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带一路”投资基金周年考: 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产业基金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海平 南京报道
2017-05-11 07:00

江苏省对这一基金的定位有三: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投资江苏“一带一路”领域的建设...

江苏省对这一基金的定位有三: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投资江苏“一带一路”领域的建设、加快推进江苏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化进程。

已度过了一个完整财务年度,江苏“一带一路”投资基金成绩如何?

江苏“一带一路”投资基金目前规模为30亿元,是国内首个以“一带一路”命名的基金,于2015年12月15日获得工商执照,2016年6月完成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登记备案。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2017年第一季度末,江苏“一带一路”投资基金已完成了过投决会项目10个(完成交割项目8个,实际完成投资5亿元,其中6个在新三板上市),近期完成尽职调查项目6个,重点关注项目超过10个。

“我们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产业基金,基金追求的效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必须与基金本身肩负的战略责任有机结合。”5月10日,江苏苏豪“一带一路”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省“一带一路”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管理人毛江涛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基金以市场化方式独立运作,但必须要与江苏省贯彻落实国家战略以及外向型经济的转型升级紧密耦合,具备一定的特殊性。

从江苏省的角度看,作为省属老牌国企苏豪系的重要业务组成部分,基金要探索出一条进出口结构优化中的“外贸新路”,不仅如此,还承担了财政资金的创新使用,因此将其定位成一个综合型基金。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大量的真金白银会投入到项目中去。

市场化运作的“走出去”基金

事实上,江苏省对这一基金的定位有三: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投资江苏“一带一路”领域的建设、加快推进江苏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化进程。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作为外贸进出口大省和财税体制改革的积极探路者,江苏一直在考虑怎样更好地实施 “走出去”战略,在省属三大国企整合成苏豪集团之后,诸多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得到了更高层次的融合,这一思路渐渐成型。

“过去,政府和国有企业涉及到的‘走出去’资金,大都是扶持企业国际化的资金,通常都由商务部门负责制定一个标准,再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到底最终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无法有一个科学的衡量方法,而政府在管理方式上更无法深入去考核这些企业运用资金的情况”,毛江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自金融危机之后,政府一直在外向型经济转型上不断求变。

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历史机遇,江苏便率先注册了这一名称。

公开资料显示,江苏“一带一路”基金2016年规模为30亿元,其中,省财政出资占比30%、苏豪控股拿出19%、其他社会资本含GP(基金管理人)占比超过50%,而作为管理人的GP自身结构中,管理团队持股50%,这极大激励了团队。从这一结构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市场化运作基金。

这也意味着,管理公司和基金实际上与合作方形成了“甲、乙”方的合同合作关系。

毛江涛认为,对已定基金定位和投资策略的贯彻(可根据具体实践微调)形成较为成型一贯的投资风格,是一只基金成熟的重要标志。基于此,在基金2016年的战略中,投资Pre-IPO项目与并购项目各占45%,VC项目占10%,从实践的项目看,2016年较为稳健地执行了既定投资策略。

那么,政府提供的“帮助”在哪里?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一方面,是适当的补贴,目前来自南京市金融办的30万奖励到位;另一方面,基金设立了“咨询委员会”,根据该委员会的议事原则和工作机制,来自发改委、经信委、商务部门、金融办、省外办、贸促会等委员将为基金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从国家政策、政治风险、行业政策等方面帮助基金“把舵护航”,同时各地开发区的“项目库”也是政府可以提供的最大帮助。

协助企业进行“一带一路”跨国并购

在江苏“一带一路”基金的数据库中,目前涉及到与“一带一路”密切相关的项目近10个,且以江苏本土企业为主。这些企业的产品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有多年的销售,有的则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分支机构。

毛江涛认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政治相对稳定,法律较为完备,特别是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普遍友善,因此,基金执行的投资策略是,“协助以江苏为主的企业进行跨国并购”,促使部分产业从中低端转型升级到中高端。

截至2016年上半年,江苏291家A股上市公司中53家开展了70项海外并购业务,中方协议投资额25.9亿美元。以沙钢集团在澳大利亚已累计获得1988万吨铁矿石的案例看,“跨境并购”已成为能源自给率低于8%的江苏突破资源瓶颈约束的有效途径。

基金当下盘桓的是,资金注入在“母公司、海外分支机构、海外项目”这三个不同板块之间的组合,哪样的结构会更好?动态的方式是否更适合?

根据江苏省的文件要求,基金到运行中期规模要提高到100亿元,到2020年底则要达到300亿元。从这个角度看,当前的策略较为倾向成熟期项目。因此,选择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合作关系是为重点。另一个管道是,与地方政府合作,通过其注资,成立地方产业发展基金“一带一路”子基金。

而以正在论证拟投资的江苏某在印尼投资“围海造岛”的企业来看,其前期项目完成了3亿美元工程款的分享,积累了经验。由于企业是与印尼的知名大企业合作,且尽职调查显示出海外合作方的国际信誉良好,因此考虑的是进一步对后期项目的基建投入,拟通过项目的“应收账款”来实现投入的回报。

但来自这一模式的经验并未得到有效的复制,显示出海外投资的复杂性。

实际上,基金在推进对“一带一路”的投资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毛江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比如,某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经营经验丰富,取得的年收益近亿元,但企业并不太愿意提供具体的报表及资料,因此基金无法掌握更多的信息,这阻碍了基金对项目的论证,也使基金无法推进进一步的合作。

对于上述诸多问题,已完成多笔海外并购的三胞集团的一位高级副总裁表示,海外并购的关键在于“专业人才”。

创新资金使用

江苏省社科院世经所所长张远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近几年的实践中,“一带一路”倡议促使中国与周边国家逐渐形成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的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而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进一步显现,未来市场会更加关注“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巨大经济增长潜力和投资机遇。

从江苏“走出去”的情况看,省级认定的3个境外集聚发展载体中有2个处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目前全省最大的对外投资项目落户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处;而印度尼西亚已成为了江苏最大的境外投资目的地。

按江苏商务系统的“十三五”规划,“走出去”的主要任务在于四大方面:深化和加强在境外能源资源、农业、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的投资合作;加快省内优势产业向境外转移;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支持开展境外基础设施投资。其中,跨国并购和优势产业在海外的落地是为重点。

“就‘走出去’中政府职能部门的适应性改革,我们也提交了有关建议,尤其是政府主导的相关类似功能的基金不能一哄而上”,毛江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基金一直在跟多个主导部门积极交换意见,争取成为江苏省跨国并购的重点合作单位,完成基金参与江苏省企业国际并购的项目。

(编辑:何苗,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wanghp@21jingji.com;hemiao@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