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开工项目总投资超千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峰 北京报道
2017-05-11 19:19

5月11日,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尤天拴,在山西省政府网站就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做专题访谈。尤天拴介绍,4月27日,示范区首批71个项目奠基开工,包括太原片区项目31个和晋中片区项目40个,总投资额约100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25个,总投资额193亿元;产业类项目46个,总投资额810亿元,预期产值超过1000...

5月11日,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尤天拴,在山西省政府网站就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做专题访谈。

尤天拴介绍,4月27日,示范区首批71个项目奠基开工,包括太原片区项目31个和晋中片区项目40个,总投资额约1000亿元。

其中,基础设施项目25个,总投资额193亿元;产业类项目46个,总投资额810亿元,预期产值超过1000亿元。

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先进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科技研发等行业领域。第二批签约项目30个,总投资额556亿元。其中,太原片区签约项目24个,总投资额401亿元;晋中片区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额155亿元。

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是将太原都市区内的4个国家级开发区(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省级开发区(太原工业园区、山西榆次工业园区、山西科技创新城)以及山西大学城等8个产学研园区整合起来,并新建扩展区而形成。

今年2月25日,示范区管委会揭牌。示范区从启动筹建到管委会正式揭牌运行,仅用了三个多月时间,从管委会揭牌运行到起步区奠基开工,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尤天拴介绍,示范区将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为突破口,着力打造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文化创意、未来先导等七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多元化中高端现代产业体系。

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是如何组成的?

示范区位于太原都市区的核心区域,是太原市、晋中市最具活力的黄金发展地带,总规划面积约600平方公里,从空间上分为3大片区。根据各片区的地理位置、产业基础和优势,规划布局相应的新兴产业。

北部阳曲产业园区,规划面积约105平方公里。其中,原太原工业园区基础区约4平方公里;在阳曲县的扩展区约101平方公里。重点布局新材料、节能环保、绿色食品、文化旅游、健康休闲等产业。

中部产业整合区,包括除原太原工业园区外的7个现状园区,规划面积约151平方公里。其中,学府产业园区(原太原高新区)约9平方公里;唐槐产业园区(原太原经济区)约31平方公里;武宿综合保税区约5平方公里;科技创新城约20平方公里;晋中汇通产业园区(含中鼎物流园)约49平方公里;晋中新能源汽车园区约9平方公里;大学城约28平方公里。主要是对现有比较成熟的产学研体系以及城市功能进行提档升级,重点布局大数据、物联网、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文化创意、跨境电子商务、保税物流、煤基科技研发等产业。

南部潇河产业园区,规划面积约343平方公里。其中,太原约205平方公里;晋中约138平方公里。是示范区建设的主战场。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

潇河产业园区起步区,约100平方公里(太原60平方公里,晋中40平方公里)。沿潇河两岸布局新能源汽车、移动能源、智能制造、健康医药、电子信息、总部经济、智能物流等多个产业组团,以及金融小镇、智慧小镇、健康小镇等特色小镇;沿潇河生态廊道和潇河两岸,在太原、晋中建一主、一次两个生产生活公共服务中心。

(编辑:陈洁)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