的砖房,造价在5万SDG左右。最让他自豪的是他的两个孩子上了大学。他特别感慨地对我们说,他从没有想到他可以供两个孩子同时上大学。”

尹庆良、张雷、李会民、何昭顺1.jpg

这是一个有关苏丹棉花的故事。故事的起缘发生在距离喀土穆大约260公里的加达里夫州的法乌镇,这里是中国商务部在苏丹的农业示范外援项目所在地。2011年示范中心的一位棉花专家把中国“鲁棉研28号”、“鲁棉研37号”带入苏丹,并被苏丹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1号”、“中国2号”,新的棉花品种以每亩高于当地品种150公斤的产量,如旋风般席卷整个苏丹。几年来“中国1号”的种植比例在94%左右,有23万苏丹农户受惠于此,平均每个农户因种植“中国1号”年增收8400苏丹镑。

苏丹棉花朋友圈的故事到此还仅仅是个开始,在苏丹棉花产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山东高速集团所属的中国山东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联合山东鲁棉集团在拉哈德灌区投资兴建了棉花加工基地,进行棉花种植和加工,建成了从棉花繁种、种植到加工的产业链。他们的脚步没有停止于此,一个作为中国-苏丹农业投资合作平台的中苏农业合作开发区的建设正在进行之中,继续向上游的棉花育种、农机、农资和下游的纺纱、织布、印染到成衣制作的全产业链延伸,同时将产业横向扩展到粮食、油料作物和牧草、畜牧业养殖、屠宰及出口加工等。

尹庆良、张雷、李会民、何昭顺2.jpg

在中石油的帮助下,苏丹已经建成世界一流水准的石油“黑色”全产业链;中国企业的下一个目标是参与苏丹“白色”棉花产业链的建设,为苏丹经济转型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中国在苏丹的农业示范外援项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苏丹农业示范中心主任尹庆良,苏丹农业示范中心棉花种植专家张雷,新纪元法乌种植加工基地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会民和新纪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昭顺。

一个成功的农业示范中心

《21世纪》:这是记者在非洲接触的第二个农业示范中心,在喀麦隆也调研了那里的农业示范中心,请介绍一下你们这里的情况。

尹庆良、张雷、李会民、何昭顺3.jpg

尹庆良: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中国提出了援助非洲的八项举措,其中一项举措就是在非洲20个国家援建20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第一批确定的是14个,苏丹是首批援建的14个示范中心之一。农业示范中心采取以省对口国家的合作方式,确定山东省对口苏丹。山东省由企业采用议标的方式承担项目,包括建设与运营。山东省外经集团为项目的总承包单位,因为山东外经集团长期以来在国外搞工程项目承包,所以联袂山东省农科院共同承担这个项目。项目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设期,从2009年4月项目开始动工兴建,商务部一次性投资4000万元人民币,2011年4月份交付使用;第二阶段是三年技术合作期,是从2011年11月开始到2014年11月结束;第三阶段是商业化运营期,期限是7年,目前我们正处在这个阶段。项目到2021年11月结束,然后移交给当地政府。

《21世纪》:中心运转的情况怎么样?

尹庆良:商业化运营期既要依靠我们自己维持示范中心的运转,还要保持各项公益功能不变,目前示范中心运转得非常好。示范中心占地总面积是975亩,其中建设用地180亩,试验田是795亩。我们当时制定要完成四项任务,包括农作物的试验研究、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农作物良种的繁育以及农业技术培训。最初示范中心希望以推广玉米和花生为主,棉花、蔬菜作为辅助项目,棉花专家张雷来了之后,我们逐步调整了研究方向,以推广棉花“中国1号”(Seeni1)、“中国2号”(Seeni2)为主,目前“中国1号”在整个苏丹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种植,这个结果是我们自己也没有估计到的。

《21世纪》:“中国1号”、“中国2号”是从国内带来的什么品种?

尹庆良、张雷、李会民、何昭顺4.jpg

张雷:“中国1号”在国内叫“鲁棉研28号”,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的一个品种,在山东、河北、江苏、安徽包括新疆大面积种植,它的特性就是抗虫、高产,籽棉产量在300公斤左右。新疆地膜种植可以达到400-500公斤左右。我是2009年在示范中心成立之前来到苏丹的,几年间从国内带了30多个棉花品种,每次带几克或者十几克种子。2010年种了40亩棉花试验田,当时选择了四个品种进行比较种植,那时的代号叫CN-C-01,CN-C-02,就是后来审定的“中国1号”、“中国2号”,还有当地的两个品种“哈梅德”(Hamid)和“阿伯叮”(Abdin)。“中国1号”亩产246公斤,而当地的两个品种的产量只有46公斤与40公斤。经过两年的试验,2013年12月24日在时任苏丹农业部部长易卜拉欣·穆罕默德(Ibrahim Mahmoud)的见证下,中国援苏丹农业技术示范中心95亩棉田现场收获,单产达到亩产399.1公斤。

《21世纪》:苏丹之前种植长绒棉非常有名,是什么原因产量这样低?

尹庆良:苏丹的长绒棉最早的品种是从埃及引进的,但这个品种适应种植的区域范围很小,因为对气候条件要求很严,“Hamid”和“Abdin”相当于中绒棉。当地品种低产的主要原因是苏丹一年四季非常炎热,导致棉铃虫危害比较严重,而这些品种不抗虫,棉铃虫爆发的时候几乎没有产量。苏丹曾经号称是一个大的产棉国,上个世纪70年代棉花种植高峰时期,根据苏丹政府的官方统计的数据,当时种植面积达到过600多万亩。因为当地的品种无论是长绒棉还是中绒棉都不抗虫,所以产量特别低,农民种植的收益也很低,再加上当时苏丹石油开采进入盛产期,换来大量的外汇收入,所以很多农民就不种棉花了,2010年的时候,苏丹全国棉花面积不足10万亩。基本上没有什么棉花种植了。拉哈德灌区第二区(Section 2)经理阿拉敏·Al巴希尔(Alamin Al basher)告诉我们,灌区每年向农民提供种子、化肥及耕作、飞机喷药等服务,棉花收购时再扣除这些投入,原来当地的品种一亩地产50公斤,几乎挣不到什么钱,所以灌区种植棉花的面积逐年收缩。

自从有了“中国1号”后,这里的人们都开始种这个品种,目前苏丹棉花种植面积恢复上来了,从不到10万亩扩大到现在的250万亩。苏丹政府计划在2017年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从2016年的250万亩增加到630万亩,创下苏丹棉花种植面积的纪录。因为这个品种收益太高了。

《21世纪》:你们是如何推广“中国1号”的种植?

尹庆良:示范中心的四项功能首先是要选品种,第二要有栽培技术,然后为当地人培训以及推广。我们与苏丹农业部合作,中方制订培训方案和教材,苏丹农业部组织学员,来的人都是农业技术员。苏丹的体制与中国有相同之处,中央政府设有国家农业部,在每个州里有州农业部,除了四大国有灌区直属国家农业部管理,州里其他的农业生产由州农业部管理,每一个灌溉区有完整的农业技术指导与推广系统。

《21世纪》:早就听说苏丹有非洲最大农业灌溉区,一共有多少个?

张雷:大大小小有十多个灌溉区,灌区总面积达到189万公顷(1公顷=15亩,约2800万亩),比较大的有四个灌区,包括吉齐拉灌区(Gezira)、拉哈德灌区(Rahad)、苏基灌区(Suki)和新哈尔法灌区(New-halfa)。最大的灌区是吉齐拉灌区,有耕地1300多万亩,也是苏丹最大的棉花产地。以示范中心所在的拉哈德灌区(Rahad)为例,1977年拉哈德灌区设立之初,成立了50个村庄,村子以数字命名,从南往北第一村,第二村,第三村,一直到第五十村。村民大多是从灌区外迁徙而来,每个村庄最初安置250-400人,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现在每个村庄人口达到1500-2000人左右。有点像中国的黑龙江农垦。

《21世纪》:这是世界银行的援助项目吗?

张雷:除了吉齐拉灌区,另外三个是的。吉齐拉灌区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殖民时期兴建的。上个世纪70年代,大多数灌区原来都是没有人烟的荒地,为了解决靠天吃饭的问题,世界银行为苏丹援助建设了三个灌溉项目,其中就包括拉哈德灌区,灌溉面积达200万亩,总工程耗资八千万美元,其中世界银行提供4000万美元的无偿援助。这项工程是从尼罗河把水引过来,修建了上游大坝和五级引水渠,包括主干渠,次干渠、枝干渠,到田间的毛渠,这个工程1979年才完成。拉哈德灌区的水渠长度约1500公里。

《21世纪》:难怪苏丹向中国政府提出的“十大合作计划”农业合作项目远离水源地,我们还不太理解,人家是有历史的记忆。可能苏丹希望按照世界银行援助的模式进行新的农业合作。现在已经进入商业化运作期,中心运转的情况怎么样?

尹庆良:示范中心每年要搞棉花原种的生产,棉花原种的生产加工出来以后,我们卖给当地的种子公司,或者是当地的政府部门,然后由他们来安排大田用种的生产。为了维持示范中心的商业化运营,我们与苏丹农业部2015年达成协议,苏丹全国范围内所有的“中国1号”与“中国2号”两个棉花品种的原种,由示范中心统一安排生产,统一销售,其他任何单位不能从事原种的生产。每年原种生产大约是100到150吨。为了原种的生产,我们租赁了1000亩地。1000多亩地的棉花,再加上种子,每年有600多万苏丹镑的收入,以此维持商业化运作期的发展。

另外每年还有一些培训项目。2015年我们与中国商务部、农业部合作,搞了海外“走出去”培训班;2015年搞了四期培训班,学员来自全苏丹,仅当地学员就培训了120人。除了向国内争取项目之外,我们也同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签了三年的合作协议,帮助他们联合搞一些培训。授课专家包括中国和本地相结合。每年还有一些大专院校的学生到我们这儿来实习,每年都要接待几批,比如苏丹喀土穆大学农学院的学生每年都来。总之,我们要想尽各种办法,不仅让示范中心生存下去,而且能够发展壮大起来。

“中国1号”成为致富的法宝

《21世纪》:你们怎样培训当地的人?

张雷:良种良方配套才能成功推广。“中国1号”审定的同时我们进行了栽培技术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简化栽培技术,我称之为“ETE”种植技术。也就是“早播、密植、经济施肥”。这都是针对当地传统种植习惯中的问题来设计的。以第一条“早播种”为例,根据我们的试验结果,从6月下旬到8月底是适合种棉花的季节,每晚播种10天产量减少12.7%。而当地人习惯从7月下旬才开始种,陆陆续续种到8月底。我们提出来这套技术,不增加任何生产成本,也不增加任何操作难度就能大幅度提高棉花产量。这套技术也随着“中国1号”的推广得到了苏丹各方面的广泛认可。如果到一个灌区参观,看到长势好的棉花,肯定有当地人会说:这里有“ETE”。

灌区每一个村庄都有技术员,每年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他们学到技术后回去推广。灌区的管理体系是三级管理,每5个村庄为一个小区(Block),小区设经理1名。每三个小区成立一个大区(Section,有的灌区称为Group),每个大区设置大区经理1名。每个村有农民协会的分支机构,四个村再形成一个片区农协,然后再到拉哈德灌区总部还形成一个总部的农协,我们的合作对象主要是农民协会和灌区管委会。原因是这里的所有的地都归灌区所有,对于灌区内农民的种植管理非常严格。1977年成立时,每户农民分到22费丹土地(1费丹=6.3亩),必须种植11费丹的棉花,11费丹的花生;由于农民没有粮食吃,此后改为11费丹棉花,8费丹花生,3费丹高粱;到2009年由于建设、水渠维护、修路等原因,每户的耕地减少到20费丹;75%的耕地用于种植高粱,其他的25%种植棉花、花生等,棉花面积已经很小。2012年“中国1号”推广之后,拉哈德灌区规定10费丹种棉花,5费丹种高粱,5费丹种花生、小麦、蔬菜等。

《21世纪》:在苏丹引种中国棉花品种会遇到什么问题?

张雷:首先是收集气候条件和土质对不同品种棉花的生长影响。“中国1号”虽然在国内表现很好,但是国内的栽培技术照搬到这里不行,必须要摸索出一套适应当地的栽培技术才行。但是总体来讲,这里太适合种棉花了,首先是气候条件,其次是土壤。这个灌区的土地属于黑土地,学名叫变性土,土壤中有机质和钾元素含量非常高。在国内农业种植的瓶颈就是钾元素低,每年要从国外进口钾肥。而这里不用补充钾肥。今天看到的棉花大田,如果是国内棉花吐絮的时候,叶子基本上就落光了,这里还是绿油油的。形容棉花有个谚语叫“青枝绿叶吐白絮”,应该说的正是这里。

《21世纪》:你们的试验田棉花亩产能达到多少公斤?它的质量如何?

张雷:最高一亩地收获400公斤籽棉,在国内很难达到这个水平,除了新疆个别地区可以,像黄河流域棉区达不到这个水平。示范中心大面积种植平均产量达到300公斤。鉴定棉花品种优劣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是衣分率(lint percentage),就是单位重量的籽棉能轧出的皮棉的比例,正常情况下,棉花的衣分率为33%-40%,即生产33-40公斤的皮棉需要100公斤的籽棉。“中国1号”和“中国2号”的衣分达到44%,而当地品种的衣分率只有33%到34%。巴比科尔·卡罗尔(Babeker Karor)是拉哈德灌区第六村的农民,他对我们说,“中国1号”棉花品种非常好,不仅产量高,而且拾棉花的时候感觉“涨手”,而当地的品种抓到手里感觉扎人,也就是“中国1号”棉花衣分特别高,当地品种一麻袋可装140多公斤籽棉,而“中国1号”一麻袋最多装110公斤。

关键是“中国1号”不用防治棉铃虫,一亩地能节约100多苏丹镑的成本;以往种植当地的品种,每到棉花开花的季节,飞机天天喷药,效果却并不理想,常常花了钱也没治住棉铃虫,最后有时还颗粒无收。

《21世纪》:能算清楚农民们从种植“中国1号”中获得的收益吗?

张雷:可以算出来,2016年苏丹棉花种植面积是250万亩,根据苏丹联合资本银行(United Capital Bank)的统计,种植“中国1号”的面积占94%,大约为235万亩。如果保守地按照每亩增收150公斤计算,苏丹棉花市场每公斤籽棉售价5.6苏丹镑(1苏丹镑=0.73元人民币),一亩地增收840苏丹镑,235万亩棉花仅增收部分就是19.74亿苏丹镑。2017年苏丹政府计划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从2016年的250万亩增加到630万亩,假设种植“中国1号”的比例仍旧维持在94%左右,可以让农民增收53亿苏丹镑。

《21世纪》:涉及到多少农户?

张雷:没有在苏丹农业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查到这方面的数据。但是我们所在的拉哈德(Rahad)灌区约有4000户农民,灌区棉花为4万费丹,如果按照苏丹一个农户大约有10费丹土地计算,全国大约应该涉及到23万个农户受益。估算下来每个种植棉花的农户增收8582苏丹镑。

《21世纪》:苏丹农村人口占70%左右,也就是说大多数的人们从种植“中国1号”中受益。能讲个典型的案例吗?

尹庆良:巴比科尔今年51岁,家里有11个孩子,他是“中国1号”的铁杆粉丝,从“中国1号”推广后的第二年他家就开始种植,至今已经四年。他家共有14费丹(86亩左右)土地,第一年种植时即获得了220公斤/亩籽棉的好产量,2014年亩产高达380多公斤,这个产量在苏丹棉区是没有过的;2016年收成也不错,亩产达到350公斤。他告诉我们他家这几年种植“中国1号”的纯收益,2013年是8万SDG(苏丹镑),2014年12万SDG,2015年11万SDG。当我们去他家访问的时候,他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皮卡车,他说这台车就是用卖棉花的钱购置的,买的时候花了8.4万SDG。不仅如此,他还盖了新的砖房,造价在5万SDG左右。最让他自豪的事情并不是盖了新房、买了车,而是他的两个孩子上了大学。他特别感慨地对我们说,他从没有想到他可以供两个孩子同时上大学。巴比科尔最小的孩子出生于2014年,而新房子也是同年建设,所以当地人经常开玩笑说,这个孩子是“中国1号”的副产品(Seeni1 by-product)。

张雷:拉哈德灌区是中国援苏丹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所在地,“中国1号”及其配套栽培技术首先在这个灌区推广,而当地农民最早受益;附近的村民也都和巴比科尔·卡罗尔一样种植了“中国1号”;2016年拉哈德灌区共种植“中国1号”22万多亩。那天附近村的村民听说中国示范中心的专家来了,都纷纷跑来与我们打招呼,个个都向我们伸出大拇指说:西尼够意思(中国人很好)。第10村的农民哈梅德(Hamid)接近80高龄,也过来凑热闹,见到我们时又亲又抱,且右手食指指向天空,高声告诉安拉:“西尼(中国)是苏丹人的兄弟,西尼是苏丹人的朋友。”

棉花加工厂延长棉花种植产业链

《21世纪》:有了好品种,有了种植面积,你们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投资棉花项目的意向?

尹庆良、张雷、李会民、何昭顺6.jpg

何昭顺:新纪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隶属于山东高速集团旗下的山东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山东国际公司在苏丹的业务有两大板块,工程板块和农业板块。工程板块起始于2002年,2008年进入农业板块——苏丹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示范中心以山东国际公司为主承建的。由于山东国际公司是外经企业,没有农业经验和技术,山东省商务厅、农业厅联合推荐我们与山东省农科院合作实施这个项目。我们从上个世纪80年代在海外做外经贸,农科院有技术优势,就这样我们走到了一起。2010年示范中心建成后,我们两家注册了山东金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这是根据中苏双方政府签署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议定书规定,我们不仅负责示范中心的建设,还要设立一个公司负责建成后十年的运营。示范中心建设与前三年的技术合作期由中国政府提供补贴,之后七年是可持续发展期,则完全靠金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经营维持示范中心各项援外职能的运转。

通过示范中心的运营我们看到苏丹在农业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和投资机会,所以我们与山东鲁棉集团在2011年开始决定在农业示范中心以外,再搞一个棉花投资项目。

《21世纪》:棉花加工厂和示范中心是一个什么关系?

何昭顺:新纪元公司是在示范中心的基础上成立的。示范中心以农业技术研究和服务为主,而新纪元则侧重于大农业投资。因为示范中心是一个政府援助项目,这就决定了它的公益性,没有太大的利润,仅靠自身经营也难以维持自身的运转;同时,示范中心成功实现了棉花高产品种的引进,我们认为进行大农业投资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再成立一个农业投资公司。一方面将示范中心的新品种、新技术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和示范,另一方面,示范中心以商业模式为投资公司提供品种和技术服务,能够更好地保证有更多的收益来维持示范中心的运营。所以,我们联合山东鲁棉集团成立了新纪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农业投资。投资项目是2011年初开始论证和调研,年中正式启动。到现在,通过4年多的运作,已经建成了4万亩的种植基地和现代化的棉花轧花车间、脱绒车间和种子加工车间。

尹庆良、张雷、李会民、何昭顺5.jpg

李会民:当年考察得很详细,我们跑遍了苏丹所有州的产棉区,也考察了苏丹港物流仓储条件和苏丹棉花进出口质量检测中心。关键的是农业示范中心做了《苏丹棉花产业发展报告》,这份报告对苏丹棉花生产管理体系、棉花生产历史、棉花种子生产、棉花加工概况以及苏丹棉花产业发展建议有详尽的分析,使我们的决策建立在科学化的基础上。棉花加工基地是按照年产1万吨皮棉的加工能力设计与建设的,总投资额2000多万美元。我们将农民出售的籽棉,经过初步加工为纺织工业、油脂加工业提供可以直接利用的原料皮棉和棉籽。棉花加工也称籽棉加工或棉花初步加工,是轻纺工业的前道工序。

《21世纪》:你们的原料来源有几个方面?

李会民:工厂的原料来源有三个部分:首先是我们自己种植的棉花,包括与当地农户合作种植(公司+农户的模式),目前种植了10万亩土地,其中3万亩是租赁灌区农户的土地,一亩地每年的租金是40苏丹镑,租赁期限十年,十年后可以续租。2016年因为主灌渠泵站供水设备出问题错过棉花最佳播种时间,加上雨季部分排水不畅棉花受淹,所以平均产量亩产只有180公斤,但是管理好的区域产量能够达到270公斤。我们收获自己种植的籽棉5000多吨,加工皮棉有1000多吨。另外是收购当地农民的棉花,因为我们自己的产量满足不了加工厂的负荷,就与苏丹联合资本银行合作,联合资本银行长期以来投资灌区的农业,帮助当地农户种植棉花,我们的合作就是让他们支持的种植户把棉花交给我们代加工,由银行为农民支付加工费。第三部分是承接苏丹其他公司的来料加工。通过加工原料转化为产品提高附加值部分的效益还可以,如果单独考核种植部分因为农资和人工管理成本投入大利润空间小一些,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建加工厂的原因。

《21世纪》:你们租赁了10万亩土地能解决多少人的就业?

李会民:我们请的都是法乌镇附近的村民,3万亩土地每年就业人数不固定,田间管理用工旺季大致应该有6000多人。3万亩分成两部分,其一是我们从国内带来15个人,他们在国内是有棉花种植经验的管理者,在苏丹每个人承包1000亩地,为当地人开展棉花示范种植,公司协助他们招收当地农民除草、浇水等。我们是监管者。双方协商实行基础工资与定额产量挂钩超产奖励的激励措施,目前产量定额为亩产150公斤籽棉,单产超过150公斤按照三七分成。由于加强了对派出的棉花种植能手的管理以及实行承包激励机制,棉花单产逐年提高。2015年最高棉花产量达到270公斤,一个管理者承包了1300亩土地种棉花,仅在苏丹呆了一个种植收获季节,就拿到了15万元人民币的工资和超产分红。另外的1.5万亩委托给当地具备有棉花种植管理经验和有一定资金实力的人。

我们对棉花托管种植采取公司投入必须生产资料,田间管理全程委托给当地人,棉花收获后公司根据投入的成本折算成棉花扣掉,剩下收益部分都归当地受托人。我们的投入主要是种子、化肥、农药、机械设备的费用。近年来跟我们合作的当地人,有的买了车,有的自己买了拖拉机,有的从茅草屋盖成了砖瓦房,比如11村的村长,去年我们给他3000亩地,一年就买了拖拉机。

《21世纪》:加工厂有多少人就业?

李会民:工厂雇员根据每年加工量有所不同,近两年每季加工量大概在1.5万至2万吨籽棉,一般安排两个班次昼夜生产,工厂生产雇员60个人左右,另外还有一部分原料及产品进出厂装卸人员。为延伸完善棉花初加工产业链,我们还配套建设了棉籽剥绒和种子加工生产线,经过调试投产后可增加提供50人当地就业机会。

《21世纪》:听说你们要和中国港湾抱团在苏丹港建工业园?

何昭顺:开发区的规划里面包括种植区、加工区、雨养种植区、综合服务区以及苏丹港的仓储物流区。因为苏丹绝大部分的进出口都是通过苏丹港,所以苏丹港的仓储物流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了解到中国港湾目前正在计划在苏丹港建设工业园,经过初步沟通,他们也很希望能够合作,在一起建设开发。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就此事进行商谈。

《21世纪》:苏丹的纺织业状况怎么样?

何昭顺:目前苏丹一方面大量原棉出口,另一方面大量进口纺织品,每年进口服装等纺织类产品30多亿美元。苏丹最大的纺纱厂是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政府援建的,后来中国政府援外专家撤离,纺纱厂被废弃了几十年。前几年土耳其一家公司与苏丹吉亚德集团联合起来成立合作公司,接手改造这家纺纱厂,主要生产军队与警察的制服。这几年随着“中国1号”种植面积的推广,特别是苏丹政府计划在2017年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从2016年的250万亩增加到630万亩,必将带动纺织和服装工业的需求与发展。

另外,棉花产业链除了纺织外,还可以带动棉籽油和棉籽蛋白加工业发展。苏丹食用油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每年要进口动植物食用油约16.5万吨,相邻国家埃及每年进口100万吨;2012年苏丹政府与埃及私有企业联合建设食用油加工厂,以满足两国需求。苏丹大大小小食用油加工厂140多家,能够正常生产的约29家;规模最大的食用油加工厂在首都喀土穆,生产全国食用油的75%,主要产品是棉籽油、花生油和油葵油,但产量严重不足。苏丹畜牧业相当发达,但饲料严重缺乏,棉籽蛋白工业也是空白;投资棉籽蛋白粉生产将会对棉籽消费找到更好的出路,并为畜牧业提供优质饲料。(编辑:张星)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