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建设联手北大荒布局区块链大农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黄锴 上海报道
2017-05-07 21:23

当前国内普遍关注的问题粮,主要出现在流通加工环节。

区块链技术的崛起,正给传统农业流通领域带来巨大变革。

4月底,江苏中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961,以下简称中南建设)联合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600598,以下简称北大荒)决定合资成立善粮味道公司,共同打造全球首个区块链大农场。

据悉,这家合资公司将基于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及区块链技术,依托北大荒大规模集约化土地资源及高度的组织化管理模式,开展“平台+基地+农户”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建立高品质大米等产品从原产地到餐桌的闭环生产-营销生态链,打造农产品领域的高附加价值产品电商平台。

北大荒董事长刘长友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坦言,过去三十年我国农业发展一直处于“化学阶段”,毒生姜、铬大米屡见报端。由于法律约束、监管力度不够,以及部分企业和个人一味追逐利益最大化,导致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层出不穷。

“我们想通过区块链技术的数据不可篡改等特点,检测高品质大米的整个种植生产、销售流程,确保消费者能购买到放心大米。”他表示。目前区块链大农场已经进入实践阶段,今年预计先完成区块链技术在农业基础设施的应用,明年将选择1-2万亩开始测试推广基于区块链技术跟踪生产销售过程的大米产品,未来2-3年再逐步拓展到北大荒旗下其他农场。

具体而言,中南建设在北大荒“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上,引入区块链技术,将北大荒1296万亩黑土地,覆盖3万+农户、40万+种植工人、9种IOT采集标准、112个电子表单、63个种植标准、23个风险点阈值、1639个细节字段、55个关键节点的农业大数据与区块链结合,一方面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分布式自治组织,构建全球最大的数字农场——从土地承包开始进行区块链化的认证,逐步覆盖从播种到加工的所有流程,并与线下各个核心环节紧密结合,持续跟踪检测农产品品质;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及互联网身份标识技术,将生产出来的每件产品信息全部记录到区块链中,让消费者通过区块链技术看到每一件农产品的真实生命轨迹。

善粮味道负责人穆晨介绍道,区块链技术与传统农业融合的更大价值,在于让整个农产品种植生产流通流程从源头上杜绝农户作弊的可能。善粮味道平台会将所有农产品种植加工数据记录在区块链上,并设计智能合约,一旦农户出现作弊行为(比如施加化肥作物等)则拒绝收粮;反之生产流程达到标准的农户,在获得原粮买卖收益的同时,将按比例获得更高的零售返利。

在他看来,当前国内普遍关注的问题粮,主要出现在流通加工环节。要彻底改变这个问题,需要平台与现代化米厂、仓储、物流公司开展合作,通过区块链技术改造流通加工链条中的每一个风险环节,建立一套可追溯、可监控的认证管理体系,以及单独的封闭管道管理模式。

在业内人士看来,区块链与农业融合的概念很新,当前在这个领域实际运用的成功案例目前较少,尤其是区块链作为一项新技术,还有很多不成熟和不完善的地方,比如隐私化等问题,有可能对区块链+农业模式构成不小的影响。

中南建设旗下全资控股公司中南投资CEO邱泽勇对此表示,目前公司仍会投入大量资金构建区块链领域的技术优势,支持区块链技术在更多农业场景的应用,打造区块链领域的“矩阵”。

(编辑:骆轶琪)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