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西高管:中国家电产品将更重数字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戴春晨 深圳报道
2017-05-05 14:36

中国消费品的供给侧改革,在跨国企业的营销策略中找到了依据。5月4日,博西家用电器集团大中华区市场营销高级副总裁叶格在深圳表示,中国人对家电产品的消费需求已发生显著变化,消费者正在寻求用更高品质的产品来替代已过时的电器。高端解决方案、数字化、品牌价值,将是未来中国家电产品的竞争力所在。这一趋势将有助于未来中国家电市场的稳步...

中国消费品的供给侧改革,在跨国企业的营销策略中找到了依据。

5月4日,博西家用电器集团大中华区市场营销高级副总裁叶格在深圳表示,中国人对家电产品的消费需求已发生显著变化,消费者正在寻求用更高品质的产品来替代已过时的电器。高端解决方案、数字化、品牌价值,将是未来中国家电产品的竞争力所在。这一趋势将有助于未来中国家电市场的稳步增长。

叶格是在2017中国深圳电子消费品及家电品牌展(CE China)的主题演讲中做出上述判断的。该展会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品展柏林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的全球活动之一。

叶格表示,得益于两位数的GDP增速,尤其是2007年至2011年在政府补贴的推动下,中国家电市场亦呈现快速增长。由于中国市场倾向于被认为会保持两位数增速,现在和未来都会存在某些增速更高的细分领域。

叶格注意到,上世纪90年代,消费者热衷于购置家中第一套电器产品;2000年以后,收入增长对家庭渗透的影响持续加强,消费者正在寻求用更高品质的产品来替代已过时的电器。这一增长模式与以往不同。

他指出,中国家电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了非常丰富的选择空间,相比来说,其它国家的许多成熟市场反而没有做到这一点。

典型的例子是,拥有博世和西门子等家电品牌的博西集团,2011年,传统的双门和三门冰箱占据家电市场份额的87%。如今,大约57%的份额却是由更为先进的对开门冰箱和多开门冰箱组成。

“市场上有各种尺寸的产品,各种门板材质,以及多种颜色及图案供消费者选择。冰箱不再仅仅是一个冷藏设备,产品的设计,无论在外部还是内部,都逐渐成为非常重要的因素。”叶格分析。

麦肯锡2016中国消费者报告的分析指出,2015年,50%的中国消费者在各品类消费中寻求最好且价格最贵的产品,相较往年这个比例显著提升。同时,59%的中国消费者表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愿意购买著名品牌的产品,这个比例较2011年增长了18%。

叶格认为,中国消费者青睐高质量的创新产品,源于中国人在文化上对创新有着开放态度。在中国,创新被视为机遇,而在欧洲,在新事物被市场广泛接受之前,对它的怀疑则是一个需要首先被克服的重要因素。因此,两地发展变化的速度也就不一样了。

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之下,中国家电行业开始数字化转型,传统独立的家用电器正不断发展成为智能解决方案,从过去注重硬件销售转向服务为导向的模式。具有颠覆性的全新消费旅程正在迅速形成,也促成了 O2O数字化商业模式的涌现。

叶格还提到,不论是哪个消费品类,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倾向于购买固定的品牌,不愿意轻易尝试新的品牌。以消费电子产品为例,2015年,21%的消费者愿意购买从陌生的品牌购买产品,相较2011年27%的比例有所下降。这证明了品牌的价值,相较于以往,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编辑:耿雁冰)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