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传递强化监管的预期,让市场主动出清
4月份以来,“一行三会”密集发声,针对重点领域风险强化监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引导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之后,股市、债市、商品市场均出现明显跌幅。因此,市场一些声音担心相关监管会带来新的风险。
一种主流的辩证观点认为,严监管确实是防范金融风险所必须,但如果用力过猛,也会影响到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发挥,削弱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甚至带来流动性风险。比如紧缩性的政策可能引发一系列信用违约事件,导致市场流动性紧张,进入一个紧缩螺旋。
对于这种情绪的反应,有主流媒体认为,当今金融市场的乱象,不是短期内被“创造”出来的,风险点之间的关联错综复杂。整治这些乱象、处置这些风险点不能过于急切,要从全局统筹考虑,不能在处置风险过程中发生新风险。也就是说,在去杠杆、防风险的过程中,监管部门需要稳妥地把握好力度、节奏和协调性。
上周五(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指出,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有机衔接监管政策出台的时机和节奏。稳定市场预期,把握好去杠杆和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平衡。为了稳定市场情绪与预期,央行强调,“缩表”并不一定意味着收紧银根,4月份央行资产负债表已重新转为“扩表”。
应当说,当密集的监管动作开始之时,市场的确面临一些不确定性风险,这种不确定性就会放大担忧。这个时候,市场需要监管部门安抚情绪,避免市场动荡危及金融安全。但是,这种安抚只是稳定市场情绪,但不应改变市场预期,即监管可以调整节奏和力度,但监管的方向不变,监管的目标不变,监管的决心不变。
维护金融安全,强化去杠杆、防风险应该在未来一段时间始终置于监管工作的首要目标,不可转向和改变。多年以来,我们适应性的货币政策兼顾多重目标,相对弱化了监管力度,鼓励了各种“创新”,其中一些创新演变为高杠杆的“钱炒钱”游戏,产生资产泡沫与金融泡沫。
也就是说,当我们将增长等视为主要目标时,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都要为之服务,这也是一个杠杆持续增加的过程。因此,当前的监管加强不可能过于着急,需要掌握节奏,但是,必须将抑制通胀与资产泡沫,维护金融稳定与安全作为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的首要目标。如果改变了这个目标,去杠杆与防风险的工作就会半途而废。
在过去的20多年里,除了在1990年代初期应对经济过热进行过紧缩之外,较少主动紧缩过。始终保持一种调控的状态,即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增速水平,过热就调控,减速就放松调控,或者刺激。这令货币政策松的时候多,紧的时候少,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增长目标是主导。
现在,中国去杠杆,防风险的目标是想逐步化解潜在的风险与问题,绝不是通过紧缩刺破泡沫,或者强力去杠杆。在落实的过程中,必须警惕市场上某种力量夸大和渲染风险,导致市场做出超调反应。
监管部门不能因此就放松监管,应继续依法监管,底线思维不能变动,传递强化监管的预期,让市场逐步适应监管环境,主动出清。只有监管与市场出现良性的互动,去杠杆,防风险的工作才能有序可控地完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市场里有一种试图挑战货币政策与监管部门的力量和冲动,通过扩充规模达到“大而不能倒”的目的,制造潜在的系统性风险。而一旦货币部门与监管部门让步的话,就会造成市场的冒险意识与行为增强,这也是风险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随着中国金融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规模与复杂程度不断加大,必须及时加强“监管权威”,才能抑制市场中的不良冲动,防止系统性风险的聚集。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